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 |
|
等級:論壇游俠(一級) |
積分:358分 |
注冊:2005-10-27 |
發表:91(83主題貼) |
登錄:32 |
|
|
[轉貼]什么是有效領導 |
杜拉克在觀察實務中獲得結論:我們的事務太多太雜,時常失控。我們多數人即使專心一致地在同一時間內只做一件事,也不見得真能做好,如果在同一時間內做兩件事,那就更不必談了。
為此,有效性如果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專注""。
要""布新"",必從""除舊""著手。任何一個組織,都不缺乏新的創意。所以,嚴格說來,我們的問題不是在""創意"",所缺乏的只是創意的""落實""。因此,除舊才能布新,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原則。
決定""何者宜后"",也是一種不愉快的決定。我們的""優后"",往往是別人的""優先""。列舉了一份第一優先的項目單,事事都辦,但均淺嘗即止,這樣常能使人人皆大歡喜。然而其結果,卻是一事無成。
一位有效領導者,只是專一于當前的某一任務,而不輕易承諾其它任務。因為""專注焦點""是一份勇氣,敢于決定真正該做與真正先做的工作,以運用時間及掌握情勢的勇氣。唯有如此,""專注焦點""才能成為領導者自己的主宰。
你能有效決策嗎?
杜拉克對決策有著獨到的見解: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方案中的抉擇。而絕大多數的選擇,都是任何一項方案均不一定優于他案時的抉擇。
大多數有關決策的著作,開宗明義第一步總是說""先搜集事實""。但有效領導者都能了解他們決策時并非先從搜集事實著手,而是先從其本人的""見解""著手。所謂見解,乃是""尚待證實的假設""。如見解不能獲得證實,則無價值可言。但要確定什么才是事實,必先確定事實的""適用性""原則,尤其是有關""衡量""的準則。
有效的決策,應以相互沖突的意見為基礎,從不同的觀點中與不同的判斷中選擇。所以,除非有不同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這是決策的第一條原則。
不能先有結論,而后再去搜集""事實""來支持結論。為此,正確而有效的決策,必須要從正反不同的意見中才能得到。
你能對團隊績效負責嗎?
杜拉克認為:領導者對其所服務的企業,富有""有效性""的責任。
""有效性"",乃是一個人自我發展的關鍵,也是組織發展的關鍵,更是現代社會之所以有生機的關鍵。
知識工作者還需要機會、需要成就、需要現實、需要價值。知識工作者唯有在成為一位有效領導者之后,才能獲得這些滿足。
今天的企業,需要的是由""平凡人""來做""不平凡的事"",必須做到認識自己的時間,專注在一件應該做的重大機會上,貢獻自己的長處,發揮統合的力量,使企業的重大決策成為""有效性""。人人如此,便能實現一個""自由而有功能的社會""。
今日的社會有兩種需要:在組織而言,需要個人提供其貢獻;在個人而言,需要以組織作為達成其個人目的的工具。唯有領導者的""有效性"",才能使這兩種社會需要相輔相成。
唯有""有效性""才是建造高績效團隊的不二法門,今日如此,未來也無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