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24(1220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長津湖》與公知:為誰而戰?什么是正義? |

人類歷來就有兩種戰爭;
有反革命的戰爭,也有革命的戰爭;
馬克思主義者并不是籠統反對一切戰爭;
對于革命戰爭,馬克思主義者不但不反對,還要加以歡迎;
因為“在階級社會中,革命和革命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會發展的飛躍,不能推翻反動的統治階級,而使人民獲得政權!薄珴蓶|《矛盾論》
圍繞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性質問題的思考:
性質決定意義。社會上有很多狹隘論調!比如:朝鮮戰爭是北方以及支持北方的中國首先發起的侵略戰爭?
馬列主義認為,戰爭的性質并不取決于誰進攻、誰防御,也不取決于是誰先主動挑起的。
所有那些論調,包括極端庸俗的“反戰主義”論點,都不過是以戰爭的表面現象去掩蓋戰爭的階 級實質。
比如,有人以北方首先發起了半島內戰,斷言朝鮮戰爭就是北方以及支持北方的中國的“侵略戰爭”,指責朝中雙方……我們有的人也以為:承認北方主動進攻,就是陷自己于不義,甚至是犯了滔天大罪!@說明某些人的腦子,還是庸俗的、淺薄的戰爭觀。
十月革命武裝起義,按照某些人的庸俗觀念,這是不是也要算“不義”?!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按照某些人淺薄的戰爭觀,是不是也要算“不義”?!
是不是要先開第一槍,這只是個策略問題。作為策略問題,這當然是可以考慮的,而且必須好好考慮——這對我有沒有利?有多大利?
當然,是不是要承認開第一槍,在某種條件下,也是一個策略問題、宣傳策略問題——要不要承認?何時承認?承認到什么程度?對于成熟的階級革命家來說,這也是需要好好考慮的。
半島歷史上長期是一個統一國家,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戰敗投降的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美國和蘇聯分別占領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并得到了蘇聯的認可。由此演變后來朝鮮半島分裂南北陣營的導火線。1945年12月29日,美國公布了由美英蘇三國外長會議簽署的關于對朝鮮半島進行托管和建立臨時朝鮮半島民主政府的《莫斯科協定》此時,朝鮮民眾無論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都掀起了民族主義運動,北南雙方當時都在謀求國家統一,即存在統一政策的事實;北方的主動進攻,只能決定戰爭的目的和怎樣開始,決定不了整個戰爭的性質。
至于在那個時候,在當時的條件下采取進攻行動是不是妥當——這可以討論,但這已經是另一個問題。影響和決定戰爭性質的,歸根到底,乃是交戰方統治階級的性質。
我們所說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從朝鮮統一的內戰演變而來的。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半島統一戰爭)爆發。在開始時,發起戰爭并一度勢如破竹的一方,是已經完成了土地改革、背靠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民主主義性質的政權;因此,朝鮮戰爭在最初也帶有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擴展的性質。
接著,美帝國主義的直接武裝介入,改變了戰爭的性質:使戰爭由一場:同一民族內部的、主要旨在統一的戰爭,變成了:外部帝國主義直接在場并驅使南部地主資本家政權為走狗的、國際性的地區局部戰爭。
因此,正是美帝國主義者,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
因為,朝鮮半島的命運,本來應該由誰做主呢?本來應該由剛剛從日本帝國壓迫下獲得解放的、半島民族內部的政治力量自己做主(不管是北方工農階級還是南方地主資產階級去完成統一)。
換言之,美帝國主義的戰爭介入,等于在朝鮮問題上繼承了日帝的反動衣缽,直接干涉甚至決定了朝鮮半島人民的命運;也迫使半島北方人民,不得不向其他大國求援,這就勢必進一步加劇戰爭的復雜性。
必須始終記得:先有的美軍入侵,才有的志愿軍入朝。
另外,新中國始終是尊重朝鮮民族獨立和主權完整的。這突出表現在,朝鮮戰后不久,我們就從半島撤走了全部軍隊(1958年);而美帝則在半島南部保留駐軍至今。
不管怎樣去粉飾或自我麻醉,美帝在半島駐軍等做法,實際構成了對于朝鮮民族和主權的侵犯。這一“歷史尾巴”,是歷史上到底誰是“侵略者”、誰是“解放者”這一問題的最好的現實注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帝在侵略朝鮮的同時,多次轟炸我東北邊境地區,更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從這個角度看,整個朝鮮戰爭確實還包括一部分,那就是中、美雙邊的直接沖突。這,當然也構成毛澤東同志決策出兵朝鮮的有力理由。
文章完整閱讀:
略論抗美援朝戰爭的性質問題和反動文人的叫囂

2013年奧巴馬大言不慚地說:對比現在韓國和朝鮮,就知道朝鮮戰爭誰是勝利者。網絡上微博上一幫諸如羅昌平之類的人,普遍以此為由大放厥詞,否定抗美援朝戰爭。
然而這完全是在偷換概念。
首先,奧巴馬回避了美國介入朝鮮戰爭的非正義性、和霸權目的。美國介入朝鮮戰爭,是攜著二戰以來的軍威,試圖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立腳未穩之際,在距離中國本土最近的地方扎下一根戰略楔子。然而,美國的戰略意圖實現了嗎?很顯然,并沒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再者,如果當初美國沒有介入,南北統一(不管是北統一南、還是南統一北)說不定發展比現在更強、更具戰略主動,而不至于像韓國一樣淪為美國的附庸國,政治上軍事上仰人鼻息,國內企業淪為美國、日本的資本附屬品。
也有人拿戰爭時期中美兩國的傷亡數字比較,中國人員傷亡確實比美國多,但不要忘記一個事實:中國當時打的是整個聯合國軍,如果把雙方陣營的數字都加起來看,聯合國軍數字并沒有明顯優勢。美國四星上將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簽字時說:“這是一場沒有贏得勝利的戰爭……”
另外,我們不能忽略中國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國情:
中國參戰是從鴨綠江邊開始的!戰爭結束時打到三八線附近!
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令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被迫后撤,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開始反攻,向北的進攻一直打到臨近鴨綠江。戰爭結束時打到三八線附近,中國的戰略意圖實現了(御敵于外,解除邊境威脅),這種戰果放眼全球,也根本找不到第二個。
打到三八線附近,遠離祖國大后方,志愿軍的裝備補給和后勤跟不上,又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再推進確實很難。
在朝戰開戰之前,整個世界尤其是西方陣營,潛意識里認為中國就是一個屈辱百年、貧窮積弱已久,毫無尊嚴可談的國家。然而這一切,在朝戰之后沒人再說!
就像某位將軍所說:“迫于韓戰之威,各國軍隊從此不敢輕易挑釁中國!”志愿軍打出了國威、軍威,中國的立國之戰不容置疑!
現在看來,看似一場平局的戰爭,戰略上我們真的贏了。
前蘇聯解密檔案披露朝鮮戰爭爆發過程真相!
國師班農:若不分散財富,美國將爆發鐮刀革命!

這些所謂的媒體人、大V,想干什么?他們想要的是徹底污蔑毀掉我們國家,然后去領賞嗎?可是,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