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培訓論壇 > 失敗故事及商業失敗案例探討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主題數:77203 | 帖子總數:80214 | 會員總數:2538

欄目:考證 | 留學 | 案例 | 雜談 | 職場 | 培訓 | 師資 | 講座 | 課程
 
<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您是本貼的第 18145 次閱讀者
     
     

     

    探讨“政商关系”及案例

    發帖:牛人 | 2012/10/17 11:00:02 | 第 1

    探讨“政商关系”及案例
         伴隨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國的政商關系發生了重大而深遠的變化。與會人士對
         此變化給予了肯定。他們同時指出,當前中國的政商關系,亟待改善之處甚多。在描
         述這一問題時,主持這次沙龍的財新《中國改革》執行總編輯張劍荊引用美國著名“
         中國通”費正清的話:“中國商人具有一種與西方企業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國的傳
         統不是制造一個更好的捕鼠機,而是從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權。”造成這一不健康的政
         商關系的原因是復雜的,其中有企業家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體制因素,經濟體制
         和政治體制存在的弊端影響著企業家的行為,雙方欲建立良好、健康的關系,需要通
         過改革來實現。 ——編者
        
        
         鏈接《 北京大學政商領袖國學高級研修班
        
        
         汲取歷史教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把中國當前取得的成就,置于中西
         方歷史的大背景下予以考察。他以此說明,那種自我陶醉的情緒是要不得的。張文魁
         說,其實中國近代以來至少有兩次改革開放,而且在三十年內都成績斐然。第一次是
         從19世紀60年代中后期開始,中國走上了一條早期“改革開放”道路,而且也搞了三
         十年,一度也很成功,當時叫“同治中興”。那個時期,也是效法西方、與全球接軌
         、搞工業化,在制度上也做了很多變革,積極營造鼓勵企業發展的環境。經過30多年
         的發展,到19世紀90年代,清朝的經濟實力大為增強。
        
           “美國開始崛起,也主要是在1865年之后,和中國‘洋務運動’的時間基本重合
         。當時中國和美國都經歷了一場內戰,都是南北戰爭,最后都是政府軍取得了勝利,
         接著是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發展時期。”
        
           到20世紀初,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美國已經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經濟實力
         最強的國家。“中國在19世紀90年代,表面看起來也是很厲害的,但是,在一種危險
         的自我陶醉情緒支配下,民族主義空前高漲,‘甲午戰爭’之前,主戰派熱情高漲,
         認為中國這么厲害,怎么能不打呢?戰爭的結果說明,泥足巨人不堪一擊。”
        
           中國在“甲午戰爭”之前的實力,與鎮壓太平天國之后贏得較為穩定的發展環境
         有很大關系。張文魁說,持續30多年的“洋務運動”,是典型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
         他認為,國家資本主義存在三大支柱:龐大的國有部門、強行的要素控制、廣泛的產
         業干預。張文魁認為,用國家資本主義的辦法,在發展前期可以很快實現經濟騰飛。
         但是,國家資本主義搞到一定的程度后,“邊際效益”勢必遞減,其負作用會越來越
         大,也會逐漸形成一種扭曲的政商關系。洋務運動最后以失敗告終,其教訓值得重視
         ,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那么,國家資本主義的隱患何在?張文魁認為,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中的“裙帶關
         系”,諸如裙帶經濟、裙帶政治、裙帶軍事。“洋務運動”時期,“政府和企業的關
         系
    非常密切,本質上就是一種裙帶資本主義、朋黨資本主義。”如果不對經濟發展前
         期形成的政企關系加以改革,制約未來發展的制度就會固化。
        
           將目光收回現實,他以“蘇南模式”為例分析這種政商關系。“蘇南模式”的核
         心是政府主導企業發展,“實際上是政商不分,黨政干部同時也是商人。”從實際效
         果看,這種政商不分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初期,的確可以產生比較積極的作用,在資
         源整合、市場開拓、社會關系等方面,政府參與能帶來效率的提高,但是,這種關系
         持續久了,“不腐敗簡直就是奇跡”。
        
           張文魁認為,政府說是要“親商”,實際上就是要有選擇、有傾斜,“有親必有
         疏”。 與政府關系密切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要資源給資源、要土地給土地、要
         補貼給補貼,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卻十分艱難。老子
         有句話叫“天之道,損有余而奉不足”,可現在的很多做法,是“損不足而奉有余”
         。這對中國下一步的發展非常不利。
         推進平權化改革
        
           有一種觀點認為,國有企業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
         所所長王志樂并不完全贊同這種說法:“這個理論是民營企業不能得到平等對待的關
         鍵所在。”
        
           王志樂說,國企的確是中共執政的基礎,但是,它只是基礎之一。從企業層面來
         講,不管是國企、民企、外企,還是混合所有制企業,都應該看做是中共執政的基礎
         。
        
           他說,目前,在國有企業就業的員工數量不到總就業人員的三分之一,國企越改
         革,用工越少,非國企就業人員已經占到就業人員的大多數。王志樂認為,我們要與
         時俱進,把國企、民企、外企以及混合所有制企業,都看做黨的執政基礎,這更有利
         于黨的執政地位的穩定和穩固。
        
           根據“三個代表”的思想,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國企、
         民企、外企這三類企業都有先進生產力的成分。比如跨國公司,它有很多全球化的先
         進技術。國有企業有它的優勢,民營企業有它的靈活性,這些優勢如果發揮得好,確
         實有利于增進中國經濟的活力,促進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從這個角度來講,對
         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中共實際上獲得了一個更廣闊、更可持續的執政基礎。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葉自成提出,在西方的政企關系中,政黨對大企業也
         是有照顧的,也有利益偏好,沒有做到大、中、小企業一律平等。在金融危機期間,
         美國政府對大銀行和對小銀行的態度也有區別。他認為,在不同的制度下,如何做到
         完全“平權”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張文魁解釋說,現實錯綜復雜,討論這樣的問題肯定首先要有參照系,其次是要
         指出一個方向。美國社會也是復雜的,共和黨與大企業、寡頭企業、華爾街結合得比
         較緊密,大體上可以說是代表資方特別是大資本家的利益,他們對此也并不隱諱;而
         民主黨更多地代表勞工階級、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在共和黨執政的時候就會對大企業
         偏袒多一點,民主黨執政的時候,“平權”政策就會多一點。
        
           在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即所謂的“進步主義”年代,美國在企業領域
         推進了平權化改革。中國和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以后的30多年間,發展歷程基本相同
         。美國內戰結束之后,也形成了很緊密的政商關系,但是,他們后來推行了改革,對
         裙帶資本主義、朋黨資本主義施加了約束。
        
           他認為,這也是今天中國面臨的問題。如果不推進平權化改革,前景令人擔憂。
        
        
         不能把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
        
           王志樂認為,應當避免把“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針對他的這個觀點,葉自成
         提出,據觀察,很多反對把“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的學者,同時也在以“美國等西
         方經濟的市場化”作為參照,這本身就是一種“潛在的意識形態”。
        
           王志樂回應說,不能把經濟規律與政治規律混在一起。企業搞投資要有回報,而
         政府官員搞投資更看重政績。把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是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通病,經
         濟問題與“制度優越性”往往被綁在一起,導致偏離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規律。歷史
         上,這樣的虧我們吃了不少。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糾正過這個問題,但近年來,這種
         傾向又有所抬頭。
        
           一些政府部門和企業過于注重宣傳。這帶來一個弊端:一些企業用“編故事”的
         方式獲得政府資金和補貼,而不是把精力專注于創新。王志樂講了一則關于電動汽車
         的故事。中國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一度宣稱,中國電動汽車已經“世界領先”,一家
         外國企業聽說后,派考察團來中國洽談采購零部件,考察了20多家企業,有的說其產
         品世界一流但還沒有產業化;有的說其產品已經產業化了但價格比外國還貴;有的甚
         至弄虛作假。這家外國企業總部不相信,第二年又派來一個考察團,結果還是沒買到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北京市人大科教文衛體辦公室副主任顏振軍博士曾經長期參與北京市的科技企業
         孵化工作。在他看來,政府常常想發揮“導師”作用。其實,在政府工作人員里面,
         并沒有多少人具備企業管理經歷,“政府文件總是講,應該如何去引導企業、指導企
         業,實際上,政府就是一個服務者,沒能力承擔指導者的角色。”顏振軍說,政府的
         有形之手,應當在降低準入門檻、建設創新平臺等方面發揮作用,但這些工作,恰恰
         被放到了末端。
        
           由于政府控制著很多資源,在民主參與不充分、法治不健全的社會里,一個企業
         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想辦法靠近政府,“不靠近政府,你拿不到資源,怎么去和
         其他企業競爭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秘書長袁緒程認為,中國改革至今,
         政企關系依然是“形散而神不散”。
        
           “改革政企關系,不是哪個人的問題,這是體制問題。” 袁緒程建議,把公共
         資源管理體制改革提上日程,要通過改革,構建一個平等參與的環境。
        
           要建立良性政企關系,葉自成建議引入老子哲學: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政府不
         該管的事就不管。他提醒,中國改革政企關系的核心不是經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
         題。
        
           針對政商關系過于密切所蘊藏的風險,張文魁提出,恰當的政商關系是“一臂之
         距”。他說,在政商關系問題上,“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2 | 發帖:牛人 | 時間:2012/10/17 11:03:14
    案例,黄光裕与政商关系
         作家 吴晓波
        
         黄光裕案,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披露出来的信息是让人吃惊的,记者们好象挖开了一条曲折淫秽的下水道,它与地面上的光鲜亮丽形成了惊人的反差。人们不禁要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从事家电连锁业的首富有必要构筑一个如此复杂而灰暗的政商网络吗?他为什么要将自己以及朋友们(如果那些同乡官员是他的朋友的话)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他的行为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贪婪?
        
         在中国,政商关系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话题。它的畸形基础于两个前提,而它们竟都有了两千年的传统。
        
         一是千年以来的官商“一体两面”,自吕不韦、白圭、陶朱公以降的商人群体,一直到晚清的晋商、徽商,乃至民国时期的孔宋家族,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特征,乃至到今日,人们仍然对此津津乐道,在每年的中国图书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企业家传记,不是别人,正是晚清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二是千年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中央集权超过两千年的国家,其基本治理结构从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没有本质性的改变。因集权之需要,中央就必须对某些战略资源――用现在的话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进行垄断性控制,因此,重要的经济权力和资源便毋庸置疑地控制在官员手上。由此,中央集权-资源控制-权贵商业,似乎便内生为一种坚不可摧的利益结构。
        
         在很久以来,中国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贪腐。在1988年前后,吴敬琏和钱颖一把 “寻租”这个政治经济学概念引了进来,根据这一理论,吴敬琏等人认为,目前中国腐败蔓延的主要体制基础是:行政权力对于微观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会造成凭借权力取得“租金”即“非直接生产性利润”的众多机会。这种“权力货币化”或“权力资本化”的制度安排,造成了广泛的寻租环境,埋下腐败蔓延的祸根。
        
         这样的分析,在今天看来,已达成为一种共识,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二十年前所描述的事实不但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在相当长的可预见的时期内,我们竟看不到根本解决的可能性。
        
         在一个如此漫长而令人绝望的转型时期里,企业家如何处理政商关系,既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又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离不开,靠不住”――也许是一种很生动的心态描述。在中国,一个与政界绝缘的人确乎很难获得资源和超速成长,因此,讨论政商关系,“企业家应该离政治有多远”,一直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其实在于, “企业家应该离政治有多近。”
        
         如果说,黄光裕是一个极端的范例,那么,是否存在另外一些可能性呢?
        
         答案是有的,譬如,过去三十年中,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有一些人与政界走得相当近,互动良好,却没有爆发丑闻,他们不只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比如,鲁冠球、吴仁宝、柳传志、王石、马云、刘永好、尹明善等等。
        
         这些企业家都是处理政商关系的高手,他们的秘诀似乎在于:与政府走得很近,但不与特定的官员走得很近,绝不形成金钱上的对价输送关系。
         或问,政府不都是由官员构成的吗?不跟他们走动频繁、形成私密乃至互相“绑架”的关系,怎么能够拿到资源?
        
         这便是问题的关键以及对中国国情的掌握。有两个事实是这种关系可能存在的原因。
        
         其一,大多数的公务员是正直和廉洁的――至少这是他们向往的品质,因此,如果是有利于公众、社会的事务,是他们所乐于支持的;
        
         其二,中国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都类似一个“公司”,被一条叫GDP的鞭子赶着往前走,为了地方经济和部门经济的发展,他们需要企业家的大力支持,而且这种需要往往是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譬如在2008年底,你可能很便宜地拿到土地,而到2009年初,你可能很容易地得到贷款。在很多官员心目中,经济发展就意味着政绩优异,就意味着仕途通达,这是一个比金钱更大的诱惑。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中央集权和“GDP高于一切”的体制下,企业家存在“合法寻租”的空间。
        
         在一个制度转型的漫长时代里,黄光裕式的教训是惨痛的。对政商关系的解读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一种生存法则。当然,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3 | 發帖:牛人 | 時間:2012/10/17 11:05:49
    樊祎:政商关系成企业危险捷径
         在一个没有稳健机制和良性体制架构的环境下,巧妙腾挪与弄巧成拙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文/樊祎
        
           在中国,政商关系是一种独特的企业发展逻辑,不经营政商关系,企业很难做大,辛辛苦苦做大了,一有风吹草动,企业和企业家马上处于危险中。
        
           实德目前的状态堪忧,这并不是因为董事长被调查企业必然倒下,而是因为,如果企业发展的模式严重依赖政商关系,一旦联系政商两界的关键节点发生问题,企业的后续发展必然亮起红灯
        
           同样是辽宁企业,华晨汽车是另一个典型故事。华晨汽车创始人仰融以高超的财技把一个小小的香港财务公司打造成中国汽车行业的一匹黑马,鼎盛时期拥有六家上市公司,与宝马合资生产整车。为了更好的在资本市场腾挪,仰融在1992年和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等几家国字头单位联合成立了中国金融教育投资基金会作为华晨中国的投资主体,在那之后,事情起了变化,尽管没有投入一分钱,但是财政部在给辽宁省政府的函中要求认定华晨及其衍生公司为国有资产,并要求辽宁省政府予以接管。作为公司实际所有者和真正出资人的仰融当然不干,双方谈判的底线差距悬殊,几轮博弈之后,最终结果是辽宁省法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由批捕仰融,仰融净身出户出走美国,完全失去了对华晨的控制。
        
           无论是华晨的仰融还是实德的徐明,所反映的都是中国特殊政商关系的一个缩影,而且是最危险的那种。
        
           政商关系的演进,可推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齐国的管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专营盐铁的“国企”,同时兼任央行行长与发改委主任一职,国家从资源和政策上完全垄断了商业的主体,所谓的商人不过是依附于主体的附庸。这种制度延续至晚晴。2000年以来王朝兴替,变的是一个个皇帝的姓氏家谱,不变并巩固的是中央集权的独裁体制和文化惯性。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国家控制一切的观念和实践给了历代商人们几乎唯一的选择。只有和官家搞好关系,进一步说,只有和官员搞好关系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洋务运动之后,官员和商人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国家从商业活动中后退一步,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出现了一批带有现代色彩但仍然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企业。但政商关系只是巧妙的从桌面转到桌下,官员和商人通过政策资源的货币化完成了权力勾兑和利益输送。胡雪岩与左宗棠、盛宣怀与李鸿章就是这种关系的典型代表。
        
           现在,仍然有无数企业家从《胡雪岩传》里寻找企业经营的真谛,这说明当代的政商关系并未脱离晚晴洋务运动之后形成的范式。
        
           这种范式的危险之处在于,企业的发展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而是按照官场规律运行, 官员的升迁是企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反过来,官员的倒台或去世则敲响了企业由盛转衰的丧钟。
        
           近来有学者提出了“匿名政企纽带”的说法,认为企业应该和政府打交道,而非和某个具体的官员过从甚密,这就是“匿名”的政企纽带。和某位政府官员形成单一的对价关系是很危险的,比如黄光裕的落马。同时这种政商关系还造成了至少两个恶果:企业家无法找到合适的接班人(继任者不具有创始人的政府网络和公关能力)、企业无法做大(跨省市的政府关系壁垒森严)。
        
           如何有技巧地游刃于政商博弈之中,仍将成为中国企业家的最大挑战。在一个没有稳健机制和良性体制架构的环境下,巧妙腾挪与弄巧成拙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中插:
        
           当代的政商关系并未脱离晚晴洋务运动之后形成的范式。这种范式的危险之处在于,企业的发展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而是按照官场规律运行。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4 | 發帖:牛人 | 時間:2012/10/17 11:06:43
    【政经观察】政商不分将国企老总推向犯罪深渊
         法制日报下属的《法人》杂志等单位发布了“2011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2011年落马国企企业家平均年龄在52岁左右,而人均涉贪腐金额猛增至3380万元,而2010年这个数字是957万元。
        
         缺乏规则、依靠权力的市场环境,在为国企老总这样身兼多重角色企业家提供各种优势的同时,却也在悄无声息地将其推向犯罪的深渊。
        
         拥有巨大权力,同时娴熟掌握将权力与金钱彼此转化技能的国企老总,更缺乏法治意识。这些人比其他企业家群体更相信权力本身的效力,也更迷信政商合一的能量。在他们看来,往往觉得自己处于针对官员的党纪和针对企业家的法律之间的缝隙中,可以通过各种潜规则的运作来度过危机。
        
         除此之外,由于在权力和资本之间游弋的国企老总必然处于一派权力体系中,一旦该老总所倚靠的政治权力旁落,那么随之带来的将往往是一损俱损的结果,锒铛入狱也毫不令人意外。
        
         中国的市场经济在走向法治之前,国企老总在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同时,也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受害群体。这是因为面对这个混乱的市场,包括国企老总在内的所有企业家同样需要面对没有规则、缺乏制度的市场弊端,没有人可以预料到下一秒事态的变化,也没有人可以真正规避灾难的降临。这种末世情结,萦绕在许许多多落马的或者还没有落马的国企老总头顶,他们沉迷并只能相信在权力与资本间游走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却又在内心又痛恨这个不可预期的环境本身。于是,急剧增加的贪腐金额、大量转移资产、送家人移民国外等等行为都在近年有了强化的趋势。最终,一个远离法治、崇尚政商不分的市场,将国企老总推向异国他乡,也将他们推向了犯罪的深渊。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5 | 發帖:牛人 | 時間:2018/9/11 20:47:32
    中国的政商关系、企业家精神与中国式智慧
         【中国式智慧】
         我在对海南省某机关的一次培训讲座中说:恒大海花岛项目投资1600亿,县里\市里\省里,是正式批准列项、五证俱全的。中央某部去年底以破坏海洋环保为由勒令下马,岛要全部挖掉恢复海洋。损失数百亿。
         不是海南几级政府错了,就是中央政府错了,两者必居其一。企业毫无过错。正常法治社会,恒大公司会马上起诉政府索赔。但是许家印没有。他不哭不闹,不告政府,也没抱怨,反而跑去贵州捐了XX亿,支援贫困老区建设,表示忠诚。
         最近,据说这个项目又活了,不用挖岛还海了。这就是当下中国真实的政商关系、这就是当下法治环境下的“中国企业家智慧”。
        
         理解这些,可以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特色下法治社会的企业家精神。
        
        
    ???????′????????

        
         许家印1600亿建海花岛
        
        
    ???????′????????

         在这场风暴面前,曾经与海花岛有过交集的人被划分成两个阵营:一派是幸灾乐祸的旁观者;一派是焦虑却又满怀信心的局内人。在海花岛业主群里,则混杂着更为复杂的情绪……
        
        
    ???????′????????

        
        
         秦岭北麓被称为西安的“后花园”。这两天“西安秦岭北麓集中拆违行动”倍受关注。
        
         这拆的不是一般的房子,而是十多年一直未能治理的大批违建别墅。
        
        
    ???????′????????

        
        
    ???????′????????

        
        
    ???????′????????

        
        
    ???????′????????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5 貼 本主題貼數 4 分頁: [1]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帳 號:
     密 碼:
     主 題: *
     回 帖:
     

      
     
    近期課程推薦 【回首頁】
    1、清華厚德《藝術鑒賞與投資管理》高級研修班
    2、中國新能源產業創新經營總裁班2025招生
    3、北京大學《低空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高研班
    4、北京大學《數據資產與企業數字戰略》專題研修班
    5、中國礦業能源投融資高級研修班春季開課
    6、營銷總監班人力資源總監班財務總監班
     
    熱點資源下載
    1、考研考博類→全國500所院校專業課(真題+答案)匯總
    2、考研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真題詳解
    3、經典教材類→英語教材財會政治管理
    4、電子版教材、筆記和習題(考研真題)詳解
    5、職業考證考試類題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四虎4hu永久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无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大尺度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wwwvr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