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266分 |
注冊:2016-1-29 |
發表:810(302主題貼) |
登錄:2077 |
|
|
數據解讀:中國與美國電力狀況對比 |

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2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2%,已成為我國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7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31.3%、占全國新增發電量的81%,已成為我國新增發電量的主體;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7%、風電平均利用率96.8%、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8.3%,持續保持高利用率水平。
這一段話,能否看懂?我知道字大家都認識,但很多人是理解不了的!
1、這是中國能源革命、結構調整,已進入可再生能源的新時代!可再生能源裝機量成為主體,占全國發電量超過30%,中國一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相當于美國總發電量65%,且在高速增長,意味著中國將不再依賴煤和石油,改變的不僅是能源結構,還有經濟發展方式,還有政治格局。為什么中東都在向中國靠攏?因為對石油的依存度正在下降,中東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和中國合作。
2、歷經多年深耕細作,以及低碳環保理念推廣,我國可再生能源設備(風電、光伏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變壓器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重提升至70%。在國內,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新增發電裝機和新增發電量的主體,累計裝機突破10億千瓦,相當于40個三峽電站。

3、中美2022年的發電量對比:據統計美國一年發電4.2萬億度,而中國有8.5萬億度,中國已達到美國兩倍的數值,并且還在持續增長中。這反映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帶來的用電需求增加。
4、人均發電量(中國人口14.12億,美國人口3.32億):中國6000kwh ;美國12000kwh,美國用電量人均比中國高一倍。中國大部分是工業用電,美國正好相反,如果只算居民用電量的話人均差距更大。美國的居民用電真心離譜,所以他們搞環保(比如熄燈一小時運動)純屬自我感動,做樣子……
5、電力與經濟密切相關,用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經濟增長快慢的“晴雨表”,全社會用電量是跟蹤觀察國家宏觀經濟運行最為核心的指標之一。
6、我國是雙循環的經濟模式,既有以美元為循環的外向型經濟循環,也有以人民幣閉環管理運行的內循環超大經濟。可再生能源的加入,繞開了美西方把持的能源期貨,出口經濟這一塊不被美元波動、能源期貨影響。進口原材料正在加大人民幣結算,以國內可再生能源為依托,能保持穩定的生產和供應。大大減少了被原來輸入性通脹的影響而左右經濟發展。可再生能源在這一環節的發力,直接把中國制造業立于不敗之地。(內循環、房地產、股市!)
7、很多人一說國家發展就開始說芯片,中國面臨高端芯片卡脖子,那只是特朗普搞貿易戰科技戰(2018年前)沒有足夠重視,最近幾年才開始真正重視。其實,世界大部分國家,影響國家安全的不是芯片,而是糧食、水、能源、鋼鐵、化工、裝備、水泥……這些都是所謂“傳統產業”,這些都是基礎設施,影響社會穩定。不短缺的時候它們毫無存在感(尤其在媒體、輿論上),但是一旦出現短缺,哪怕是一個具體的很細的小品類,造成的影響就很大。這幾年,芯片吸引了太多的眼球。
8、對于芯片戰這件事,其實應該“感謝”特朗普!以前,各種企業的領導們也會說“國產替代”,但是真到項目研發階段就各種退縮,什么BOM不好換啊,SE、HE忙不過來啊,國產芯片技術資料不齊全啊、項目已到pp階段不能隨便動啊……之類的現實與借口,總之就是沒錢、沒人、沒時間。結果進口芯片一斷供,不得不做替代,痛苦了一兩年,國產芯片該替代就替代了。上下游廠商一起攻關,不僅培養了一大批能打的工程團隊,最后發現成本還降了。
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發布2022年度行業重大成果
熱烈慶祝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小企業分會成立!
美國今年遭遇40年來最高通脹原因及其趨勢
碳中和將重塑世界產業經濟格局!
又見公知的良心拷問: 為什么科技創新總是出現在美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