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課程推薦: |
|
|
|
|
|
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輔導(判斷與推理)
判斷與推理—圖形推理
近幾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圖形推理”題型主要采取以下兩種具體的形式:
形式1:
每道題中包含兩套圖形,第一套圖形包括三個圖形,作答題參考之用,第二套圖形包括兩個圖形和一個問號。在這兩套圖形之外還有供選擇的四個圖形,應試者應選出最適合取代問號的一個圖形。注意,兩套圖形具有某種相似性,要求應試者從已給出圖形的排列方式中,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并根據這個規律推導出問號處應填上什么樣的圖形而不違背這個規律。正確的答案不僅使兩套圖形表現出一致的規律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應使第二套圖形也表現出自己的特征。
這種題型主要考察應試者的抽象推理的能力。因為它不依賴于具體的事物,也很少受知識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往往靠人的直覺和圖形上的想象抽象,因而有人稱此種測驗為“文化公平”測驗。公務員考試的試卷中該種形式為多,應試者要多加練習。
形式2:
圖形辨別題。左邊給出一個目標圖形,右邊給出四個供選擇的圖形。要求應試者從這四個圖形中找出與左邊圖形完全一樣的一個,這個圖形可以是經過一定角度旋轉的。這主要是考察應試者的圖形空間想象能力和判斷能力。
判斷推理---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的出題方法是,在每道題中先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應試者根據這段陳述,從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該答案應與給所的陳述相符合,且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而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
在演繹推理中,前提與結論之間有必然性的聯系,結論不能超出前提所斷定的范圍。因此,在解答此種試題時,必須緊扣陳述的住要表達內容,正確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
“演繹推理”的出題還有一個特點,此類試題的備選答案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也就是說各個選項看起來幾乎都是有道理的。但請注意,有道理并不等于與這段陳述直接相關。正確的答案應從陳述中直接推出。還有一點必須注意,試題中所給的陳述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
最后要忠告應試者,不要忽視試題中所陳述的事實,因為題目中所出的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在做這種題時,不管陳述是否合理,你始終不能對試題所陳述的事實的正誤抱有懷疑,也不能自作聰明地以自己具備的這方面的知識進行推理去尋找答案。
“演繹推理”這種題型是用來考察應試者的邏輯推理能力。
判斷與推理—機械推理
根據國家人事部公布的《2002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大綱》,從2002年起,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將分為A
、B類。其中B類考生只進行《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試》一門課程考試,在該門考試內容中,將出現“機械推理”這一題型,該題型是從2002年才開始在考試中出現的。
機械推理這種題型考察應試者對物體的空間關系、物體的基本運動規律等機械運動的理解與判斷能力,主要就是要求應試者對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應試者除了多做練習外,還要溫習一下學校里學過的物理、化學知識。
判斷與推理—定義判斷
根據國家人事部公布的《2002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大綱》,從2002年起,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將分為A
、B類。其中A類考生所考的《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試》這門課程考試內容中,將獨立出現“定義判斷”這一題型,該題型是從2002年才開始在考試中出現的。
“定義判斷”這種題型主要用來考察應試者運用標準進行判斷的能力,也就是說,先給應試者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再給出一組事物或行為的例子,要求應試者從中選出最符合該定義或者最不符合該定義的一個答案。這里假設這個概念的定義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
“定義判斷”在法、檢系統職業能力傾向測試中常見,也是公務員一項基本的職位要求,在2002年公務員考試中是首次出現。
判斷與推理—事件排序
在事件排序題型里,每道試題中給出五個事件,每個事件是以簡短詞語或一句話表達的,接著給出的備選項是表示五個事件的四種假定發生順序的四個數字序列,要求考生選擇其中最為合乎邏輯的一個事件順序。
事件排序的試題,主要是考察考生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實的條件下解決問題的能力。題中所組的五個事件是用很簡潔的語言表達的,代表某一事物或現象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環節,有許多細節甚至是重要環節都被濾掉了,而且把這五個環節的順序也打亂了。因此,答題時,考生必須根據自己的一般知識以及對事物間的邏輯關系的理解對事實作出補充,或做出合理的假設以填補欠缺的信息,以便使你設想的事件順序講得通。
不過,應注意的是,正確的答案要求以最少的假設來聯系和安排這五個事件的發生順序。當你確定了某一選項后,你要判斷一下,這種順序是否合乎事理,是否符合邏輯。
|
|
|
聯系電話:010-8243115O |
|
|
|
報名流程: |
您提交報名申請→
課程教務組聯系您確認有關事宜→ 確認報名建立登記→ 按要求繳費→ 參加課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