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表:723(41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官老爺一巴掌打過來:你也配姓趙?姚老板懵了 |

昨天證監會的新聞發布會受到關注,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談到日前遭保監會處罰的前海人壽和恒大人壽時表示,證監會與保監會兩個部委將無縫連接,精誠合作,對資本市場的發展會更好,對“野蠻人是誰,資本大鱷又是誰”的提問,劉開玩笑地說,“如果都告訴你了,那下一步我還怎么干活呢?”

其實劉士余不說,市場也能猜個七、八分,被罰的前海人壽老板姚振華,就被人們視作資本市場的“野蠻人”或者“資本大鱷”,姚老板算不算“野蠻人”或者“資本大鱷”?理當算,但此前姚老板被許多人打上“趙家人”的烙印,我看是冤枉,我從一開始就不認為他是“趙家人”!姚老板就是一頭闖進瓷器店的公牛,他也配姓“zhao”?
“我是一個知識分子。干的都是踏踏實實的事。周周5+2,天天 ‘白加黑’……一心只是想把保險公司干好,給保民掙點錢。真是太冤啦!贝饲 ,姚振華這樣強調。
姚振華1992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曾在國企工作,1996年創業,時值深圳市推行“菜籃子工程”,姚振華順應政策經營過蔬菜配送。創業之初的姚振華曾經營蔬菜配送,因此被某些自媒體稱為“賣菜的”,姚振華顯然對此有些介懷。
說實話,我是為姚老板抱不平的,同受保監會處罰,為什么一重一輕?保監會對前海人壽是頂格處罰,姚老板本人也被撤銷任職資格并禁入保險業10年;而恒大人壽的處罰則輕得多,兩名責任人也只分別行業禁入五年和三年。
根據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峰律師的說法,如果從證券市場情況來看,前海人壽更多的是舉牌上市公司作長期財務投資,而恒大人壽則是從二級市場收割了很多散戶的利益,給二級市場公眾投資者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從對證券市場影響惡性的角度,恒大人壽要比前海人壽惡劣的多。既如此,保監會的處罰為什么對前者重而對后者輕?劉士余不是說兩個機構建立了對接嗎?許律師的解釋是可能姚老板不配合,而恒大比較配合,或者有其他原因。但我認為,如果以此來重罰前海和姚老板,是不公平的,所以我說他冤。
姚老板在舉牌上市公司時有沒有違規?我相信可能有違規行為,但如果違規,是打擦邊球還是被監管部門默許,則要分清楚,若是后者,又搞秋后算賬,非常不妥;若是前者,在開始舉牌時為什么不盡監管之職?再說,舉牌上市公司的,又不只姚老板的寶能系、恒大人壽,還有安邦等保險資本,為什么受處罰的只有這兩家?明顯是保監會欺負姚老板。
為什么保監會要欺負姚老板呢?想來想去,找不出好的理由,我只能猜,因為姚老板好欺負。有些人會說,你這不是等于沒說,也不是,有時一個人好欺負,也是他被欺負的原因,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事情還是要還原到去年年初的萬寶大戰。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保險公司和他背后同樣名不見經傳的老板突然間在二級市場大舉買入老牌上市公司、中國房地產行業的老大萬科的股票,萬科還有一位名冠華夏的有情懷的老總王石,因此,萬寶大戰被輿論解讀為蛇吞象,姚老板則被媒體解讀為神秘的“趙家人”,或者“趙家人”的代理人,總之,是屬于“趙家人”一族。
這要歸功于一篇文章:《細思極恐的萬科寶能之爭:門口的野蠻人,背后的趙家人》,正是此文,使“趙家人”的說法在輿論場廣為傳播。后來又由“趙家人”,衍生出了“精趙”、“趙國”等詞。我的朋友喬木先生甚至把它發展成為一門“趙學”。
簡而言之:“趙家人”是既得利益者,幕后實際掌權者的意思,“精趙”,即精神趙家人,自認為能在執政集團的強勢下能沾光的人。尤其用于嘲諷那些興奮于軍力強盛,望著國旗頂風流淚那種人。自從“自干五”連帶著“五毛”在官方語境影響下,從貶義成為中性乃至褒義后,“你也配姓趙?”是一個語言上的反擊。
說姚老板是“趙家人”,理由不外乎是姚老板控制的寶能系在舉牌萬科時手法凌厲,攻勢兇猛,似是“蓄謀已久”,“志在必得”。如果他不是“趙家人”,或后面沒有“趙家人”撐腰,怎么會打得萬科措手不及,招架不?搞得萬科和王石在那段時間到處求人,搬救兵,差點就繳械投降。
但我一開始就認定姚老板不是什么“趙家人”,也不是“趙家人”的代理人,“趙家人”不會是這個打法,他不過是財大氣粗錢的“野蠻人”而已。姚老板確實對萬科志在必得,然而,他沒料到的是,萬科和王石的能量比他想像的要大得多。在最初的攻勢后,寶能的頹勢就顯示出來,而萬科在挺過初期的困難后,對姚老板的反擊則顯得游刃有余,王石使能調動的資源,包括媒體資源、關系資源等都不是姚老板所能比的,以致寶能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萬科竟然連一個董事的名額都不給,姚老板還不得不說,王石可以繼續做萬科的董事長。最后,姚老板無奈宣布,寶能舉牌萬科,是做財務投資者,不想控制萬科!

姚振華五次被證監會擋在門外,有這樣的趙家人嗎?
姚振華是一個愛學習的人。相信他讀了很多有關資本派系的發家史,對于知名派系的資本騰挪術、點石成金的能力相當艷慕,并作為自己很長時間的偶像和目標。
肖建華的“明天系”、魏東的“涌金系”、李軍陽“珠海國利”、“凱利系”、“重慶海德系”、郭廣昌的“復星系”等知名資本派系,曾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主角,左右騰挪展現財技智慧,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財技不是核心,只是實現目標的方法。
這些派系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來自官方或者核心政治力量的因素,也是能夠讓其點石成金術能夠成為現實的重要推手,這點估計姚振華是無法企及的,但無法阻擋他心中的向往。
王石形容其聰明,能夠將事情利用到極致。
被叫停前,姚振華所規劃的是一個更宏大的目標——借由金融資本完成產業整合,具體來講,通過發售萬能險等方式獲得成本相對低廉的資金,用此資金進行產業并購和整合。
但在監管態度面前,這樣的產融結合大業注定將放慢腳步。
產融結合一詞是個舶來品,起源于美英等發達國家,是指產業資本發展到一定程度,為提升資本運營層次,運用虛擬化資本工具使產業資本、金融資本不斷融合的動態過程或趨勢。
產融結合本質上是企業在產與融之間的全局性資源配置,通過對資源的高效配置形成產融兩者相互依存、各自獨立、相互促進的關系,從而獲得在客戶、業務、資本等多方面的協同效用。
姚振華被質疑的并非產融結合的戰略構想,而是為了將資金用到極致,通過增加多倍杠桿的方式,實現杠桿收購。而引起最大爭議的是在增加杠桿的適度性上。
杠桿收購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以小博大,自有資金撬動目標公司,用收購來的資產進行質押,獲取再一步收購目標資產的資金,如此反復多次。
前海人壽在整個杠桿收購中充當了撬動目標公司的角色,而獲取資產后,“寶能系”開始進行質押以獲取更多資金用于下一步的收購。
質押獲得的資金來源相當廣泛,囊括國內主要大型商業銀行、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等幾乎全部金融機構。
萬能險的投資人具有涉及人員多、單位標的小的特點,均具備社會型高風險敞口事件的特點。
這從保監會近期對若干壽險公司的監管函中清晰可見——“萬能險單獨賬戶管理、客戶信息真實性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要求限期整改。這種無法控制的風險也是挑戰政府的底線。
以上兩個層面互相擾動的風險敞口,其引爆因素相當復雜,但從寶能系的角度來看,起爆點則是收購萬科股權的激烈沖突。顯然,適度的金融創新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操作方案。
姚老板舉牌萬科如果有著其他什么目的的話,他就失算了,在這場萬寶大戰中,他是輸家,不僅遭重罰,還被吊銷保險資格并禁入10年。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他不是“趙家人”。他就是有幾個錢而已。姚老板從賣菜起家,產業做到這個規模,要說完全靠自己勤勞致富,沒有一點關系,自然無人信——在中國做生意,那個沒有一些關系——但他的關系還不足以說他是“趙家人”。是他清高不想做“趙家人”,還是“趙家人”看不上他,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憑他現在遭受的懲罰,就不是“趙家人”。假如他是“趙家人”,打不過王石,也不至于公司被罰,或者即使被罰,個人也不至于被保監會吊銷資格,或者即使吊銷資格,也不至于被禁10年。哪有“趙家人”遭受這種恥辱的,此乃公開的羞辱,有官媒就嘲笑他:作死的資本大鱷,嗅覺還是遲了些。
說來說去,姚老板還是身份不夠,賣菜出身沒關系,如果他攀上了哪門高親,或者公司里有幾個隱形股東,他就屬于“趙家人”了。不知道姚老板在栽了這個跟頭后,會不會幡然醒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