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郎顧公案”學界大討論 勿成錯位的學術爭鳴 |
“郎顧公案”在經濟學界進入爭鳴期。
這場大討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經濟學家郎咸平與格林柯爾老板顧雛軍之爭;第二階段是主流經濟學家對“失語說”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三階段是“倒郎”與“挺郎”的話語權之爭。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理論之爭也許要成為一朵“錯開的花”。
新浪網有一個20萬網民的調查,90%的人“挺郎”,有人甚至稱他為經濟學界的魯迅;但是,主流經濟學界對他可不客氣,對其人其文給予了有力的理論回擊。
現在,問題正在這里。
主流經濟學界“倒郎”,重心放在郎咸平這個人上,認為他有點兒嘩眾取寵,文章中也問題不少,對郎咸平搞得大家很沒面子心里也有情緒;公眾和“挺郎”的經濟學家沒想到這些,只是埋頭說國企產權改革。
方向不一的爭論,宛如一朵的錯開的花,不是季節就沒有理論果實。
因此,“郎顧公案”第三階段要防止兩派的對立和拒絕溝通。
“郎顧公案”現在已甩掉了顧雛軍這個人,變成了一次學術大討論。至少,過去十年,經濟學界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局面,吳敬璉、張維迎、周其仁、許小年、楊帆、張文魁、韓德強、趙曉、楊斌、郎咸平,再加上昨天在滬發表聲明的10位經濟學家和南京的40多名學者,近70人參與了這一場爭論。
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學深學淺,在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前夜”,這一場大爭論注定將成為中國經濟學史上最精彩的一件“公案”。
因此,學界應以“爭鳴”的態度來對待第三階段的這場中國經濟學界大討論!盃庿Q”是一種學術雅量:第一,爭鳴對事不對人;第二,爭鳴讓真理越辯越明;第三,爭鳴的結果不是兩派都倒或一派倒下,更多的時候是雙贏。
信息來源:北京晨報 2004-09-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