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5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06(1211主題貼) |
登錄:3834 |
|
|
職業培訓力顯“學士后”就業優勢 |
日前,在不少IT專業的大學生中,刮起了一股“學士后”教育的風氣。所謂“學士后”,是指大學生從畢業至工作前這一時間段的代稱。由于在學校的學習成果無法跨越就業門檻,不少IT學科的“學士后”人群調整了策略——從求職“戰場”轉向IT職業培訓課堂。記者在國內最大的IT職業培訓機構北大青鳥(APTECH)培訓中心采訪時了解到,學員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便屬于“學士后”人群,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職業投資”,從而增加成功求職的籌碼。
“參加IT職業培訓,補一下自己在職業技能上的欠缺,是我們這些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的大學生求職不錯的資本。”正處在學士后教育狀態中的楊立峰直率地說,“我可不想上了4年的大學,只能以修電腦為業。參加職業培訓花的錢,就算是對我所選職業的未來投資吧。”
對于楊立峰這種“職業投資”的做法,最近剛剛在北京一家電子商務軟件公司就職成功的范東良表示贊同。“我是去年畢業的,和同學們比起來,我已經錯過了找工作的最佳時間。但是,在我拿到北大青鳥(APTECH)ACCP軟件工程師認證后,似乎就業門檻變矮了不少,找工作時自信也提高了不少。”
畢業后先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現象,在IT學科的學士后人群中逐漸普遍起來。對于這種現象,即將踏入大學四年級的朱昀這樣理解:“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想要出人頭地就得比別人會更多的技能,比別人在同一領域里更專業。未工作,先為職業投資,恰恰能讓我們有高人一頭的資本。”朱昀同時表示,班上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開始參加各種IT培訓和認證考試了。
記者發現,“學士后”培訓的興起,與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招人時不再只看學歷也有著一定關系。據調查,不少IT企業招聘時,在同等條件下會優先考慮有職業技能或工作經驗者。
針對不少“學士后”人群首選職業培訓機構進行“職業投資”的現象,一名多年從事IT行業的大學教授分析,“高校IT專業存在一些偏重理論的客觀現狀,在高校中開設IT課程是不少,但在課程的專業程度上都不夠深。像編程語言,10年前我們這個專業就學習PASCAL、C語言了,到現在教材還是大同小異。和實際相貼近的課程講得又不夠深入,而課后作業、畢業設計更是遠遠達不到實際工作要求的水平。相比較,職業培訓機構在體系設置、課程更新、實戰模擬等方面均更為符合IT行業的發展需求。像目前國內最大的北大青鳥培訓體系,6年內光軟件工程師培訓課程已更新4版——僅這一點便是目前高校IT教育無法比擬的。”
針對IT“學士后”教育蔚然成風的現象,北京一位高招辦主任表示,IT“學士后”教育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日趨理性。不少大學生開始放下“高人一等”的架子,到可以學得一技之長的職業技能教育機構“回爐”,提高職業技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為自己找工作加油助力。“出現‘學士后’這樣一個緩沖帶,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力應該是一件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