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24(1220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10點分析中美貿易戰核心 |
(梁Sir)
都說貿易戰不會有贏家、是兩敗俱傷、對世界經濟增長有損,說特朗普打貿易戰是錯誤的、是昏招……但是:
1、為什么中國要同等規模反制美國?
我們做一件事情的出發點是自己有利,而不是別人有害。最好的結果是對別人也好、對我們也好(雙贏)。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也要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不要做對自己不好的事。(當然~政治家不同,損人不利己~是愚蠢的~這只是從經濟層面考慮,如果加入政治因素,有些事情只要對手的損失大、自己的損傷相對小,甚至不計損失代價也可以去做)
我們加征關稅對美國有不好的影響,但是對我們也有損害。因為沒有征較高的關稅之前,我們從美國進口了這些商品(大豆、汽車等等)這是我們自由交易的選擇,因為我們以這個價格進口這么多產品,是最優的、最合適的。加征關稅之后,那肯定要提高進口的價格,減少了進口的數量,偏離了最優。這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講,是一種損失。
如果一個強壯的蠢子打了你一拳,你要跟進扭打在一起嗎?
——據說美國對華貿易戰的“政策之源”是納瓦羅~現任特朗普政府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此君美國段子手而已,是暢銷書《致命中國》作者,類似中國的《貨幣戰爭》。既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經營過國際貿易公司。這腦洞,就類似一個“抵制日貨”的大V,突然當了商務部長……
為什么中國要同等規模反制美國,一是政府面子、二是自己也有貿易保護思想~思想還沒有解放、三是給某些“愛國人士”一個回應,其實也是一種政策被綁架。實際上,最理性的應對是:不管對方出什么昏招,我就堅持自由貿易規則和擴大開放即可。
2、自由貿易的精髓是什么呢?是單邊主義,就是不管別人愿不愿意跟我進行自由貿易,我都愿意跟他自由貿易。比如說,有的國家可能不喜歡我的產品進到他那里去,但是我仍然敞開大門歡迎它的產品到我這里來。而美國歷來奉行的是單邊的自由貿易原則,非常自信,特朗普總統違背了美國多年奉行的單邊自由主義,從而也違背了自由貿易的精神,這是美國精神的一部分,在這個意義上,美國失去了自信、墮落了。
3、自由貿易的理論依據是:各國生產的商品,成本不一樣(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按照各自的絕對優勢或者比較優勢進行分工,有利于交易雙方都可以相對低成本獲取商品。在此基礎上,只要不走極端,無論按怎樣的比例交換,各國居民的福利都會增加,實現雙贏或者多贏(前提是要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亞當斯密,李嘉圖、薩繆爾森等對此有嚴格的證明。這也是過去幾十年的事實。
4、美國是不是在衰弱,我們已經超越?按胡鞍鋼教授的研究看是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這個我不去評價,但是至少現在看,美國依然還是最強大的國家,在國際政治、經濟、貿易、軍事、科技等領域,美國都是目前最強大的。《厲害了,我的國》在中興事件后,已經被很多人調侃成《知道厲害了吧,我的國》,完全可以理解。《中國制造2025》已經被美國總統明確提出必須廢止……韜光養晦、砥礪前行、悶聲發大財~~這些都是中國人傳統美德,為什么要現在就開始嘚瑟?自己國家發展計劃為什么要滿世界宣揚~唯恐對手不知?……彰顯業績成就、其實可以再等幾年,為發展贏得時間嘛。
以此聯想到“一帶一路戰略”,太高調的喊出來,以至于讓不少國家對這個“戰略”非常警惕。按照中國文化,行勝于言,應該是先推進、先做事,鋪開了,再在合適的時機喊出你的構想,有軍事色彩的“戰略”改為“倡議”也有助于對外溝通、加深理解、消除誤解。
5、反對自由貿易,有很多理由,最主要是2個:
一是:政治原因。比如特朗普反對自由貿易,主要是爭取美國白人藍領階層,這是大票倉。這些人被認為,是美國自由貿易政策的受損者,他們的工作機會被勞動力更加廉價的國家(如中國)給搶占了。反對自由貿易,這個階層的人群認為有利于自己。
二是:視野太狹隘。他們只看某一個領域里的產業競爭、一個一個領域看~盲人摸象,但是看不到整體關聯。他們看不到正是借由自由貿易,美國放棄了不再具有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的大部分制造業,如電視機、服裝、普通玩具、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而把資源集中于最拿手的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高技術研發、品牌、創新設計領域等,美國整體經濟因此變得更強大。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微軟、蘋果、谷歌、臉書、高盛等這一大批著名公司,美國憑什么成為世界經濟老大,以及唯一的超級大國?
6、都說貿易戰是兩敗俱傷,那么美國會傷在哪里?
綜合上面2點看,需要理解的是:美國這些獨角獸級的公司不是憑空產生的,因為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都投入到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美國人自己生產牛仔褲、運動鞋、電視機等),就不會有新興產業的出現和壯大。即使比爾蓋茨,喬布斯等天才仍在,也是枉然。很有可能的局面就是美國整體物價上漲。美國長期以來在自由貿易中吃虧最大,而中國占便宜最多,這個說法,是罔顧事實的。如果特朗普只是照顧藍領工人利益,就要損害更多美國人的飯碗,美國的經濟實力將下降,因為沒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是在浪費寶貴的資源。所以,貿易戰也不可能真正“勝利”。還有,損害的更多是自己的信用。
7、都說貿易戰是兩敗俱傷,那么中國會傷在哪里?
對現在的中國而言,很多產能已經過剩,在中國經濟增長貢獻要素中,出口約占四成,不參與國際分工,中國在大部分制造業的比較優勢就無從顯示,勞動力等資源就不會有效率地利用而處于閑置狀態,就沒有中國經濟的長期繁榮,巨大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也不可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福利水平目標,中國當然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所以也必須堅持自由貿易的規則。
中國應該會越來越開放,就目前而言,還有很大的“降低關稅”空間,為什么頂著美國壓力不妥協?除了面子,主要還是處于保護國內產業的考慮,因為很多產業中國也沒有優勢。中國是后發追趕,希望繼續保持勢頭,這個勢頭得益之一,就包含“龍永圖們”談下來的關稅優惠、保護政策,因為中國是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WTO。而特朗普認為中國已經構成威脅,這些過去對中國的關稅優惠、保護政策,現在他覺得是“不公平”。
8、中美從自由貿易受益一樣明顯。
美國是主動放棄一般制造業,不是中國逼迫,沒有中國接手美國大量普通制造業,美國的新興產業不會興起,就業不會持續增加,要知道美國近年幾乎是充分就業,實屬罕見(類似中國東南沿海產業轉型升級,中西部承接轉移的產能)。不能只看見一部分傳統藍領工人失業,卻看不到更多人找到了工作的基本事實、也看不到經濟持續增長的事實。
9、在美國的超市,滿眼都是中國制造,琳瑯滿目又便宜。美國需要擔心嗎?
這個是很多美國政客攻擊中國、擔憂美國的基礎出發點。但是這是中美自愿交易的結果。美國人愿意放棄自產,是因為從中國進口~是美國人最便宜獲得這些消費品的方法!在這個意義上,美國應該感謝中國。
當然,不可能每個美國人受益程度一樣,一部分人還是受害者,如一部分美國藍領工人。但根本原因是這些人的人力資本差,學習能力差,不能轉崗。自由貿易,在造成整體改進的同時,也不免損及一部分人的利益,這是人類進步的代價或者方式,從來如此。想想汽車發明后的馬車夫、或電燈發明后,蠟燭廠工人吧,他們一定特別恨愛迪生。
10、市場決定資源配置,主要涉及三個“決定”事項:
一是價格不再由政府決定,而是在價值基礎上由競爭機制和供求機制決定;
二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再由政府計劃決定,而是由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市場信號決定;
三是消費方面不再是短缺經濟和賣方市場下消費者沒有選擇權的狀況,而是由消費者自己決定,也就是“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
同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一句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