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表:723(41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大家反對或支持的“中醫”根本不是同一個東西 |
現代的很多人之所以對中醫有諸多的怨言和誤解,主要原因,是不明白何為真正的中醫。
很多人一說到中醫,就認為凡是找中醫大夫看病+采用望聞問切診病+用中藥針灸處方,就是中醫。其實謬矣!誠然,中醫看病一般要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和中藥針灸,但是這只是外在表象,并不是中醫的核心特點。
真正的中醫,他是把人看成一個整體,辯證,發展的看待。他的核心是醫、而不是藥。重要的是診斷。在我看來,真正的中醫是以辨證論治為核心,至于診病的方式和治療方式都是外在的形式。
一個真正的中醫,他通過望聞問切(你的臉色,脈象,居住環境,經歷等等)判斷你的問題在哪,怎么預防,至于怎么治療,沒有一定之規,可能通過按摩,針灸,湯藥,氣功,心理暗示,居家風水調整等,畢竟大多數疾病都可以自愈,只要改變了導致疾病發生的條件,主要是調動人體的積極力量,改變病源的生存形成環境,借助外力讓人體去自愈。
在古代“中醫”指醫術中等的醫生,東漢班固《漢書》“有病不治,常得中醫”,意思說:有病不去治療,經常能符合中等醫理,不治比被庸醫誤治好。。而現代中醫是在近代西醫東漸之際,為了與西醫相對而提出來的,特指中國辨證論治的傳統醫學。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很多中醫人士認為,中醫之中即中庸之中——即治病以恢復人體陰陽平衡的醫學為中醫。
如果一個“中醫大夫”給人看病,沒有遵循辨證論治的原則,即使他(她)使用的是四診合參、用的是中藥處方,也不能稱之為中醫。相反,即使一個醫生用的是西醫診斷儀器和方法、用的是西藥,如果遵循的是辨證論治的原則,這樣也可以稱之為中醫。
中醫他不是標準化的流程。
但隨著基礎醫學的進步,對人體和疾病有了更多認知,中醫也有可以標準化的治療方式、中藥處方。中西醫結合更為常見。
中醫里,醫生的水平是核心。底限(門檻)很高,天花板也很高。要成為合格的中醫生,需要很多的經驗,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病例。但天花板也很高,一些疑難雜癥,莫名其妙的病癥,西醫解釋不了,可能中醫就能解決。
而很多人反對的中醫,恰恰是拋棄了中醫的原則和精髓,去照搬模仿西醫而導致的。
(還有個很大的問題:由于把關不嚴、監管缺失,現在考中醫相關職業(執業)證書,遠比考西醫相關證書,要容易。甚至有包過培訓班…花點錢就能搞個中醫相關的職業(執業)證書。讓半吊子中醫師、甚至騙子中醫大行其道。這事是另外一個話題。)
西醫里,醫生沒那么重要(相對來說的),進化出了各種檢查儀器,能分析各種指標,然后套用對應的治療方案。他的底限很低,只要各種儀器齊備,剛出學校的醫學生或稍加培訓的人員,都能應付大部分病。但他的天花板也低,莫名其妙的疑難雜癥,往往機器能查的各項指標正常,儀器查不出來的話,大部分西醫生就沒辦法繼續治療了。
而現代中醫,恰恰有不少是想照著西醫的路子去發展,去標準化。大部分中醫師還沒到達中醫的底限(門檻)之上,就開始機械的照方抓藥。這怎么能不給中醫招黑呢。
就有點像中餐一樣。中餐烹飪靠大廚的經驗。給你個菜譜,照著做菜,可能就很難吃。
而標準化的西餐,普通人照著操作標準應用各種器具,就能有一定水準。
中醫、西醫,各有特點和優勢。
大部分人、大多數時候,吃標準化的預制菜;少部分有錢人吃大廚細作;
大部分人、大多數時候,是看西醫;而有錢人或大領導卻人人配有中醫保健師。
底限低的,好標準化的東西,容易上量,擴大供應。這對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指數是有益的。
培養一個合格、優秀的中醫,成本是更大,時間是更長的。
所以說中醫西醫是互相補充的。西醫保證供應和底限。中醫提高天花板。

教育部發話“嚴禁搶挖縣中學優秀教師”怎么看?
怎么看《北大博導學歷遭學生嫌棄,北大師資還不如中學》
永和九年那場醉:千古名篇《蘭亭序》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許文勝講國學》怎么看?警惕偽國學大師們的胡扯!
如何理解政策的“既要...又要...”
健康中國“中醫藥產業領航計劃”即將開課!
健康中國“中醫藥產業領航計劃”報名中! |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22/12/4 16:38:27編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