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表:723(41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貿易戰將借“碳中和”轉型升級,非紡織企業要對新疆“良好棉花”事件足夠重視! |
“貿易戰”將轉型升級!
特朗普版的是直接加關稅、直接長臂制裁、直接禁入、直接給盟國施壓要求配合。
升級版的是運用巧實力,利用國際組織影響力、行業標準解釋權、拉攏盟國建立所謂價值觀壁壘排擠競爭對手。
能源產業、生產制造業……要對近期新疆“良好棉花”事件足夠重視!加以研究!舉一反三,很可能將來還會掀起什么“良好光伏”、“良好能源”、“良好鋼鐵”、“良好塑料”…抹黑打擊中國產業。
抹黑新疆棉花:西方嘴上是主義,實質都是生意!
“碳中和”將重塑世界產業經濟格局!
拜登,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時間重返巴黎氣候協定。
美方立即找茬批評中國對于氣候問題,行動不到位,力度不夠大。但是在中國外交部炮轟后,就立刻收斂。
實際上,相較于其它問題,氣候變化是大國價值觀競爭的突出領域,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此前特朗普決定退出《巴黎協定》的時候,各個國家在環境問題上對美國就不再抱有希望,而中國就抓住了這個時機,一系列重大表態,試圖趕超長期主導全球價值觀的美國,在此過程中中國表現出了強大 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并贏得了多個國家的支持,而這一切正是美國傳統建制派所不希望看到的
全球范圍的綠色低碳轉型將大大加速,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貿易投資都將在未來發生極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將不僅是改良性的,而是變革性的。“碳中和”將成為不遠的將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全球性標準,甚至是貿易和投資進入的“門檻”,并有可能因應形成“基于新規則的國際秩序”。
能耗高的地區、產品、企業,將被主要經濟體排斥。
我們的能源產業、生產制造業……要對近期新疆“良好棉花”事件足夠重視!
加以研究舉一反三,將來競爭對手掀起什么“良好能源”、“良好鋼鐵”、“良好塑料”…抹黑打擊中國產業的時候,要有所準備!
【當前現狀】中國不僅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國家(2018年是美國的兩倍,歐盟的三倍)。當然,中國人均碳排放遠遠低于歐美。必須解釋的是,雖然氣候保護事關人類整體利益,但此前一向是發達國家在積極推動。原因也不復雜,發達國家早就完成了工業化(這又有一個歷史排放量問題)解決了發展問題既有能力也更有需要面對氣候變化挑戰。
【最新消息】白宮3月26日發布消息,美國總統拜登已邀請40位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參加下月舉行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中俄領導人在被邀之列。。如果成行,這將成為拜登上任以來中美、美俄,以及中美俄,雙邊及三國領導人首次同框。在中美分歧不少的當下,氣候問題能否成為合作的突破口,為兩國關系帶來變化,引發關注。
拜登此舉,被看成是恢復美國全球領導力以及重新占領道德高地。
如果說美國召開這個峰會,是為了顯示美國要重返世界領導地位,中國參加則是為了穩定中美關系,盡可能化解雙方的對立和沖突,為自己的發展爭取時間。對于中國而言,美國在這次峰會上提出什么建議和承諾,比如碳中和時間表,技術轉讓,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美國如何對待中國。
所以,中美在這次峰會上如何互動,其意義早就超出氣候變化,它將被全球當作中美關系發展的晴雨表,更是拜登新政府對華政策走向的第一個試金石。
具體說,中國有這樣幾張牌:一是中國重申碳中和的承諾,這對西方仍然很重要。二是環保技術方面的合作、研發。三是對受到氣候變化直接威脅的太平洋島國的幫助。四是對仍然還沒有做出碳中和承諾的俄羅斯,中國同樣也可以提供說服幫助。畢竟氣候保護對俄羅斯也有實際好處,它的天然氣優勢就有了更大的國際空間。
另外,中國還有一張牌,即如何實現2060年“碳中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歐美一方面歡迎中國的承諾,另一方面又為這一承諾帶來的全球強大地緣政治效應而擔憂。所以歐美在表示贊同的同時,也紛紛質疑中國如何實現。應該說有的質疑是就事論事,但更多的則是試圖化解中國承諾帶來的地緣政治效應。
對于中國而言,如何實現這個承諾是我們手中的一張王牌,自然不會輕易打出。而且這張牌的使用還要平衡國內的經濟發展情況,比如新冠疫情沖擊全球,經濟復蘇是第一位的,這個時候,氣候保護和經濟發展就需要平衡。
 丁仲禮院士在柴靜《面對面》訪談中的“靈魂質問”余音繞梁!
推動氣候變化議程,客觀上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是有影響的。發達國家早就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同時又通過產業轉移,加大了第三世界的碳排放。現在西方要求發展中國國家也和它們一樣共同承擔減少碳排放的責任,其對雙方經濟的沖擊程度是不同的。但是站在道德高點和文明發展趨勢,我們不能說這是西方的陰謀,盡管遏制新興國家發展的客觀效果卻是存在的。
現在由于中國戰勝疫情,經濟率先復蘇,同時各種“Made in China”物美價廉的產品沖擊著歐美傳統市場份額。這時的中國早就成為西方政客眾矢之的,動了奶酪嘛。延伸閱讀:《產業升級:不予西方活路的中國》
因此,如何實現碳中和拖的時間越長,越能分散西方針對中國的力量。一旦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其他新議題就浮上水面了。
中國政府層面不會宣布如何具體實現碳中和,還有一個原因,即美國很難避免未來再出現一個特朗普式的政治人物。那時的美國會立即毀棄自己的承諾和責任,而中國又不可能像美國一樣不負責任。就是歐洲也無法排除民粹主義上臺的可能性,到時就只剩下中國,是無力支撐這樣的議程的。 |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21/3/28 19:19:27編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