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fā)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工商銀行有望贏得全球黃金定價權 長期由西方頂級銀行壟斷 |
中國已經(jīng)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產(chǎn)銷國,但在國際黃金定價上卻沒有話語權。這一狀況有望在今年得到改變,中國工商銀行控股的南非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 PLC),正在全球黃金定價席位的角逐中處于領先位置。過去百年中,全球黃金基準價一直由5家西方頂級銀行組成的“倫敦定價”小組制定,它們把持著全年價值高達200億美元的全球現(xiàn)貨黃金市場,而工行有望打破這一壟斷。
工行角逐黃金定價權
近期市場消息稱,總部位于倫敦的南非標準銀行極有可能從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手中接過全球黃金基準價格設定的寶貴席位。而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工商銀行是南非標準銀行的大股東。

2014年2月,中國工商銀行以約7.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南非標準銀行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標準銀行倫敦控股有限公司60%的股份。除交割日收購60%股權外,工商銀行還享有買入期權,可選擇在未來收購標銀公眾額外20%的股權,把持股比例增至80%。
南非標準銀行原為英國標準銀行(今渣打銀行前身之一)在南非的分支機構,1987年脫離英國背景,如今是非洲最大的銀行。2008年,中國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20%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鏈接:清華大學《收藏品投資經(jīng)營與鑒寶》高級研修班
《金融時報》稱,中國工行對南非標準銀行的投資,使其成為購買德意志銀行席位的“明顯候選者”。
五家銀行把持全球金價
從1919年起,全球現(xiàn)貨黃金市場上的每日黃金基準價格就由倫敦黃金定盤價確定。該價格不僅被用于在全球范圍內設定現(xiàn)貨黃金價格,也將影響到珠寶價格和礦石價格,并有助于確定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與黃金掛鉤的證券價值。
倫敦黃金定盤價由一個五家銀行構成的小組設定,它們把持著全年價值高達200億美元的全球黃金市場。目前,這五家銀行分別是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德意志銀行、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加拿大豐業(yè)銀行(Bank of Nova Scotia)和法國興業(yè)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倫敦時間每天上午和下午,這些銀行都會舉行電話會議,確定倫敦黃金定盤價。
直到不久以前,參與設定全球黃金基準價不僅有利可圖,也被投行視為富有盛望的活動。但在倫敦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Libor)丑聞爆發(fā)后,監(jiān)管機構對所有金融行業(yè)基準加強了監(jiān)督,使得參與制定金價基準對西方銀行不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德意志銀行今年1月表示,將退出金銀價的制定,這是該行撤出大宗商品市場舉措的一部分。此前德國監(jiān)管機構對貴金屬定價展開調查。
上一次有銀行轉讓黃金定價席位是在2004年,當時羅斯柴爾德父子公司(N.M. Rothschild &Sons)將自己的定價席位賣給了巴克萊集團。
一位熟悉基準金價設定程序的資深銀行業(yè)人士說,如果是十年前,所有人都會預計摩根大通(J.P. Morgan)或高盛(Goldman)買下這種定價席位,但如今就不是這樣了。這位人士還稱,如果工商銀行是唯一買家,那么其他四家銀行就必須掂量掂量工商銀行是否有足夠的聲望,是否能夠否成為合格的成員。
 倫敦黃金定價機制
尚面臨制度障礙
如今,工行已經(jīng)成為全球資產(chǎn)規(guī)模最大的銀行,其黃金零售業(yè)務擁有數(shù)百萬名客戶,而它提高貴金屬業(yè)務全球影響力的雄心在業(yè)界也是眾所周知的。不過,雖然標準銀行在購買德意志銀行席位的競爭中處于領先,但能否成功還無定論。
首先,工行目前還面臨著一些制度障礙。擁有黃金定價席位的銀行必須是倫敦金銀市場協(xié)會(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的做市商會員,而標準銀行并不擁有這種地位,因此其他四家銀行將需要對標準銀行授予特別許可,這樣后者才能接過德意志銀行的席位。
工商銀行曾在2011年正式成為LBMA的普通會員,而標準銀行則一直參與鉑和鈀的定價,是倫敦鉑鈀市場做市商,這或將有助于標準銀行最終拿到特別許可。
一位黃金市場業(yè)內人士對工行信心滿滿:“標準銀行對德意志銀行讓出的倫敦金銀定價席位十拿九穩(wěn),他們迫切地想要這個席位,相信LBMA的其他成員也會贊同這一結果。”他還暗示協(xié)議可能會在幾個月或一兩個季度內達成,最晚在今年年底。
另外一名倫敦銀行業(yè)消息人士也對工行表示了支持:“工行希望成為黃金做市商,通過標準銀行加入定價機制,將使業(yè)界更易于接受這一點。這對他們來說將是一個重大而廉價的宣言。”
新興國家應獲話語權
中國人民銀行不久前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3年底時,中國官方黃金儲備達到1054噸居世界第六位。與此同時,2013年中國黃金產(chǎn)量428.163噸,連續(xù)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產(chǎn)金國,黃金消費量也達到1176.40噸,首次超過印度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消費國。
但長期以來,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國家在黃金定價上缺乏話語權,早已引起了不滿。美國聯(lián)邦鑄幣局(U.S. Mint)前局長、Morgan Gold首席策略師Edmund Moy就表示,全球基準黃金價格設定程序不夠透明,參與這一程序的銀行應該包括印度和中國等地的銀行。
分析人士稱,黃金市場的發(fā)展是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的黃金市場要徹底達到國際化,想要真正在國際黃金交易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大型做市商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倫敦的國際現(xiàn)貨黃金市場,由五家大型的黃金做市商定價,足以見得做市商在黃金市場中的地位。中國的商業(yè)銀行擁有雄厚的資本與信用保證,是成為全球做市商的最佳選擇,因為這些是建立該平臺的必要條件。
若中國工商銀行果真如市場所言,能夠順利“上位”,獲得全球黃金定價的席位,這將會對中國的黃金市場走向國際化產(chǎn)生深遠的意義。
鏈接:清華大學金融證券與資本運營董事長研修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