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電梯間里識人才”嚴介和\王吉鵬誰的邏輯更荒唐? |
“電梯間里識人才”嚴介和\王吉鵬誰的邏輯更荒唐?
【故事1:嚴介和“電梯間里識人才”】
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嚴介和的辦公室在大廈的10樓,每天等電梯的時候,他經常碰到一些員工,這時,他發現員工一般可以分為三等。
第三等員工,遇事不夠用心,發展潛力不大,可能碌碌無為一輩子,他們往往是和老總一起上電梯,按下自己要到的樓層,比如5層,然后幫老總按下10樓,電梯先到五層,自己下去,電梯繼續上行。
嚴介和認為,這種員工不知道老板的時間更重要,不會替老板著想,只顧自己,這樣的人沒有什么發展前途。
第二等員工,有發展前途但終究成不了人上人,這種員工和老板一起上電梯,明明要到五層,為了節省老總的時間,只按十層,看著老總下去自己再按五層往下走。
嚴介和認為,老板并不知道你的好意,為了節省老板的時間,寧可浪費自己的時間,這種員工知道自己為老板著想,不會替自己考慮,不會表現自己往往將自己埋沒,即使將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恐怕也不會有大作為。
第一等于員工,嚴介和認為最有可能塑造成領導,屬于人中極品,但是少之又少,這種員工和老板一起上電梯,自己要到五層,為了節省老板的時間只按十層,電梯過了五層繼續往十樓走的時候再按下五層,到達十層老總下去自己隨電梯往下走。
嚴介和認為,這種員工雖然比第二等員工多考慮一點,可以讓自己脫穎而出,得到上司的賞識,這種員工既為老總考慮也為自己考慮,把自己的良苦用心及時表現給上司,效果非常好,可以斷定,這種員工能成為人上人!
評價和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能耐,再公司能否出類拔萃,除學歷,業績等硬指標外,一些生活中的細節,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
其實,電梯理論的例子,只是嚴介和的識人的一 個辦法,通過各種綜合因素去判斷一個人,是嚴老板每天的工作內容之一.
【故事2:王吉鵬“電梯間里識人才”的荒唐邏輯】仁達方略董事長:王吉鵬
2008年9月期的《協商論壇》刊登了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嚴介和選人的一個故事,全文如上。
這個故事的邏輯有些問題。坐過電梯的人都知道,電梯到了10層,如果上面有人按電梯,電梯還會往上跑,這個人就得一直坐到最上面之后才能往下走,那這個嚴老板心中的人上人就太浪費時間了。還有,如果這棟樓都是這位嚴老板一家企業的,還好說一點,如果這棟樓里住著不同的公司,其他公司的員工也不知道你是老板,知道了也不會把你當棵蔥,他們會毫不客氣地按下5層,到了就下電梯。還有啊,如御淑堂減肥組合去皺卸妝油排行榜防曬如何縮小毛孔潤膚雙眼皮貼雙眼皮膠哪個牌子好果這位嚴大老板真是覺得電梯在5層停留的時間不能忍受,何不直接在1層辦公呢?
這樣來發現人才也太恐怖了吧?!這是典型的土皇帝思想。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有一位皇上穿著長袍,衣服拖在地上。一位大臣說:“您的衣服掉地上了。”這個皇上說:“好,重獎!”旁邊的太監不明白,問皇上為什么要重獎他?皇上說:“因為這個大臣會說話。他說我的衣服掉地上了,那我是人,他如果說我衣服掉地下了,那我不就成鬼了嗎?”
兩個故事雖然內容不同,但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完全憑個人喜好和意志來選擇人才,這不很荒唐嗎?即便個人喜好可以作為選人的標準之一,但也不能是這樣選法。這樣選出來的人會是什么樣的呢?我想大多是工于心機、溜須拍馬的和珅之流;對于真正做實事、不陽奉陰違的人卻半點益處都沒有。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們可以大致探討一下識人和選人的方法問題。選人有兩類方法,一類是正規的選舉、考試、聘任、推薦等方法,大多數企業都是通過這種方法發現人才;還有一類就是奇特、非常規方法的“非典型”選人,例如,招聘現場撒一點紙屑,看誰有眼力價能夠彎腰拾起來這類奇特的選人方法。日本日產集團選人的怪招就很多,比如,一種方法是事先準備好一篇文章,讓應試者朗讀,誰的嗓門大誰就被錄取,這個方法的目的是看應試者有沒有自信;另外一種方法是看用餐速度。事先為每位應試者準備一份硬巴巴的米飯,菜也燒得讓人難以下咽,吃飯速度慢的人會被錄取。因為吃飯速度慢的人往往身體比較健康,錄用以后就幾乎不生病、不請假。
凈扯淡!
【“電梯間里識人才”嚴介和\王吉鵬誰的邏輯更荒唐?】巔峰培訓網版主:牛人
我是在某管理類網站先看到王吉鵬董事長的博客文章,然后再找到嚴介和“電梯間里識人才”的介紹,故事可能沒有差錯。問題是——嚴介和、王吉鵬 誰的邏輯更荒唐呢、或者說不成熟?
談論的核心問題,是“最有可能塑造成領導”的一等員工。并不是簡單的“選人”問題,更多的是“識人”。——現實國情下,普遍適合在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做領導的人,沒有“工于心機、溜須拍馬”這點本事絕對干不來、事實上(職位)也上不去的。對于和珅之流只懂鄙視而不懂欣賞,能做好領導?在小作坊里做領導還行,去到有點規模的單位那是叫不懂領導藝術!
嚴介和、王吉鵬,兩個人觀點我都贊同,但王董事長似乎沒有看懂嚴董事長的故事。嚴介和的集團公司比王吉鵬的公司要大的多得多了,看問題的高度還是有差距啊!
有啥問題,歡迎討論!我是巔峰培訓網版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