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前類別 > HR資訊 > 培訓/咨詢行業觀察 |
|
|
|
 |
|
 |
從美籍教師的教學特點看企業培訓 |
培訓/咨詢行業觀察:從美籍教師的教學特點看企業培訓,培訓/咨詢行業觀察:從美籍教師的教學特點看企業培訓,培訓/咨詢行業觀察:從美籍教師的教學特點看企業培訓,培訓/咨詢行業觀察:從美籍教師的教學特點看企業培訓,
? |
|
|
<< 從美籍教師的教學特點看企業培訓 >>
筆者曾經參與過企業的培訓策劃與組織工作,也擔任過培訓的講師,總覺得一些“習以為常”的培訓做法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今年有幸參加了北京大學與美國對華教育服務交流中心(Educational Services Exchange with China)聯合舉辦的英語培訓,在體驗了美籍教師別具特色的教學之后,覺得在組織培訓工作和教學技巧方面很有一些值得借鑒的東西。
小班教學與培訓
在培訓的組織工作方面,組織者最可以學習的,就是盡可能縮小每一批次培訓的規模,避免弄成大雜燴。換句話說,就是盡量采用小班教學的形式,而且小班的劃分不應通過抽簽或者自由選擇來確定,而應根據學員所在崗位的工作性質和各人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知識基礎來確定。小班的優越性就在于能讓學員有較多的機會直接討論和交流想法。小班教學的最大問題就是要增加培訓的成本,包括費用和時間兩個方面,因此并不是許多企業經常能夠做到的。不過我還是想強調,如果條件許可的話,仍應盡量采用小班教學,成本付出是為既定目標服務的,如果實現不了目標,成本的節約沒有意義。要是為了節約成本而導致任務不能完成,那索性什么都不要干,豈不更節約?降低成本必須放在培訓的目標能夠得以實現的前提之下。
有效控制培訓
對于企業來說,采用選聘教師講授、組織員工聽課的培訓方式,成本比鼓勵員工自學要高。只有當課堂講授取得比自學更好的效果時,這種成本才是值得付出的。講師有責任并且最有能力來使培訓達到預定效果。盡管美籍教師授課完全是用英語進行的,但大多數學生仍然接受得很好。這不是教師英語水平不高或學生英語水平太高的緣故,而是經驗豐富的教師很好地控制了授課的難度,既能保持學員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又能使他們不敢分心(因為一分心就會聽不懂)。 盡管企業培訓內容與語言學習有不同特點,但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一般而言,培訓過程中,內容太簡單或內容過于陌生都很容易令人開小差,后一種情況相對來說更容易出現。主要的原因是企業選擇的培訓師一般都是所授課程的專家,并不傾向于傳授太簡單的東西,而且有可能說來了勁兒,越談越“高深”,要讓他們把許多拿手好戲憋在肚子里不說是不大容易的。一個優秀的講師不僅應是該領域的專家能手,更應有能力把握授課的節奏和難度,使培訓的主要目標得以實現。
要做到合理控制難度確實并不容易,在培訓開始前做一些需求調查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辦法。除此之外,如果能夠實現小班教學,也會提供很大的幫助。因為這樣一來,講師需要面對的學員少了,就比較容易隨時對需求做出判斷,有偏差時也可以比較方便地做出調整。
思考還是灌輸?
美籍教師授課時的另一特點就是很少把上課的時間全部用來“灌輸”,而是經常在講課中穿插著或在講完一個知識點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思考運用剛學到的東西,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討論和提問。然而,這種做法可能會受到惜時如金的企業管理人員的質疑:我們花了那么多時間和金錢來組織培訓,不讓講師多講些東西,反倒讓學員們多想、多說,合適嗎?
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員工的素質和技能,并使之能夠運用于實際工作,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問題是哪種方式更有利于達到這一目的。學過英語的人大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習詞匯如果靠死記硬背,背上一二十遍還經常會忘記,但要是有機會用上一用,即便只是一次,也會留下深刻而長久的印象。企業培訓的內容雖然自有特點,但思考和運用一定是掌握所學內容的非常高效的手段。美國哈佛大學等著名院校在MBA課程中采用的案例教學方法,也正是一種對管理知識模擬運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用一定的時間讓學員們思考并運用(可以是模擬運用)所學的知識不僅不是浪費時間,還是實現培訓目的的重要方法。
--摘自:不詳 作者:不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