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24(1220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高中畢業的高曉松當“公知”還挺能混的! |
以前當然也是知道高曉松的,名人嘛,不過其實并不太了解,今天一早看網上那么說他直播被罵到關了。不覺得感嘆一下:
1,我把高曉松歸結為“老文人”,其實這是有問題的,他不能算老文人。一方面他69年出生,也就50,還不老,至于說文人更不能算了,是寫過幾首歌,但是寫幾首歌就算文人,還是差點意思。他其實沒有正規讀過什么書,要說文憑也就是一個高中文憑。清華大學讀了1年多,就退學了。后來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我也讀過研究生,沒聽說還有研究生預備班,再后來想,想明白了,就是考研補習班,結果在高曉花的百科介紹里,成了預備班,似乎是準研究生一樣,事實上,他后來沒考上。這以后,高其實也沒有去正規讀過書了。想他也看過不少雜書,但是沒有正規學歷是基本肯定的。說到這里感嘆兩方面,高曉松還是挺能混的,另一方面他還真算不上什么文人。
2,如果說才能,高曉松是非常有才能的,他的歌實在擺那里,曾經非常有影響,這不能不認。后來拍電影之類,雖然沒有大成績,也有些作品,這個角度說,我們社會也不太唯文憑。再有他雖然后來做音樂之類,其實都沒有太上心,逐漸演變一個以侃為主的人,這非常符合北京人的風格,另一方面說明他口才不錯,平時侃得興起,就去做了一檔節目,還非常有影響。這方面的能力,不承認不行。
當然因為沒有受過較為正規訓練,沒有較系統的讀些書,高的侃法屬于下盤不穩,錯漏不少,張口就來,沒有足夠知識和資料,就信口編,這一方面初文化水平的喜歡他的挺多,因為表達的相當不錯,但是也讓很多人不能接受,價值觀是飄忽不定的,哪方有錢賺,就往哪方靠,至于史實那是根本不在心中,因為也沒有受到尊重史實的教育,只要需要,想編就編上一段。
北京侃爺,一起聊天兒挺開心的,但不能當真。高曉松剛開始做聊天節目時期,據說還會聘請相關專業人員在侃大山之前做提綱,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對他不滿,就是因為他本身缺少積累、又有自由主義傾向,高這種做節目的方式,遲早一定會犯眾怒的,因為他沒有積累,哪個領域都沒認真沉淀積累過,但是哪個領域都敢一通胡侃,所以不斷地讓各個領域相對專業的人不滿。
3,最有意思的是,在高曉松的百科,我看到了應該算很有亮點的介紹,就是列著他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公,還有繼父的身份。家世顯赫,不過中國家世比他顯赫的也有,我基本沒有看到別人還把家里這些人都列出來。可能不一定是高曉松自己列的,不過若不是他經常在自己節目里吹自己的家世顯赫,又怎么有人知道那么詳細,又怎么會被列出來呢?
一個沒有大學畢業證,在今天到處是大學生時代,也能混成文化名人,也真是非常不容易,很有一套。
4、至于高曉松直播翻了車的事,不用過度解讀。其實就和喜歡曬方向盤、曬包包、曬美食的被人噴沒什么兩樣。不同的是矮大緊們自覺高人一等的思想這種酸德行。包裝出一副上知天文 下知物理 中間褒貶歷史人物也就罷了,還胡亂指責根基制度。你說得有道理~我們拍手叫好,瞎扯胡說~被罵到斷線。誰讓他想當公知人物誨人不倦來著。
5、前幾年他憑借恨國精美言論迎合當年罵國家正確的輿論環境,煥發事業第二春。這幾年普通民眾文化素養進步+國家發展迅速+資本謊言崩臺+自發愛國粉紅群起,高曉松公知精美那一套走不通了。從曾經的“文化偶像”,到如今的“公知洋奴”,中國一代網民的“進化史”讓人感慨。
參加知識性社群,請警惕群體性愚蠢?



高曉松翻船事,看出網友在成熟,令人欣慰。
尊重大牛,是一個民族偉大的原因。尊重大V,則是一個民族膚淺的表現。
大牛,極少成為大V,因為沒時間沒興趣拋頭露臉。
而大V,極少是真大牛,因為真牛就不吹牛了。
從美國回來一批大牛,正在帶著祖國科技騰飛。
而大V,長發紙扇,騙財騙色,貽誤青年。早該翻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