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5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06(1211主題貼) |
登錄:3831 |
|
|
東方經濟論壇,為何有那么多西方國家參加? |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習近平主席將于9月11日至12日赴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第一次出席東方經濟論壇。
東方經濟論壇是俄羅斯政府為新一輪遠東開發而專門設立,自2015年舉辦首屆以來已成為商議遠東開發和區域經濟合作乃至全球經濟重大問題的重要平臺。
今年論壇主題為“遠東——拓展潛能界限”,屆時將有中國、日本、英國、德國、加拿大等超過60個國家的代表團出席論壇。遠東開發再次成為矚目焦點,不少人不禁會問,到底遠東開發是什么?怎么看遠東的開放前景?
 9月9日拍攝的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區夜景
遠東開發的“三個重要階段”
現在我們所指的“遠東”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行政意義,指的是俄羅斯九個聯邦區之一的“遠東聯邦區”,第二層是地理意義,指的是包含太平洋沿岸地區的“俄羅斯遠東地區”,而“遠東開發”則是地理意義上“遠東”。
俄羅斯“遠東聯邦區”西起勒拿河東側,東北與美國的阿拉斯加隔白令海峽相望,東南瀕臨日本海,北臨北冰洋,南接中朝,同黑龍江省有3040公里邊境線和23個對應開放的口岸。遠東聯邦區面積617萬平方公里,占俄聯邦總面積的36%;人口600多萬,約占俄聯邦人口總數的5%。遠東地區共有九個聯邦主體: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堪察加邊疆區、馬加丹州、濱海邊疆區、薩哈共和國、薩哈林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楚科奇自治區。遠東開發被稱為蘇聯和俄羅斯的百年大計,主要歷經分別以計劃經濟、增強向心力和大國復興為導向的三個階段。
“計劃經濟為導向”的蘇聯時代遠東開發。
十月革命后,蘇聯的政治經濟制度決定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遠東開發必須服從于國家經濟發展計劃。為擺脫蘇聯落后的農業國面貌,從1928年開始蘇聯大規模有計劃地實施了“五年計劃”,到二戰前已完結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成為國際第二的工業國。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重工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還必須有大量資源做保證。遠東地區蘊藏十分豐富的資源,成為蘇聯發展重工業的重要支撐。
為保證能源資源的充足供應,在生產力布局方面,蘇聯實行戰略東移方針,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東部地區,根據國家經濟發展規劃,蘇聯實施了科技東移和重工業東移步伐的發展戰略,逐步加強遠東地區的科技實力,在遠東建立了一大批重工業企業,形成了若干個生產綜合體。蘇聯時期,俄遠東地區50年的發展模式是在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和專業化分工體系下,依靠中央政府每年7億-8億美元的撥款建立起來的。蘇聯時期的遠東開發雖確立了遠東原料基地的地位,顯示出遠東在蘇聯的重要性,但也造就了其畸形封閉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經濟部門內部嚴重失衡。
“增強向心力為導向”俄羅斯葉利欽時期遠東開發。
蘇聯解體后,遠東地區的民族和宗教問題更為復雜,人口外流嚴重,僅1991年至2000年,遠東地區高素質人口就減少了100多萬。遠東地區與俄羅斯歐洲部分的離心力加大,民族主義、分裂主義活躍。加之,葉利欽時期實行面向西方的“一邊倒”政策,極力想融入歐洲,成為西方國家的一員,但融入歐洲戰略受阻,經濟處于崩潰邊緣。在國家經濟發展低迷甚至倒退的情況下,原有的對遠東地區的財政優惠政策相繼取消,使長期依靠國家財政維持經濟運營的遠東陷入困境。為鞏固領土,增強遠東地區的向心力,俄羅斯葉利欽政府再次提出加快遠東開發。但受制于經濟困境,缺乏切實有效的措施推動遠東開發。
“大國復興為導向”的俄羅斯普京時代遠東開發。
普京出任總統后,為實現俄羅斯的偉大復興夢,開始調整國家戰略,從“融入歐洲”變為“雙頭鷹”。 2014年烏克蘭事件后,俄羅斯加快了“向東向”步伐。普京希望通過大歐亞伙伴關系、歐亞經濟聯盟和遠東開發,為俄羅斯“強起來”奠定基礎。為此,2012年俄羅斯設立遠東發展部,2013年推出《俄羅斯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規劃》,2014年通過《俄羅斯社會經濟超前發展區聯邦法》,2015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屆的東方經濟論壇,設立超前發展區。俄羅斯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將遠東開發再次提高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掀起了新一輪遠東開發熱潮。
遠東開發的“三個巨大潛能”
進入21世紀后,亞太地區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增長極,遠東地區作為亞太地區的一部分,因三個巨大潛能吸引眾多國家投資的關注。
地大物博,資源富地。俄羅斯遠東聯邦區面積約617萬平方公里,是俄羅斯最大的經濟區和自然資源寶庫。俄羅斯共有26872個礦產地,其中11927個分布在遠東。俄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煤炭儲量占全國的30%,碳氫化合物占20%,木材占25%,鉬占90%以上。2300萬噸銅、200萬噸錫、6500萬噸黃金、50萬噸天然鈾等礦藏分布于此。此外,遠東地區擁有200海里海域區,魚類資源達到2300萬噸,每年的捕魚量占俄全國的一半。遠東森林面積為3.16億公頃,木材蓄積量為223.1億立方米,遠東和西伯利亞農業用地達6531萬公頃,人均可耕地面積達到1.2公頃。另外還有1200萬公頃尚未開發但適于農業使用的土地。遠東地區發展面向亞太地區的生態農業,生產“綠色食品”,特別是糧食、飼料和肉類生產潛能巨大。
地理優勢,能源寶地。隨著亞太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區域國家對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北亞各國,能源資源欠缺,與遠東互補性強,有很強的合作基礎。遠東薩哈林島及其近海大陸架中的天然氣儲量為14萬億立方米,石油儲量達到52億噸天然氣預測儲量為13.43萬億立方米。另外,遠東地區煤炭地質儲量為5.5萬億噸,鄂畢河、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和安加拉河的水電資源如果充分開發,年發電量可達4000億度。能源成為遠東地區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北方航道,戰略高地。北方航道是連接亞洲和歐洲地區最短的海上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海域。由于冰期長和配套基礎設施不足,目前還沒有大規模利用。俄羅斯政府計劃2025年前提供1600億盧布(約合27.5億美元)資金用于開發北極大陸架區域以及發展周邊地區經濟。隨著全球氣候暖化,北冰洋的冰山以破記錄的速度融化,在未來十年至二十年內,北冰洋可能出現通航大道。2015年9月,普京總統下達命令,讓遠東發展部進行專項調研,包括項目的融資、開發以及盈利模式!氨狈胶降馈痹谝欢ㄒ饬x上是全球未來的戰略高地,北冰洋通航若全面開通,將會改變現在的世界經濟格局,其重要意義不亞于歐亞大陸橋。

遠東開發的“三個優先領域”
2018年東方經濟論壇的一個重要議題是“遠東優先領域”,與會者將共同討論有助于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領域。
到底推動遠東經濟增長的優先領域是什么?從遠東發展部成立以來的工作重點看,集中在跨境基礎設施、能源合作和農業發展三大領域。
跨境基礎設施是“基點”。俄政府認識到,為了讓遠東融入亞太空間,必須發展基礎設施,包括鐵路、公路和食品運輸等,將跨境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遠東開發的先行之道,不惜重金推進遠東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俄設立的遠東發展基金資金總額約150億盧布, 2015年年底將上述一半資金投入遠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俄羅斯計劃修建跨歐亞西伯利亞大鐵路9288公里,跨越8個時區。另外,遠東與中國東北間的高鐵項目、公路項目得到了遠東官員的積極支持,其中中俄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公路橋、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跨江索道、東寧-波爾塔夫卡公路橋、同江-下列寧斯闊耶鐵路橋、濱海邊疆區國際交通走廊的建設將保障跨境貨物的“無縫”轉運,對提升兩國經貿和投資合作發揮巨大作用。
能源合作是“重點”。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化快速推進,中國對油氣資源的需求量也日益攀升。按照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8%。而目前中國原油進口的60%以上來自于中東和北非,原油運輸約五分之四通過馬六甲海峽,形成了制約中國能源安全的“馬六甲困局”,因此,中俄能源合作除能有效改善沿線生態環境,拉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外,它有利于實現中國天然氣進口多元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2017年8月,中俄能源合作的典范——俄最大的天然氣加工項目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開工。俄總統普京出席開工儀式時說,該項目是俄東部天然氣計劃的一部分,將為實施俄遠東地區的天然氣化、促進俄遠東社會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并保證俄按計劃向中國出口天然氣。
農業合作是“增長點”。遠東地區土地資源豐富,農業勞動力緊缺,大量土地空置。為此,俄羅斯推出了鼓勵農業開發的《遠東地區1公頃土地法》,吸引鼓勵俄羅斯公民向俄遠東地區流動,就是為了大力發展遠東農業。2017年,中俄兩國農產品貿易突破40億美元,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了大量海產品、油籽、糧食,俄羅斯則從中國進口了水果、蔬菜、淡水魚等產品,優勢互補的農產品貿易實現了互利互惠。中國農業“走出去”步伐進一步提速,在遠東地區投資農業,推動遠東地區農業合作發展。特別要指出的是,中美貿易戰爆發后,中俄農業領域特別是大豆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格局,俄羅斯將豐富中國進口大豆來源。

中國助力遠東開發的“三個重要途徑”
此次習近平主席出席論壇,將是中國國家元首在論壇上的首次亮相,這是新時代中俄關系發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事件,將“一帶一路”建設與遠東開發深度融合,共同推動遠東開發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戰略對接先行。加強中俄遠東開發合作是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達成的重要共識。在“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基礎上,中俄雙方建立了副總理級的中國東北地區和俄遠東及貝加爾地區政府間合作委員會機制,將東方經濟論壇打造為兩國高層會晤的又一重要平臺。此次中俄領導人在東方經濟論壇的會晤,將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的深度融合,推動遠東開發和東北振興戰略對接,為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資金融通護航。根據2025年前遠東發展規劃,俄對遠東的投資總額將超過10萬億盧布,但俄羅斯國家預算投資不足一半,其他資金將來自于外資和本國企業。這為東北亞各國特別是中國提供了與俄羅斯共同開發遠東的機會。目前,中國已成為俄遠東地區第一大外資來源國。中國在俄遠東地區落實項目達28個,涵蓋農業、林業、建材、輕工、能礦、商貿等諸多領域,投資總額約40億美元。在俄羅斯數年遭西方制裁資金短缺的背景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真正意義不在于“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資金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將更好融入到遠東開發的血脈中去。
互利共贏對標。中國參與遠東開發并不是援助式投資,中俄在遠東開發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典范。中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俄羅斯開發遠東結對協調,發揮各自特長,為各自增強發展后勁。今年1至7月,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25.8%,達到583.5億美元。未來,中俄完全可以通過創新機制、挖掘潛力,朝著年貿易額1000億美元的目標邁進。只有秉持互利共贏原則,完善區域經濟合作安排,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才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正確選擇。
誠然,中俄遠東開發合作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前,國際格局正進行深刻調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暗流涌動,習近平主席出席東方經濟論壇將與區域國家和域外國家共商遠東開發如何向高質量發展,將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助力遠東開發,為遠東開發和東北振興注入新動能,切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對比兩黨的昨天今天,能夠發現真理嗎?
韓國船企包攬2018全部大型LNG船訂單~中國船廠顆粒無收,怎么看?
“日本神鋼豐田日產造假事件”凸顯“供應鏈國家戰略”的重要性
深度:走向死亡的農村~中國農業死于誰手
發改委通報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情況
“千年大計”雄安為啥還沒開始大規模建設?
俄羅斯遠東海參崴房價全俄排第三
蘇聯革命時期的遠東華人
新時期旅俄華僑華人的發展概況
中共六大為什么遠赴莫斯科召開?
中國“金雞”版圖中“雞冠”――黑瞎子島回歸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共中央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和辦法
蘇俄與中國的關系(100年)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共中央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和辦法
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談中國與鄰國的劃界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