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144分 |
注冊:2016-1-29 |
發貼:779(293主題貼) |
登錄:1952 |
|
|
美國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指控 |
1、美國對中國的產能過剩指控實質上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體現。在全球產業競爭加劇的當下,美國試圖通過指責中國產能過剩來限制其產業發展,以此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這種做法既損害了國際貿易的公平性,也違反了市場經濟的根本規則。
2、美國對中國產能過剩明顯感覺到恐懼,這是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的勝利!馬克思十分重視科學的發展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明確提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基石,馬克思主義確立了判斷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根本標準,這就是生產力標準。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指導實踐,不斷深化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進入新時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進入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階段,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飛躍、大提高!
3、美國指責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并不像其描述的那樣嚴峻。中國的產業戰略“轉型升級”重點放在高端制造、軟件、芯片、和綠色技術等行業,這些行業在中國的出口總量中只占很小的部分,比如最受矚目的電動汽車出口,2023年據海關數據統計我國出口總值24萬億元,電動車(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額1.1萬億元,僅占總額的4%。其中,2023年中國直接出口美國的電動車只有20億元(3.7億美元)。美國政府的指責更多是基于政治動機而非實際狀況。
4、美國在新能源等領域的補貼政策同樣遭到外界質疑,其雙重標準暴露了美國政策的虛偽性。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綠色技術的背景下,美國對中國新能源領域的攻擊顯得格外不合時宜。美國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指責實際上是其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阻礙中國的崛起,維護自身商業利益。
5、中國需要思考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頂層設計到了需要再次改革的時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