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貼:737(42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兩種不同的改革觀,涉及國家根本制度和道路的分歧,爭論了幾十年! |
《私有化絕不是中國的希望所在》
《私有化絕不是企業改革的出路》
《警惕有人冒用“改革”的名義,內外勾結、誘騙我們改旗易幟!》
《劉伯行:魏加寧宣告了一個綱領》
《兩種根本不同的改革觀》
……
“深化改革”是中國社會的廣泛共識。下一步深化改革向哪里走?中央文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毋庸諱言,不同的人論及改革,對“改革”一詞的實質內涵的理解,存在著深刻的差異。最明顯的分歧就是:所謂“市場取向”改革,要不要堅持社會主義,要不要堅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還是淡化或取消社會主義,徹底和西方自由主義“接軌”?兩種不同的改革觀,涉及國家根本制度和道路的分歧……這個分歧,爭論了幾十年了。


美國與歐洲、日本都債務纏身,要讓自己的債務貶值同時不發生通脹,只有靠其他巨型經濟體崩潰才可能實現,或者使超發貨幣都能切實地買到東西——完成“貨”與“幣”的轉換。
那么買什么呢?放眼全球可以看到,惟一能夠與他們天量印鈔相匹配、可以購買到的優質資產就是中國的國有企業。
西方國家靠印鈔來購買中國的資產,成本較低,而付給中國的鈔票卻成為輸入通脹的來源。
中國堅持不賣國有資產,給美國設了道坎兒,于是美國提出“私有化”,國企私有化以后,將便于美國從私人手中購買資產,中國私有化實際上已經成為西方渡過危機的希望所在。因此當前歷史時期的關鍵是要保護中國的核心資產。否則,就容易改旗易幟、繳械投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