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奧巴馬轉行拍電影,處女作《美國工廠》居然講了曹德旺的故事! |

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奧巴馬可謂是叱咤風云。2017年1月卸任后,奧巴馬過起了充實的退休生活。
作為卸任總統,退休后的奧巴馬受邀前往世界各地演講,出場費自然是非常可觀的。
而他的自傳《無畏的希望》的版權也是被拍賣到了6500萬美元的天價,比歷任美國總統的自傳都要高得多。

從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總統,到世界暢銷書作家,奧巴馬的成功之路走得順風順水。
退休賦閑再加上手里有錢,最近奧巴馬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電影制片人。
8月21日,奧巴馬夫婦擔任制片人的首部電影作品《美國工廠》正式在Netflix上全球上映啦!

早在今年1月初,《美國工廠》在圣丹斯國際電影節上首映后,就曾大獲好評被寄予厚望。
隨后,奧巴馬夫婦購買了它的版權并進行后續拍攝制作,由奧巴馬親自出任制片人。這也是奧巴馬夫婦創立的高地電影制片公司的首部電影作品。
入軍影壇時,奧巴馬曾表示,希望培養和扶持那些有天賦、能鼓舞人心、有創造力的聲音,增加人們之間的更多共鳴和互相理解,并幫助他們在全世界范圍內分享他們的故事。
《美國工廠》就是他的首份答卷。

在美國講述一個中國人的故事
第一部電影,奧巴馬把拍攝對象瞄準了中國企業家曹德旺。

《美國工廠》是一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中美經濟交流的故事。
故事梗概是,美國中西部鐵銹地帶的俄亥俄州代頓市,曾經是通用汽車的廠區,因汽車制造業興旺發達,但金融危機后,代頓已經衰敗。
后來,這里迎來了中國福耀玻璃集團,工廠重新開張。

社區民眾對中國投資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但隨后,中國管理層對工人們提出了嚴格要求,并解雇了那些不守規矩的工人,文化沖突由此爆發。不過,最終大家彌合了分歧,并在全球化過程中受益。
這個故事作為新聞,曾被新華社報道過。
而作為電影,則分成了兩部分才拍攝完。
2008年,導演朱莉婭·萊切特和史蒂文·博格納夫婦就住在工廠附近,于是拍攝了短片《最后一輛卡車:關閉一家通用汽車工廠》,記錄了通用汽車俄亥俄州代頓工廠的最后時刻。

汽車工廠倒閉,這里的人也面臨著下崗失業的困境,生活水平直線下降。就在這時,他們迎來了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集團。
2014年,舊的汽車工廠廠房搖身一變成了變成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玻璃制造單體工廠,陷入事業困境的2000多名美國當地居民,又獲得了新的就業機會。
于是,兩位導演又打開了攝像機,花了三年拍攝福耀美國工廠的故事。

在紀錄片的開頭,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帶來了希望,美國和中國工人之間似乎也很融洽,雙方在一起共同釣魚、體驗射擊課程以及共享感恩節晚餐。
然而,文化鴻溝比人們預期的要廣泛,矛盾也漸漸凸顯,中國同事認為美國當地人效率太低,而美國人認為中國的主管沒有尊重他們,引發一系列管理和文化層面的摩擦。
不過,最終大家彌合了分歧,并在全球化過程中受益。


為全球化發聲
為什么選擇《美國工廠》作為處女秀?
米歇爾的解釋是,她來自這樣的工薪階層的家庭,鏡頭中的場景,與她成長的環境相似,讓她深有感觸。

然而在中美經貿戰如火如荼進行的當下,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逆全球化”主張,向來主張“全球化”的奧巴馬選擇《美國工廠》,也被許多人看作是他對特朗普的“逆全球化”政策的一次委婉反擊。
《美國工廠》的光明結局也在昭示,全球化不是美國經濟的毒藥。
“曹德旺跑了”這事怎么看?深度分析
史上最糟糕、最奇異、最奇葩的上市公司
黑產的賺錢實例,中國的硬核朋克!
日韓國運之戰!解讀半導體貿易戰的背后
《長安十二時辰》與《黃臺瓜辭》不可說的神秘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