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創]當老板許諾給你高薪時…… |
今天,在資訊變化異常之快的社會,每個人都希望遇見伯樂,在人生舞臺充分展示自我。但是當這個“伯樂”真正來到你的身邊,許諾給你高薪時,你可萬分小心,在下以吐血之經歷奉勸:
老板招數
招數一、三顧茅廬
筆者見過一位民營企業老板,從500元起家直到今天創下上千萬家業。老板越做越大,卻發現身邊的人不適合自己發展的腳步,于是將所有跟隨老將全部殺盡,想從基礎做好。聽聞張某,曾經有過某民營企業起死回生的輝煌經歷,于是不顧身份,三顧茅廬,請賢士出山。張某被其感動,意欲大干一番,進行改革,結果不到三個月斃命嗚呼,所謂壯志未酬身先死。
一位過來人點評:彼成功不代表此成功。
招數二、所有要求盡都承諾
筆者前幾年也曾親身經歷一次。該老板在危難之際力邀出本人出山。起初,便承諾股份,筆者未被其感,后來又加上其他的承諾。誰知,筆者上任之后才發現,根本是意識的不同。縱然,他曾有知遇之恩,但是志不同道不合,沒有前途而言,浪費人生,只能灑“淚”而別。
招數三、按照你的意愿來改革
有的老板走到山窮水盡之時,已無招數,于是就來個請高人另辟溪徑——按照你的意愿來改革。果真按照你的意愿來改革的時候,你發現第一個要砍倒的便是老板。那還得了!?想反了不成,于是壯士倒下……
過來人點評:“有什么樣的老板就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問題的癥結不在下面人,而在老板自己。
因而,當一個老板對你投擲繡球、拋眉眼之時,千萬別暈,注意:
一、成功的故事是一樣的,不成功卻是各有不同。
“商場沒有常勝的將軍”。一個人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機遇、才能、環境等。對民營企業來說,老板的意識最關鍵。2003年,可謂中國執行力年,許多民營老板在這種潮流當中,越發感覺執行的重要性。2004年,執行力之風未見絲毫減弱。加上前段時間,中國幾位大牌講師巡回暢講執行力大課,推波助瀾讓民營老板心愈發癢癢——老板聽了,認為是員工更應該聽;員工聽了,認為真正聽課的是老板——老板多變是不能執行的主要原因。
在一個有著良好意識的環境中,成功的幾率會很高。但中國民營企業成長存在著太多不確定性,其中老板自身的素質往往是企業進一步成長的制約因素。一位在外資企業玩轉十多年的老同志,意欲在民營企業展示自我,但終因水土不服,不到三個月就終結了——原因是無法參透老板的思想,無法適應混亂無序的工作環境。
因而,當一個個有著輝煌經歷的人倒下時,筆者只能說,悲哀,先烈的血用以祭奠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
二、望聞問切——觀察一個老板需要360度
第一觀察:對家人。一個對自己家人都無情無義的人,一個連自己的家庭關系都不能妥善處理的老板,跟著他也只能成為他路程上的一塊墊腳石。而往往有情有義的人,是可以基本可以托付的。
第二觀察:以前的部下。“端老板的碗服老板的管”。在老板手下,當然是許多話是敢怒不敢言,但是一個離開的舊部下話可能就真實很多。所以在投身老板麾下之前,不妨多渠道了解舊部下對其看法,然后辨別真偽。
第三觀察:小客戶的口碑。對大客戶自然是殷勤有禮,如果對待自己的小客戶,仍然是服務周到,不鄙視,這樣的老板才是值得追隨的。
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土壤決定收成。
老板的本性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正所謂“有多大的胸懷就有多大的前景”(除了傻人有傻福外)。老板就是老板,想徹底地改變根本不可能。因而,看老板個性就知道自己追隨的命運。筆者有位朋友曾跟隨一位老板。此人生性多疑,曾經追隨的人,都因為無法忍受其多疑個性而憤然離開。筆者朋友也耳聞,但是終于被老板真誠所感,決定以身相報。未久,朋友也是終于因為同樣的原因離開,最后留下一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土壤決定收成。
“有什么樣的老板就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老板給企業烙下的印痕是無法改變的,除非這個老板退出。所以老板滋生出想徹底改變時,要更加小心,否則是“去一個死一個,來一隊死一雙”
四、告戒一句話——留意老板身邊的人
筆者奉勸準備或正在老板身邊的人一句話:那就是留意老板身邊的人,不可忽視任何一個人,尤為提醒:
1、枕邊人:
雖說,有的老板耳根不軟,但是畢竟是肉做的。所以壞的說一萬遍便成了好的,更何況枕邊人每日的訴說。
2、特殊背景的人:
老板叫到公司上班的人,不是為了報恩,便是安排關系戶的家屬,所以對每一個在公司上班的人,特別那些看起來應該開掉,卻數次留下來的人應該格外小心。這些人多數是老板的“線”人,你常常是說者無心但經常是聽者有意,一傳到老板那里多數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
高薪往往也是高危
為解難,老板許諾高額的年薪。既然是高薪,意味著對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你給企業更多的回報。所以,你的壓力和負擔也是非常大,死的幾率也比其他普通員工幾率高。
“伴君如伴虎”,何況你拿著高薪,對你的要求自然刮目相看。創不下業績,自然是你的問題——卷鋪蓋走人是分分鐘鐘的事。也有朋友告訴我說,即使達到了目標,很多老板到需要付錢時算數的也是寥寥無幾。所以,他們告訴我:“記得說話不算數是多數老板的特點。”
筆者說了以上種種,是否面對高薪,伯樂就該都一律拒絕。非也!同人不同路。運用上訴的一些方法可以讓你多一份幸運,少一點失敗。
李玉萍,專注領域:新產品上市營銷,營銷、管理實務,品牌策劃
聯系方式:xueqiaer@hotmail.com、yuping_li @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