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5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
登錄:3832 |
|
|
貨幣政策 |
美國、歐洲的貨幣政策,都希望通過貨幣大放水以鄰為壑度過危機。
美國經濟制裁對付中國,歐洲告訴中國,我們可以幫你但價格小貴。
歐洲、美國有鈔票(水),中國有資產(面),非等著外國的水、而自己不能用人民幣的水揉和自己的面?
目前中國的基礎貨幣主要有兩種發行方式:1外匯占款;2商業銀行貸款。
兩種方式都有著較大缺陷:
外匯占款涉及到中國用實物財富去換已經過剩的美元外匯,貨幣發行和利率政策過于被動地受制于國外政策環境的溢出效應,受美元強弱、聯儲政策等影響過大。美聯儲的政策主要根據美國國內經濟形勢來制定,其對自身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關注度低。而美國經濟的周期和我國經濟周期相關但往往并不完全同步,削弱了我國對貨幣政策的靈活主導權。
而且追根究底,這兩種貨幣發行方式的原動力都來自資本對賬面利潤的追求,在經濟瓶頸期必然造成實體經濟資本短缺,投機領域資本過剩。
中國目前非常需要代表國家意志的第三種基礎貨幣發行方式,那就是國家拿著基礎貨幣直接去投資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比如重大的國土建設項目,產業升級,基礎科研等等。
那為什么不這么做呢?因為中國政府對解放前的金圓券和八九十年代由濫發工資福利引起的惡性通脹歷史記憶深刻,甚至可以說有深深的心理陰影。中國人從政府到人民,對通脹都有著歇斯底里的恐懼,完全無視了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生產能力最高的國家,是最不需要懼怕通脹的國家的現實。
未來我國基礎貨幣發行需要轉向主要依賴央行增加對國內機構(政府、其他存款性金融機構等)債權來實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