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24(1220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下一個世界級的經濟故事 |
對中國的發展成就,改革開放政策的作用不容否認;但確實有可能被夸大了。前三十年的發展較慢,固然有政策失誤的原因,但那時中國處在艱苦積累初期,而人口撫養比又是最高的時期。
第1個故事: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
它是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中心的,是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而制定的,也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制定的。 社會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3%,工農業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1%,農業為4.5%,工業為18%;
第2個故事:第三個五年計劃。
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線建設,逐步改變全國工業布局,經濟建設掀起了一場“大躍進”,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但經歷了大起大落。這一時期國防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發射了第一顆科學試驗衛星。
第3個故事:40年前的改革開放!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到現在,中國建成并保持著世界工廠的地位!都持續三十年了。
2010年,中國GDP規模超過日本,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4個故事:2020年!
世界500強企業數量中國首次超過美國!
第5個故事:2020年!
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
……
下一個世界級的經濟故事:“雙循環”新經濟格局!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但實際上,這一系列發展的基礎,是在偉人時代奠定的!
在偉人時代,工業水平獲得高速發展,工業化進程速度可以說是人類社會奇跡,經濟總量是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著。
但是,為什么普通人感受沒那么明顯?因為普通人關心的是收入和物資供應,計劃經濟下大量的資金和物質用于基礎建設和發展工業,普通人的視野看不到國家資本積累率幾何倍數增長,看不到工業體系的快速建設。
同時,因為工業化的速度太快,反而讓資本流向了實體經濟和相關產業的固定投資,短期內社會消費能力就難以跟上社會經濟的發展。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報》社論里有這樣的信息“到1968年底,國內公債已全部還清,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既沒有內債、又沒有外債的一個強大的、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
偉人的格局太高太遠,遙遙領先。而且從經濟發展角度考慮,當生產力明顯提升、資本積累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時,社會財富再分配和國民消費能力大解放就是必要的,需要相應倍數的貨幣通脹來消化(分享)工業化成果。
我們第二代領導人,采取了對外開放,并沒有保住工業化體系(內循環),人民幣高速通脹用于了出口貿易。
于是乎,出口拉動經濟成為第一架馬車,隨后才有投資(政府投資拉動房地產,同時房地產資本快速崛起)和消費(老百姓負債買房子)等三駕馬車拉動經濟的理論橫空出世。
后面再有李總理對房地產定向降息放水、棚改貨幣化和長期天量出口退稅等政策花樣實施,把三駕馬車經濟理論帶向高潮(也帶向了滅亡)。
解答:人民幣與美元脫鉤,可行嗎?可怕嗎?
如何正確看待“卡脖子論”在中國的媒體輿論
解讀:中國放棄WTO市場經濟地位爭訟,別太擔心!
我國有十幾億人口,是早已存在的事實,
為什么過去大量商品要依靠外銷?
為什么非得要外國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為什么過去幾十年中國老百姓勤奮卻不富裕?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老百姓就能夠富裕起來?不可能!
……
為什么我國現在還有6億人月平均收入只有1000元,是實行雇傭勞動經濟制度的必然結果。不改變雇傭勞動經濟制度,工人、勞動者還是出賣勞動力商品的無產者,老百姓是富裕不起來的。
需警惕!美國要度過這次危機只能收割全球
鵝城的終極秘密,黃四郎的誅心利刃!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有瑕疵
深度好文:天道忌盈——為什么中國要馴服資本?
如何評價《任澤平:南北差距根本上是市場化程度的差距》
怎樣的社會主義才是未來?評張維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