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培訓論壇 > 失敗故事及商業失敗案例探討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主題數:77203 | 帖子總數:80215 | 會員總數:2538

欄目:考證 | 留學 | 案例 | 雜談 | 職場 | 培訓 | 師資 | 講座 | 課程
 
<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您是本貼的第 12706 次閱讀者
     
     

     

    金钱是怎么搞定我们的?

    發帖:zgzx1 | 2009/9/17 19:26:53 | 第 1

    金钱是怎么搞定我们的?
         金錢是怎么搞定我們的?
        
         今日世界,正上演一段金錢與人類的“雙人舞”。
        
         我們總想做自己的主人,卻常常淪為金錢的奴隸。金錢是怎么搞定我們的?他總是肆無忌憚地驅使弄臣,羞辱良臣,漠視底線,踐踏原則,撕毀契約,暗設交易,激發貪欲,收買人心。
        
         金錢正在把我們每個個體逼入絕境。只有一個擁有健全法律和商業運行機制的社會,才有能力幫助個人反抗國王;只有一個擁有信仰和多元價值觀的社會,才有機會團結個人看輕金錢。
        
         被金錢顛倒的世界,從World變成了Morld,這個世界叫Morld。在這個名為Morld的世界,發生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戰爭,正愈演愈烈。
        
         當代中國的金錢迷境
        
         什么時候,人類選出了一個國王,中文名叫金錢,英文名叫Money?
        
         美貌是王后,權力是太子,名譽是公主,之后站著兩排臣仆:一排是生命、健康、才華、作品、美德、青春、自由、愛情、幸福、快樂、家庭、友誼、奉獻、信仰、事業、慈善、公平、法律、正義、情趣、愛好、安全、理想;一排是疾病、陰謀、罪惡、戰爭、暴力、毒品、偷竊、搶劫、挫折、傷害、欺騙、自私、痛苦、抑郁、孤獨、愚蠢、無知、迷惘、麻木、冷漠、殘忍、危險、骯臟。
        
         從World到Morld
        
         世界顛倒了個個兒——金錢成為社會生活的中心,你卻面臨生活的淪喪、價值觀的崩潰與理想的退守。這是一次集體經歷的失敗主義,一出西方金錢觀與中國價值觀沖突的戲劇,也是一個正義與利益換位的Money世界。
        
         文/黃俊杰
        
         僅僅在30年前,你仍對這一切深信不疑:物價不會隨便上升;塞車永不會在你的城市發生;單位可以終老;熟人存款絕對和你差不多;蜂皇漿足以補身;一輛自行車就夠了;有工作就自然有老婆和房子;你熱愛的作家絕不會寫低俗作品;沒上大學不代表沒有競爭力;每月給父母錢是一種義務;讓中國超過美國比個人幸福更重要……你的幸福感建立在社會貢獻度上,你是時代建設的一顆釘子,你沒有想過攀比。
        
         僅僅在30年后,世界就顛倒了個個兒:忽上忽下的豬肉價格代表了跌宕的CPI,17元一公斤;你因不敢相信國產奶粉而選擇美國奶粉,要210元一罐;剛逃離堵車現場又要面對高速收費,需120元一程;修電器的人不再是鄰居而是物管公司,交200元一月;你一邊失眠一邊辦健身中心年卡,付3500元一年;你一邊對同事態度冷漠一邊參加搭訕培訓班,給800元一課……你的幸福感建立在每月的收支賬單上,你只為自己而活,你的人生發動機是你沒完沒了的欲望。
        
         無法否認,金錢已經開始主宰你的自由,變成了你生活的國王。
        
         錢的中國拐點
        
         早在1023年的中國成都,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交子”就誕生了。從“凈眾寺”誕生的中國紙幣,卻多年未洗滌過眾人的內心?!豆茏印酚醒裕骸笆哭r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笔繛槭?,商居末?!皺嗔Α焙汀敖疱X”不同步。
        
         隨著中國的開放,西方的金錢邏輯亦來到中國。理想主義的偶像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有閑階級。今天,韓國《韓經商業周刊》這樣描述“中國式金錢觀”:喜歡錢、能賺錢、愛攢錢。德國《世界報》引用了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東亞研究所馬庫斯陶貝教授的話:“中國的實利主義氣息異常濃厚,事業與成就首先是以金錢衡量?!?br>    
         贏者通吃的時代,錢成為了最近30年中國人思想與生活轉變的一個拐點。整個社會對金錢的集體向往,催生了中國中產階級成功與失敗交織的圖譜——他們有學歷、有房、有車、有家庭,手持多只具有成長性的股票,卻沒有私人生活的情趣。羅伯特·索洛在《資本主義的今天》里寫過,人們抱怨工作的冷淡無趣和非人性化,成就感和滿足感蕩然無存。同理,中國的中產們一邊分期付款支付所擁有的一切,一邊抱怨缺乏幸福感、價值觀崩潰。
        
         姓錢的中國人總喜歡給孩子起個與錢抗衡的名字,諸如錢鍾書、錢學森,避免鉆到錢眼里的俗氣。中國人一直生活在關于錢的各種矛盾之中:愛錢,又怕有錢;不承認錢是生活的全部,但生活的一切都不得不圍繞著錢;不承認錢是人生的唯一價值,但回首往事,除卻為錢奔波的奮斗經歷,其他一切都乏善可陳——我們甚至無法說清,是失去了多元的生活選擇,才退一步去追求金錢;還是因為追求金錢,才導致了生活的淪喪。
        
         錢無罪,人有病
        
         億萬富豪李春平寫過暢銷書《懺悔無門》,說的是財富的傳奇。他在得到財富后,想把曾經的愛情、親情贖回來,“然而歲月不可以召回,青春不可以抵押,感情不可以救贖”,終是懺悔無門。
        
         “這個世界將要失去某樣東西時,這樣的東西價格必須上漲?!薄冻壗疱X》里的“大人物”溫菲爾德如是說過。在物欲旺盛的這個時代,純愛、友情、夢想與信仰早就物以稀為貴,與你內心的距離越來越遠,與錢的距離越來越近。
        
         德國多特蒙德的海德瑪麗女士曾做過一個脫離金錢世界的試驗。這位50多歲的教師及心理治療師在6年時間里,只和別人進行勞動與實物交換。她給文化中心做飯,只為使用電腦;她給孩子補習德語,報酬是一頓晚飯;她幫別人照顧小貓,以換來一張車票。結果,社會人士給了既不交稅也不上繳社會福利的她一個負面的評價:“社會的寄生蟲”。市政府更持否定態度,因為沒有稅收的任何“貿易”,對城鎮而言都是災難。
        
         這就是商業社會的邏輯,它造就的一個金錢為尊的“非環境”。金錢成為成功學標準背后,是這個社會的集體無力感與失敗感——在信息爆炸的社會,我們習慣懷疑多于信任;在資源緊缺的城市,我們習慣生存先于夢想;在商業時代,我們習慣以利益得失作為行事標準;在全球化時代,我們盲目相信西方的進步,卻忽略了高速發展帶來的文化斷裂;在多元的文化世代,我們反而找不到共有的追求與夢想,金錢成了唯一的大范圍目標符號。
        
         英國首席法官培根寫有《論金錢》,卻因受賄被囚于倫敦塔。傳說培根出獄后燒掉了原作,想重寫《論財富》,卻支氣管炎復發而死。有考據癖認為他早已發現金錢的陰謀:“即在你獲得金錢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緊張或屈辱,在獲得金錢之后,就不要指望會生活得怡然自得,因為在緊張或屈辱中得到的金錢,用起來會更加不安和心酸?!?br>    
         成功是一種毒藥,錢是它的藥引。如果金錢到最后,沒有給中國有錢的人帶來幸福,卻讓中國沒錢的人不斷抱怨,我們又該如何填補這30年觀念驟變所帶來的心理落差、道德錯位與文化斷裂?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2 | 發帖:zgzx1 | 時間:2009/9/17 19:27:52
    金钱更多了,但生活更没兴致了
         金钱更多了,但生活更没兴致了
        
         坏经济并未让我们变好,投机之风、炒作之心未改。鼓动经济曲线的是人性中最不安分的部分,它们召唤金钱又受金钱驱使。
        
         文/肖锋
        
         电影《华尔街》关于贪婪的表述堪称经典——Money never sleeps(金钱从不睡觉)。华尔街人从不睡觉,打足十二分精神,像打了药,时刻准备搏杀。金融海啸来临,药劲过去了,于是一片疲软。
        
         中国人近十年来所受有关金钱的教育或教训,超过过往一个世纪的总和。今天连我儿子都懂得“钱最亲”,小小年纪就知道有钱才是硬道理,他们比玩具升级、比老爸车子房子,背后都在比钱。
        
         钱一度是万恶之源,中国人连买东西也得高呼革命口号。国家领导人从来不接触钱,他们管钱但不沾钱。据相关回忆,邓小平在后只用过一次人民币,就是视察南方某铅笔厂时用10块钱买过几支铅笔。可这并不妨碍邓大人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
        
         苏联一部电影中,某年轻人抱怨说,钱真麻烦,拿出拿进的。所以苏联人发明了配给制。相对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要麻烦得多。
        
         钱很麻烦。
        
         成功而不快乐
        
         成功而不快乐是最大的失败。我们算一笔账,有钱了成功了,可周围早夭的、得病的、郁闷的,却比以前多多了。
        
         以老板们为例,中国所谓成功的老板大多经过一番心理调适,至少表面平和,不再张牙舞爪。星河湾老板黄文仔近年最爱说的一句话:100万是自己的,1000万是公司的,1亿以上就是社会的了。自从当了广州市政协委员后,黄老板鲜在媒体露面,更无主动邀宠之事。这似乎与那个“豪宅制造者”形象相去甚远。英国小子胡润教会了中国老板低调,用造榜的方式给老板们上了一堂心态调整课。
        
         没钱时你是钱的老板,有钱后钱是你的老板。当下,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有钱而不快乐是时下通病。穷忙族为金钱打拼职场,九成人认为工作并不快乐。高企的房价让自命不凡者低下高傲的头。房奴一辈子身负蜗牛壳的房子辛苦劳作,那些迟买房者更是跳着脚骂经济学家误导苍生,让他们错过最佳入货时机。还有那些跳桥的、跳楼的,都是钱这个冤家惹的祸。
        
         关于房奴有个笑话:小蜜蜂向蝴蝶求婚,蜜蜂说:“嫁给我吧!我每天都让你吃上最甜的蜂蜜。”蝴蝶说:“你天天忙来忙去就知道吃!甜食会让我变笨的,我要嫁给蜗牛!”蜜蜂说:“为啥呀?”蝴蝶说:“你看你整天都住集体宿舍,人家蜗牛好歹是个一居室。”这下明白为啥80后也急着买房了吧。
        
         金钱是欲望的发动机
        
         中国人是否比过去更需要钱了?过去看病不是问题,现在看病成了问题,而且病还特别多。过去几个孩子一块儿养,现在一个孩子都养不起。而且还啃老。
        
         中国人是否被金钱异化了呢?钱不是符号,用钱买的东西才是符号,名车、时装、豪宅催人奋进,叫人钱紧。如《胡润百富之选》仔细列出新贵们必备的三十几项物件,什么万宝龙的金笔、卡地亚的表和星河湾的房子。无此,你枉称新贵。
        
         按北大社会学系郑也夫老师的说法,现代人所需可分为两种商品:温饱商品和地位商品。温饱商品满足基本需求,地位商品满足攀比需求,而攀比是无止境的。温饱商品无需许多钱,地位商品需要许多钱,因为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
        
         举个例子,有人爱吃大葱蘸酱,近三十年来身份几经变换,由打工到老板,这个温饱需求没变;但他的地位商品却不断升级,比如坐驾从夏利跃升为大奔。
        
         英国纪录片《人类足迹》耗时两年计算出每位地球人的基本需求常数:平均寿命:78.5岁;交友个数:1700个;吃掉的牛:4.5只;吃掉的鸡:1201只;喝掉的啤酒:10351升;做爱:4239次。这个统计有英国人的误差,但人一辈子的基本需求大致就这么多了。
        
         还是按郑老师的说法,人一生只追求三种境界:舒服、牛逼和刺激。就是说,钱最终要换算成舒服、牛逼和刺激。而幸福是什么呢?没有比幸福更空泛的一个词了。幸福就是对着镜头说“Yeah!”吗?
        
         钱能说话。去年西方媒体称money说普通话,中国人在金融风暴中着实牛逼了一把。今年公布的全球慈善榜,一度搅得东南亚各国抬不起头来的老坏蛋索罗斯名列第二,排在比尔·盖茨之后。老索用钱搞垮东南亚小国经济,所赚之钱最后用到行善。这就是用钱发言、用钱说话的一个典型例子。索罗斯个人能吃多少、用多少、玩多少,都比不上他搞垮东南亚后行善牛逼和刺激。
        
         钱给索罗斯带来无比实现感。可多数情况下,钱败坏了我们的生活兴致。我们不再谈人生,饭桌上比钱比成功,人变得很犬儒,看什么都不顺,看谁谁都傻。我们正在失去生活本味。
        
         有一则关于二奶的笑话,说让男人迅速阳痿的一招,就是在亲密时在他耳边嘀咕一声:“最近风声很紧!”另一则让女人失去兴致的笑话,说只要在亲密时在她耳边嘀咕一声:“得,忘了还有一笔款没收回呢!”
        
         警惕金钱成为新的奴役工具
        
         德国人马克斯·韦伯100年前就断言:“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毒奶粉”、“黑砖窑”、“嫖处案”等事件应验了这个断言,比“中国奇迹”和“中国速度”更让世人震惊。
        
         金钱背后是控制。金钱这个高耸的M大字下是唉声叹气和自动就范。宏观调控、微观调控都是调控金钱,最终调控着你我的幸福感。比如房价,政府部门出具的地价占房价23%,业内并不认可,即便如此,再加上20%多的税费也占到房价一半,你说谁是高房价的推手?小产权房价格超低坏了规矩,所以反小产权房时他们异口同声。又如股市,股市潮起潮落,对散户的求财心理利益集团早已拿捏得极准,收放之间,散户们的血汗钱就被卷进去了。说中国股市是散户的提款机一点不错。
        
         我们看到一幅卡通图景:一张百元大票出了印钞厂后就开始了旅行,从银行到各单位财务处,经工资条发到个人手上,又经储蓄、购房或炒股瞎折腾一通,转一圈又回到银行。期间伴随着人们患得患失,起起伏伏,骂骂咧咧。对普通人而言,一点赚钱的实现感都没有,更别提兴致了。
        
         中国旁边的小国不丹,为世界作榜样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不丹人民追求的是整体的幸福感,而不光是物质上的满足。不丹人宣称,幸福就是只关心你周围的人或事。所以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得到保留。不丹那种田园牧歌的生活是饱受现代化煎熬的人们心中的伊甸园。
        
         金融危机至今,坏经济并未让我们变好,投机之风、炒作之心未改。对权贵资本的暧昧,我们骂于网络,逢迎于股市。鼓动经济曲线的是人性中最不安分的部分,它们召唤金钱又受金钱驱使。只是,不要让金钱败坏了生活的兴致!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3 | 發帖:zgzx1 | 時間:2009/9/17 19:29:00
    中国人民很行
         中国人民很行
        
         衡量中国的人民行不行,你只能去问它的国民:城里人是否买得起房?农村人是否生得起病?大学生是否找得着工作?
        
         文/朱坤
        
         新世纪以来,有几个口号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加油”和“中国可以说不”。
        
         2007年《新周刊》试图为中国人的欲望排序,“更多的钱”、“环游世界”和“中国天下第一”当选前三。如果是在30年前,这一顺序可能会重排。政治松绑与经济开放让中国人有了想富的欲望和富裕的权利。而今日呢?赚钱已成为绝大多数国人的主动力,借用汇丰银行某高官的话说:“如果人是PC的话,那么金钱就是我们的Windows。”
        
         上世纪80年代暴富起来的农民,经常干的三件事就是赌博、修坟、娶小老婆;90年代暴富起来的城里人,经常干的三件事就是买房、离婚和找情人;新世纪以后暴富起来的人,最常干的三件事就是出国转移财富、混个政协委员当当和包二奶。
        
         说中国很行,你不能只看外汇储备有多少、收购了多少海外矿产和举办了多成功的奥运会,这部分国家财富如果不能转化为国民福利,数额越大反而越危险;说中国人民很行,你也不能只看首富们的总资产、世界500强名次和奢侈品销售数字,如果社会不能维持基本秩序与起码公正,富豪们生活越豪奢,证明社会危机越深重。
        
         就像衡量一个男人行不行你只能问他老婆一样,衡量中国的人民行不行,你只能去问它的国民:城里人是否买得起房?农村人是否生得起病?大学生是否找得着工作?说中国人民很行的除了神志不清的自大民族主义者,还包括部分别有用心的外国人和揣着明白当糊涂的阴谋家。前者不足虑,后者才深足警惕。
        
         中国人有钱吗?
        
         如果在三年前问,这或许是个问题;但在整个世界还在金融海啸里苟延残喘、欧美日消费者不得不节衣缩食的今日,这是个再愚蠢不过的问题:中国简直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国家了,无论是政府或国民。
        
         我们的政府在各种场合风头出尽,我们的国企在大肆购买非洲、澳大利亚、南美与加拿大的矿产,我们的民企在吞并那些濒临没落的国外品牌——无论一线或垃圾品牌,我们的富豪们在纽约、伦敦和东京挥金如土,彻底取代了中东人,成为“New Money”的新形象代言人。
        
         中国人不缺钱,但缺幸福感。中国的GDP在不断增长,却有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并不同步。即使是号称领风气之先的企业家,过去20年中,自杀的就多达1200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烦躁易怒”症状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7.6%,“疑虑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很难说,钱多对于他们来说是个福音。
        
         中国人不缺钱,但缺安全感。问题官员怕双规、商人怕经济危机、白领怕还不起房贷、农民工怕失业,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有可惊可怕之处。甚至财富越多,不安全感越甚。2006年7月,《南方周末》发布的《中国顶级富豪精神世界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富豪承认金钱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
        
         中国人不缺钱,但缺信仰。当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决定将所有财产捐赠社会,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全部来源于社会,理应反馈给社会。一个人到死的时候还是家财万贯,这是一种耻辱。
        
         中国人有多少钱?
        
         中国2009年上半年的外汇储备为2.1万亿美元,全国居民储蓄余额为25.29万亿元(截至2009年7月),这就是中国人的全部家底。
        
         关于中国有多少钱的妙答来自前总理周恩来。那时中国尚处于赤贫,他在回答一位外国记者不怀好意的问题时说,中国有18元8角8分。那是因为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18元8角8分。如果以今天的货币计量,应该是188元8角。
        
         足以炫耀富足大国的时代到了,但在中国,仍有许多财富你看不到,即使看到也不能说:诸如缴纳个税的人是如此之少,而买得起豪车豪宅的人是如此之多;诸如国企员工稀少的工资单与长长的福利单。你身边肯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份神秘,面目模糊,花钱豪奢却不愿曝光,行踪诡秘却很难以低调形容;他们有自己的圈子、话语或潜规则;他们打通了权力与金钱的任督二脉——经济学家郎咸平以“黑领”名之,吴敬琏则警告:当前改革的最大障碍就是权贵资本。
        
         中国人的钱来自哪里?
        
         针对中国近30年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家冠之为“中国模式”并无比艳羡,它的实现依赖两大基础:制度创新与廉价劳动力。
        
         前者是让经济从僵化的政治体制中解脱,后者则是人多力量大的另一演绎。中国的民工们付出比欧美同行们多达两倍的劳动力,只收获他们1/20或1/30的报酬。
        
         我们的国家很有钱,是因为中国货在全球畅通无阻,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这由亿万苦力的血汗凝结。我们的地方政府很有钱,是因为他们在和地产商联手哄抬地价、防止百姓偷漏税、有偿为人民服务方面很有一手。
        
         英国小伙胡润来上海待了一年之后就再也不想回去,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只有在这里,随便朝哪个地方打一枪,都能收获一排鹿。也就是说,如果近30年来你只需抓住个体户热、倒卖批文热、下海热、房地产热、互联网热中的任何一个,你都会成为时代弄潮儿。或者,你只需在新股上市之时买1000块钱的深万科,或者在一线大城市的核心地段买一套小房子,捂住并等待,时至今日你都可以衣食无忧。
        
         这30年来,你目睹了许多大人物的诞生,却也见证了更多大人物的衰落:有人至今亡命天涯,如赖昌星;或身陷囹圄,如黄光裕。有人一夜暴富,更多人输光跳楼。有人沦落天涯只求温饱而不得,如罗炼;也有人稀里糊涂却被馅饼砸中,如初期的珠三角农民、城市拆迁户、高干子弟与富二代。
        
         中国人的钱去向何处?
        
         近30%的钱进入了银行,储蓄依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理财方式,尽管面对高昂的通货膨胀率,它无时无刻侵蚀着你的财富。存钱是为了养老,为了防病,为儿女积攒教育费,或者仅仅为了攒够买房的首期款。
        
         27年的总收入被换成了钢筋水泥(根据中大恒基基于北京市民的调查数据),面对这只有70年产权的房屋,面对这高达400∶1极度不经济的租售比,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愿意把绝大多数储蓄换成房子,还有再被按在地上,被银行揭掉一层皮。
        
         1%的企业财富被投入慈善。这对于中国富人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美国人信奉的是“再富不能富孩子”,孩子都是上帝之赐予;中国人则是“再穷不能穷孩子”,任何时候孩子都是私家财产。
        
         无法统计的钱被换算成美元欧元,存在瑞士或美国的银行里。致富光荣是近30年才有的新观念,中国人仇富可仇了近2000年。历次政治运动,无论政府民众都先拿富人开刀。中国富人的不安全感可能位列世界第一,也包括为数不少的贪官污吏。国庆献礼大片《建国大业》是由外籍华人联袂奉献,若彻查企业家的身家档案,那更改国籍规模之大,不遑多让。
        
         比尔·盖茨曾经说:“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是的,他的另一层意思是说,在你没有1亿美元的时候,钱可能就是你的一切。
        
         你当然可以批驳钱的肮脏与罪恶,但你必须知道,那并不是钱的副产品。世上不只有为富不仁,贫穷而不仁者亦为数不少。钱当然并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感,但贫穷更不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钱比绝大多数男人、女人、职业、爱情或婚姻都更可靠。而那极少数,你可能一生也不会遇到。就像林青霞那句著名的自白:“有钱人是不可靠,但有钱人的钱还是很可靠的。”
        
         就像不知道穿什么就穿阿玛尼,不知道读什么就读村上春树一样,当不知道干什么好时,就好好赚钱吧。
        
         (新周刊)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5 貼 本主題貼數 2 分頁: [1]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帳 號:
     密 碼:
     主 題: *
     回 帖:
     

      
     
    近期課程推薦 【回首頁】
    1、清華厚德《藝術鑒賞與投資管理》高級研修班
    2、中國新能源產業創新經營總裁班2025招生
    3、北京大學《低空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高研班
    4、北京大學《數據資產與企業數字戰略》專題研修班
    5、中國礦業能源投融資高級研修班春季開課
    6、營銷總監班、人力資源總監班、財務總監班
     
    熱點資源下載
    1、考研考博類→全國500所院校專業課(真題+答案)匯總
    2、考研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真題詳解
    3、經典教材類→英語教材財會、政治管理
    4、電子版教材、筆記和習題(考研真題)詳解
    5、職業考證考試類題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6080亚洲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欧|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影院|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国产202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国产福利视精品永久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极品|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