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小學生監考干部考試 采取“非常規”舉措 |
 小學生考前抽簽決定監考考點
新華網蘭州7月30日電(記者 李云路 朱國亮 韓傳號)中國西北省份甘肅一區縣在最近的一次干部公開競職考試中啟用了18名小學生作為“監考官”。
相關推薦:中國教材建設之路論壇 教材準入和質量評估熱點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120分鐘的筆試共有25人因作弊被取消了競職資格,而18名小學生平均每人揪出一名作弊者。
這次讓小孩揭露大人不敢揭露考試舞弊者的做法,有如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議。
采取這一“非常規”舉措的是位于河西走廊東端的武威市涼州區。涼州區委組織部長黃霓對記者說,涼州區7月26日舉行全區公開競職筆試,在公檢法干警中公開選擇24名正科級和42名副科級審判員、檢察員、偵查員,參加考試共有265人。
黃霓說,為確保競職工作公開、透明,在抽調區紀委、組織部干部和武威市六中教師擔任主、監考的基礎上,選擇18名少先隊員擔任監考,對筆試全過程進行監督。
這些小小監考官也被稱為“紅領巾”監考,均是當地一所學校5年級的學生,年齡12歲左右,品學兼優。
之所以選擇小學生擔任干部公開競職考試的監考,中共涼州區委組織部向新華社記者提供的書面材料稱:“這是一種突破常規的思維,是在干部選任監督中進行的嘗試和探索。”
涼州區委組織部稱,“紅領巾”監考讓參加的成人具有壓力感,從行為監督上升到一種道德層次的監督,用孩子的純真激發成人遵守考場紀律的自覺意識,“紅領巾監考”考慮的問題少,能認真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做到“秉公執法”。
黃霓說:“考試中的作弊者,多出于僥幸心理,我們就是要通過這種特殊的監考,打消他們的僥幸心理。如果用成年人監考,他們顧慮多,容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據介紹,考試前一天,18名少先隊員和成年監考人員還一起接受了考前培訓。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考試中的作弊者當場并沒有被取消考試資格,而是完成了考試過程。黃霓說,25名作弊者中,有20人實際上考試成績及格,“但我們在發給作弊者單位的成績單上備注,此人因作弊被取消競職資格。”黃霓說:“沒有當場取消競職資格,這是為了保護孩子們。考前培訓時就特意提醒孩子們,遇到作弊的不要發生沖突,先提醒,然后登記作弊者的考號就可以了。”
涼州區這種“非常規”舉措傳出后,在網絡上迅速成為熱點話題。
支持者認為,這一舉措有創意,值得推廣,孩子天真無邪,不會中庸之道,監考更公正公平;反對者認為,這是兒戲,荒唐,可笑又可悲,孩子缺乏勝任監考官的能力。還有很多的網民則在悲嘆中國執法之難,認為這種本應由大人來承擔的工作、責任,竟要靠孩子來維持,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中共涼州區委組織部還稱,涼州是人口大區,公職人員19877人,行政事業單位干部15623人,科級干部1769人,干部基數大,領導崗位少、配置壓力大。
黃霓認為,這次監考,對于18名少先隊員來說也是一種實踐鍛煉,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收獲很大,這是大部分學生的主流意見,并且“他們都是自愿的”。
來自和平街小學的“紅領巾”監考亮亮(化名)說:“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能給叔叔阿姨當監考,我覺得很新奇。有了這次經歷,我懂得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刻苦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在考場中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考出優異成績。”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包國憲長期從事地方政府績效評價的考核研究,他說:“我能理解這是一種無奈的舉措,但這種舉措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難以持續下去,也難以大范圍推廣。我們還需要找到更好的辦法來取代它。”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包曉霞表示,這種做法算不上什么創舉,相反令人感到荒唐,可悲。“表面看是一種創新,實質是有關人員在逃避應承擔的責任。”包曉霞說,“這件事也折射出中國法治建設中的一大難題,建章立制不少,執行卻很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