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8 |
|
|
經濟適用房成為“富人”的投機游戲 |
經濟適用房成為“富人”的投機游戲
在上海,一位公務員花了一生積蓄買到一套經濟適用房后,發現樓上幾套房子賣給了一位“大款”,這位“大款”并不住這里,而是把房子出租給別人住了。這事最終被上海的一位政協委員捅到了“兩會”上,使得另外的委員也義憤填膺,提出我國應建立住房面積上限制度,限制富人占有大量房產,防止貧富過度分化。
前不久,一位南京商人輾轉來到深圳黃金海岸線,購買了一套萬科在那里開發的十七英里別墅項目中的“樓王”,價值3000多萬元。南京商人在一擲千金買下頂級豪宅后心滿意足,他說之所以長途跋涉是因為南京根本沒有如此讓他心儀的住宅。上海一位世界500強CEO也跟記者說,他每年的房補就有60萬元人民幣,可是卻找不到中意的房子。
經濟學者巴曙松曾就中國銀行征收服務手續費問題撰文表示,在全球范圍內,銀行客戶中只有20%左右能給銀行帶來綜合收益,因此銀行要為他們提供重點服務。至于剩下的80%,要么加收形形色色的手續費,要么不花費過多的人工來侍候你,是否選擇本行服務悉聽尊便。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內對于大多數客戶一視同仁的服務,正是商業化程度不夠的表現,“看來,徹底的市場經濟確實是無恥的!睂τ谑袌鼋ㄔO什么樣的住宅的問題,這一觀點同樣適用:20%掌握著80%資本的人是房地產市場獲得超額利潤的主力支撐者,任志強也表示“窮人應該希望富人多去買豪宅”,因為買得越多,富人才會納稅越多,國家財政用于補貼窮人的資金才越多。
在相對的意義上,今天的情況是“富人借窮人的錢”。銀行的儲蓄那扇門總是對窮人和富人同樣敞開的,接近能做到一視同仁;但是貸款那扇門通常只對富人敞開,這包括有形財產的富有者和權力的富有者。很多人是因為富了才去投資和借貸,可能更多的人是因為借貸而變富。從形式上的所有權看,規模較大私營經濟的所有者是目前中國負債率最高的階層,而全國最富有的人的相當一部分也來自這個階層。汽車信貸是一個很顯然的例子。在大街上就能看到的情況是,一些人騎著自行車去存錢,另外一些人借了錢買汽車。
梳理一下最近的行業新聞,有三件事情是熱點。任志強先生提出的“只替富人建房”的觀點,招致了眾人的圍攻;北京首例個人集資建房自籌資金7500萬元進入實際操作階段;第三件事情是高院2004年底公布的有關房地產的規定,“被執行人及其所撫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賣、變賣或者抵債!边@條新規定對于銀行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因為在此之前,它們一直把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當做最優質的資產看待,新規定的出臺大大增加了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個別城市的金融風險凸現,這自然招致了銀行界的強烈反對。
三條新聞向我們傳達這樣一個訊息,開發商主導的房地產開發的方向一定是自己的目標客戶,今后的房價還會漲,在“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房地產商會著重考慮富人買房的權利。作為被忽略的部分,窮人正在通過“自制”,謀求自己的權利。一邊是開發商要謀求利潤最大化,而“不考慮窮人”。
向任志強發難的網友說他根本不缺房子住,但就是氣不過為什么“供應量少”,又為什么又“先要滿足富人”。在房產面前,“窮人”產生了被“掠奪感”——為什么總要放出漲價信號?是誰吸引炒家進來?如果我幾年前我有30萬買了房子,現在至少有100萬了吧?我們為什么要參與“富人”的投機游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