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5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
登錄:3831 |
|
|
教育部罕見表態, |

縣里,一中就是最好的中學!大城市的孩子可能對“縣一中”沒有概念,但小縣城、鄉鎮里的孩子一定非常清楚。一所縣一中,幾乎就撐起了整個縣域內青少年上大學的希望。在當今社會,上大學也只是求學生涯中的一段普通旅途,難以發揮普式的改變命運的功能。但對鄉鎮青少年而言,不上大學,改變命運的機會更加渺茫。
中國2000多個縣,它們是中國教育的底色和義務教育成果賴以生存的基礎。當教育改革越來越以優勢地區的優質學校為藍本,倡導和引領“拔尖創新”式的精英教育時,我們更需要關注處于最底層的縣域教育狀況。
我們一中教師主要來源于湘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比較幸運的是,湘潭大學、湖南師大,都是深藏功與名,名氣不大,實力卻不俗,為我們一中輸送了大量的優秀教師。
為什么要嚴禁挖搶縣中學的優秀教師?因為如果這批優秀教師被挖走了,那對縣中學而言,無異于釜底抽薪,那對鄉鎮學子而言,無異于饑荒斷糧。
城鄉教育的差距,本就隨著經濟差距在不斷拉大,經濟越發的地區對教育的投入越是舍得。重金吸納全球頂尖人才。以深圳中學的模式搞教育,其結果就是,城鄉教育差距進一步拉大。如果放任挖搶縣中學的優秀教師,其結果必然影響城鄉教育的公平性,讓寒門更難出貴子。

鏈接《教育部罕見表態, 揭開縣級中學被掏空的冰山一角》
作者分析,縣城當前縣城中學的衰敗有多重原因:
首先,“以縣為主”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的行政性放權,雖然使縣政府擁有較大資源配置權,但地方政府基于經濟理性,偏向于能創造教育政績、拉動經濟增長的辦學行為,使資源日益集中于新來的“超級中學”,“超級中學”向周邊挖掘優質生源,掏空資源弱勢地區的優質學生和教師,導致周邊縣級高中的衰敗;
其次,“條塊分割”的政府行政架構,進一步加劇教育事業所需的巨大投入與資源配置權之間的長期失衡,基礎教育經費在縣級財政中面臨著“主”不起來的危險,緊接著就會帶來地方政府削減教育經費開支、降低教師待遇標準、民眾對教育資源分配不滿、優質教育需求得不到回應等問題;
最后,生源的可流動性以及地區之間生源競爭市場的形成,讓縣域教育陷入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之中,雖然誰都覺得有問題,但誰都無法改變現狀。
因此,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協調縣域內部各主體的利益和資源,充分調動各方改善和發展教育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以縣為本”,著眼于本地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緊盯著從外部競爭中勝出,重新點燃當地民眾對教育的希望。


鏈接《九部門發文治理“縣中塌陷”: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嚴禁搶挖縣中優秀教師》
“縣中塌陷”的罪魁禍首是超級中學。
一些省會、地級市的超級中學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高薪“挖角”縣中優勢教師,以此幾乎壟斷了當地考取精英大學的通道。
2020年10月,時任教育部長陳寶生指出,高度重視一些地方“縣中塌陷”現象,切實解決好“超級中學”、民辦高中跨區域掐尖招生破壞區域教育生態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