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貼:737(42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武漢洪山奶農每天含淚倒掉萬余公斤鮮奶(圖) |
武漢洪山奶農每天含淚倒掉萬余公斤鮮奶(圖)
奶農無奈賤賣奶牛

昨日,武昌華農附近一養牛場,奶農閔師傅將清早剛擠出的牛奶倒掉。本報記者 宋榮成 實習生 徐鐸 攝
“嘩嘩嘩……”7月5日早上6點左右,華農奶牛場的養殖戶李運生把剛產出的鮮奶就地倒進了水溝里。瞬間,原本深色的水泥溝被染成了乳白色,白得刺眼。已經是第48天了,李運生和洪山區其他近50位奶農每天早晨都含著淚做這樣的事。他們養殖的奶牛所產的鮮奶從5月19日起就無人收購了。
擠奶倒奶,奶農們不得不每天重復同樣的工作,因為正在產奶的奶牛必須要擠奶,否則會引起奶牛得病。因為原先定點收購的奶站拒收,擠出的奶只能倒掉,對這一切,奶農說“這太令人心疼了。”
長江商報 記者 汪志 實習生 龔雷 郜青云
■倒奶
每天早晚各倒一次
“華農奶牛場”在洪山區獅子山華中農業大學附近。昨天一大早記者到達奶牛場時,大門緊閉。門衛值班的女士說,“已經搬走兩家了,奶牛也賣了。”
47歲的李運生是華農奶牛場的一位養殖戶,他從1985年開始養奶牛,2003年從外地搬來這里。找到李運生時,他和一位工人正端著一只小桶,將剛產出的乳白色原奶倒進水溝里。李運生一口接一口地抽著煙,望著欄里的牛一個勁地嘆氣。
“從5月19日開始,原先的奶站不再收購牛奶了,每天所產的牛奶除了免費送一部分給周邊的居民,多余的只好倒掉。每天早晚要倒一次。有時產的牛奶比較多,只好就近倒在牛欄的糞溝里用來沖刷牛糞。”李運生苦著臉說,過去牛奶都是賣給位于武漢市農科院菜科所附近的伊利和光明兩個牛奶收購站。“但如今奶站關閉了,被晾在一邊的就剩我們這些奶農,直接受損失的也是我們。”
據了解,洪山區有近50位奶農每天在這樣倒牛奶。
直接經濟損失140萬元左右
傍晚六點,產出來的鮮奶照例要倒掉。李運生的妻子吳愛珍和雇請的兩個工人都“下不了手”。“奶站剛開始停收牛奶時,因為自己不忍心就讓工人陳木香幫忙倒奶,但接連幾天她都一邊倒奶一邊哭,不得已還是得自己下手。”吳愛珍說。
李運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不包括人工、水電成本的話,每頭牛每天的喂養成本在20元以上,43頭牛一天的基本開銷在900元左右;牛奶賣不出去,每天的損失有1600元。這樣他每天的損失在2500元左右,一個月的損失75000多元,而從5月19日至今已經損失了12萬多元。
李運生表示,他們每天倒鮮奶,“真有一種犯罪的感覺。”
據了解,洪山區的奶牛養殖散戶主要集中在華農奶牛場、青菱鄉奶牛基地和洪山街先建村,共有養殖戶近50家,養殖奶牛1000多頭,其中產奶牛約600頭。據青菱鄉的一位奶農介紹,一頭牛一天的產奶量在20公斤左右,市場收購價是2.9元/公斤。以洪山區奶牛養殖戶為整體算總賬的話,因為牛奶無處可銷,每天倒掉的鮮奶保守估計在1萬公斤以上,養殖戶每天僅牛奶的損失就在3萬元左右。至今48天白白倒掉了鮮奶48萬公斤,直接經濟損失140萬元左右。
奶農無奈賤賣奶牛
在李運生看來,目前他還能勉強熬下去,但同在一個大院里養牛的付成文日子就不好過了,因為他是借錢買的牛,本指望養牛產奶賺的錢還債,如今這一切隨著倒掉的牛奶也一起泡湯了。
付成文今年38歲,也是一個老養殖戶,他和愛人周紅霞目前一共養著20頭奶牛。“最開始只有一頭牛,后來慢慢發展起來的。去年一次性找多家親戚借了10萬元引入奶牛,準備好好大干一場,結果事與愿違。”付成文說。
據了解,付成文他們買進的奶牛大都在1.2—1.3萬元/頭,但如今再賣的話只能賣出5000元/頭的價錢。一起養奶牛的劉明生也撐不下去了,就在前兩天一次性將30頭奶牛全部賣掉了,僅此一項就虧損21萬元。昨天中午記者見到劉明生的時候,他正在付成文的牛舍里和幾個人打麻將。“牛賣了,自己也下崗了。”他對記者說。
“我實在賣不起,因為賣了連欠債都還不起。留著起碼希望還在,賣的話連還債的希望都沒有了!”付成文笑著說,“自己是個樂觀的人,盡管目前遇到了問題,但相信政府部門肯定會站出來給予支持,替我們排憂解難。”
奶農生活陷入窘迫
中午,走進付成文在牛舍內的宿舍時,夫妻倆正在吃中飯,菜只有一條魚。“這魚是我從湖里撿來的發了點臭的魚。”周紅霞對記者說,現在每餐只吃一個菜,以后也許就要準備餐餐吃面條了。除了對生活的影響,付成文和李運生兩家最擔心的是會給孩子帶來影響。
付成文有兩個孩子,小兒子付大家今年四歲,原在一家民辦幼兒園上學,過完“六一”兒童節他就失學了。“其實每月就兩百五六十元的學費,再加上生活費等,但生活來源斷了只好暫時讓孩子先回家。”周紅霞心痛地說。
付成文家還有個在華農附中讀書的女兒以及73歲高齡的父親,女兒下學期的學費和老父親的生活費都是他的心頭病。“但是,李運生兒子李道軍的事情更讓我感嘆,倒牛奶的事情已經開始改變他的人生了……”付成文說。
原來,李運生和吳愛珍的兒子李道軍剛剛從華農附中畢業,今年中考位置值考了9.3,本來是想填報華師一附中,但考慮到家里的經濟問題,擔心萬一上不了華師一附中錄取指令線而讀三限生的話得交兩三萬的費用,于是中考志愿最后填報了省實驗中學。
“孩子的成績一直都在全校前列,老師認為他考華師一附中一定沒有問題的。剛剛出來的華師一附中指令線是10.3,而省實驗中學指令線是15.3,完全可以上華師一附中,太委屈自己的兒子了!”作為父親,李運生特別難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