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企業培訓
    首頁 地區推薦 清華EDP 企業內訓 公開課 職業培訓 HR資訊 培訓需求 培訓公司 培訓顧問 客戶服務 在線論壇
    當前類別 > 在線論壇
         
    巔峰培訓論壇 > 咨詢產業論壇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919 |主題總數:77181 | 帖子總數:80162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興邦智庫CEO課程 北京大學總裁班目錄 中國能源電力企業家班 碩士\博士學位項目
    AI機器人 人工智能 低空經濟 礦業總裁班 建筑業總裁班 新能源班 數據資產化 公司治理與資本運營 心理學 領導力 清華教授、能源局領導、知名企業家,培養全球化視野及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能源企業領導者 新加坡大學博士紐約理工大學MBA美國蘇富比藝術管理碩士金融管理碩士
        您是本貼的第 18192 個閱讀者  
      主題:日韓國運之戰!解讀半導體貿易戰的背后 2019/8/6 17:06:23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表:2206(1211主題貼)
       登錄:3831
    1 
    日韓國運之戰!解讀半導體貿易戰的背后
         我們知道,現代日韓關系,以1964年日本六億美元援助帶來日韓建交為起點,這種違背韓國民族感情,不談歷史謝罪,只基于美國反共需求,靠韓國軍政府暗箱操作形成的關系,本身就先天不足。尤其韓國經濟崛起,大體可看做韓國財閥崛起的“代名詞”,這中間摻雜大量日本資本、技術滲透與支持,更讓沒從經濟增長中分到合理蛋糕的韓國民主乃至左翼自由派憤懣不已,因此他們上臺后,自然要清算這些“不公正的歷史懸案”。于是,就像我們看到的,“慰安婦”、強征朝鮮勞工,就和日韓經貿、安保、外交問題全面掛鉤。
        
         從技術上看,韓國高端制造業確實從日本獲益不小,比如半導體,它的崛起就和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大規模對外轉移有關,這一點,連前韓國總統秘書金榮洙都是承認的。目前,韓企在半導體生產的三大環節——晶圓、引線框架、封裝里面,確實做到世界第一梯隊,但問題是它不是半導體領域的“全能選手”,尤其像氟化氫等原材料領域對日依賴嚴重。這里有個細節,日本電影《追捕》里,日本藥廠老板長岡了介說的最后一句話是“我要去南朝鮮辦點事”,這不是隨意的話,而是反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對韓產業有重大影響的寫真,多年來,三井等日本財團以提供原材料并幫助銷售成品,掌握大量韓企的采購與銷售數據,而恰恰在這種長期交往中,日本財團既掌握到韓企人員素質、企業文化等,又了解誰值得長期投資進而幕后控制,通過參股合作、參與經營,還有提供原料、協助銷售,而獲得投資、貿易的雙重收益,這一點在韓國是公開的秘密。
        
         我個人看法,日本此番狙擊,不是謀求打垮韓國,而是打擊文在寅左翼政府,支持韓國保守勢力,重歸美日韓三邊體系。
        
         從某種意義上,是日本版的“特朗普制裁大棒”,但別忘了,日韓貿易額只占到韓國外貿的不大部分,與中國的合作占據大頭,況且中韓技術互補性很強,因此日本對韓國半導體產業斷供,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把韓國往我們這方面推,要知道中國有足夠的研發經費、市場容量、以及眾多工程師,面對日本的打壓,韓國很有可能在中國找到新的發展機會。(但韓國可能顧慮中國如何看待“美韓同盟”)
        
        
         ------
        
         我們看到,在安倍政府把韓國排除出獲得貿易便利的“白名單”之后,韓國政府正在力推應對策略,爭取在未來5年內實現100大核心戰略貨品的國產化。對此,我認為,從本質上來講,韓國政府推出的所謂100大核心戰略貨品的國產化政策,并不是對日本將韓國移出“白名單”之后的報復措施,而僅僅是被動挨打之后的一種自我防護手段。而且,即使按照韓方自己的說法,要實現100大核心戰略貨品的國產化,至少還需要1至5年,這顯然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因為根據外界估計,假如日本真的嚴格執行對韓國的限售令,那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可能連一年都挨不過。而半導體產業是韓國的支柱性產業,一旦半導體產業倒下了,整個韓國經濟極有可能會面臨著災難性的沖擊。
        
         從中我們也就可以看出,在日本對韓國實行半導體產品禁令以及將韓國移出“白名單”之后,韓國實際上是處于完全被動挨打的境地,基本上是毫無還手之力。雖然青瓦臺不斷對日本發出嚴厲的警告,韓國老百姓對此義憤填膺恨得牙齒發癢,但韓國政府在經貿層面基本上沒有拿出任何對等的反擊手段。也就是說,韓日之間的這場所謂的經貿戰,實際上是一場并不對等的博弈,安倍政府一記重拳打過來,韓方就已經是趴下了,現在外界要等待的,已經不再是韓國的報復手段了,而是在“讀秒”期間,韓方還能不能爬得起來。
        
         而在這場韓日較量當中,日方之所以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韓方擊倒,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憑借自己的高科技研發與制造實力,搶占了半導體產業的上游供應鏈,使得韓國的經濟只能仰賴日本的鼻息生存。
        
         這也就使得當前的青瓦臺處于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假如為了大韓民族的尊嚴與面子,一味地跟日本強硬下去,那經濟要崩盤,里子上會吃大虧。假如就此向日本妥協,不再要求日本企業為二戰期間強征韓國勞工而做出賠償,那不僅同樣有傷國家的尊嚴與面子,無法平息國內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而且等于是在經濟強權日本面前,放棄了對歷史公義的追求,等于是縱容日本用強權壓倒了正義。
        
         當然,更為讓文在寅政府感到尷尬的是,在韓方幾次發出要求對話解決問題的呼吁之后,安倍政府居然還愛理不理的。
        
        
         ---------
        
         韓日之間的這場經貿沖突,又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我認為,毫無疑問,無論是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中美貿易戰,還是日本企圖以經貿手段來壓制韓日之間歷史爭議的做法,跟當前正在進行的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各國產業分工合作有大趨勢是背道而馳的,是屬于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區域經濟整合進程中的一次大倒退。
        
         而這樣一種現象的發生,無疑是給我們整個人類社會帶來了兩個深刻的啟示或者是教訓——
        
         第一個是,在我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人類在自身文明進步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改變了過去幾千年,總是通過武力侵略與掠來獲取或是分配資源的野蠻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通過市場的方式來配置資源與進行產業分工合作。而通過市場來配置資源的方式,也使得人類進一步告別了無休無止的侵略戰爭。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中美貿易戰的爆發以及日本對韓國的限售令,卻使得經貿變成了武器,市場變成了戰場。在這種經貿戰爭當中,誰要是掌握了核心技術和資源,就等于是擁有了攻擊其他國家的“經濟核彈”。
        
         第二個教訓是,在日本對韓國采取經貿攻擊行動之后,韓國曾經指望美國老大能夠出面主持公道,結果在韓國需要美國當警察的時候,美國卻當起了縮頭烏龜,于是,韓國政府只能跑到世貿組織去申訴,希望世貿組織能夠主持公道,制止日本發起的貿易戰,恢復對韓國原材料的出口。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對作為無牙老虎的世貿組織,韓方也不可能抱有太高期望。這也就意味著,不僅當前的全球安全秩序,就連全球的經濟秩序,也處于了“經濟強權即真理”的野蠻狀態。
        
         ……
        
         日韓貿易戰背后:一場決定國運的生死之戰!
        
         韓國:追求民族獨立的左翼,和依附美日勢力的右翼之爭【視頻】
        
         導致韓國歷屆總統下場不好,關鍵原因就是政治斗爭
        
         日本壟斷半導體材料真相:我們眼中的優等生,日本心中永遠的痛
        
         日韓貿易戰背后,對韓國的金融戰爭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2019/8/6 17:06:23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 查看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登錄:3831
    2  
    日韓貿易戰背后:一場決定國運的生死之戰
         
         日本的野望
        
         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首次發明了可以替代碩大電子管的晶體管,這是無線電歷史上的一個突破,和多數先進技術一樣,當時的晶體管主要應用在軍事領域。
        
         1953年,還在東京通信工作的盛田昭夫去美國出差了解到晶體管技術,并把它應用在收音機上。
         到1954年12月,日本因為朝鮮戰爭紅利開始進入神武景氣,這時候的日本已經能依靠投資和消費等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真正走上內循環的高速增長之路。
        
         神武景氣這個事兒以前其實我們說過,日本二戰時候被打廢了,國內老百姓窮的一逼啥也買不起,完全沒有消費能力,所以企業也沒法生產。后面因為朝鮮戰爭給美軍生產軍需物資,老百姓進工廠領工資賺錢消費,打通了日本的生產消費產業升級整個鏈條,讓日本經濟進入良性循環,這個事兒在《昭和男兒變成平成廢宅帶給我們的啟示和教訓》詳細寫過。
         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就是在神武景氣的基礎上崛起的。
        
         1955年,日本第一臺晶體管收音機誕生,盛田昭夫把公司商標改成“SONY”,一代消費電子宗師級企業就此誕生。
        
         小巧的晶體管收音機在日本風靡一時,新技術的應用讓索尼甚至整個日本電子行業成為世界消費電子企業的領頭羊和模仿對象,單單一款收音機,1959年就出口美國400萬臺,1965年甚至飆升到2400萬臺,為日本在科技領域賺到了第一桶金。
        
         1959年,美國德州儀器工程師基爾比發明了集成電路,讓半導體技術向小型化,智能化更進一步。
        
         因為美蘇當時正在冷戰,軍方才是半導體最大的買家,民用半導體并沒有引起重視。60年代美國軍方在半導體的需求超過供應量的50%,集成電路超過了70%。沒有人會想到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在民用消費電子領域的巨大潛力,日本大力出口的收音機當時也被看做低端貨。所以IBM在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的基礎上開發出計算機用內存芯片在這個背景下也并沒有引起重視。
        
         索尼收音機是日本在半導體行業的首次嘗試,在消費級半導體嘗到甜頭以后的日本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了對半導體技術的新一輪野望。在美國搞出集成電路兩年以后,日本也搞出了自己的集成電路和內存芯片,雖然技術比不上美國,但是憑借低廉的人力成本和高效的制造能力,日本在生產方面占盡了優勢,開始向全世界出口消費級半導體產品。
        
         70年代初,日美貿易順差已經很大了,消費電子產品在美日貿易中更是獨占鰲頭,比如生產計算器的卡西歐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80%。1972年,美國揮舞起反傾銷大旗制裁日本,手段之一就是停供IC,日企在美受到重大打擊,卡西歐的計算機份額直接掉到了27%。
        
         這手段是不是和現在制裁華為很類似?可能唯一的差異就是華為有備胎,沒被卡死。
        
         日本人當然也沒有坐以待斃,不賣給我就自己做唄。通產省以保護幼稚產業的名義制定了高額關稅壁壘和貿易保護策略。同時由國家牽頭,集中力量辦大事。通產省組織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東芝五家公司成立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劃。政府補貼,行業龍頭聯手,國內市場保護協同作戰。
        
         國家資本主義的力量是強大的。計劃實施四年,日本取得了上千件專利,很快縮小了和美國技術的差距,加上政府的優惠貸款和產業補貼,一座座現代化的半導體存儲芯片廠在日本拔地而起。
         到1980年,日本的芯片良品率已經遠超美國,價格便宜量又足,哪個客戶不愛呢?
         這一年日本攻下全世界30%的半導體內存市場,5年后,日本的份額超過50%。
        
         日本人甚至拍著胸脯對客戶保證說我們的存儲芯片保證質量25年。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扭轉乾坤
        
         當初牛逼哄哄的硅谷芯片公司節節敗退,市場份額直線下跌,財務數據難看的要死。
         1981年,AMD的凈利潤下降了70%,國家半導體虧損了1200萬美元,上一年還賺了5000多萬美元呢。第二年英特爾還被迫裁員了2000人。
         到了1985年,英特爾徹底繳械退出了DRAM存儲業務,這場存儲戰爭讓它虧掉了近2億美元,是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要不是IBM出手買了它12%的債券提供現金流,怕是當年英特爾就倒閉了。
        
         為抵御進攻,硅谷科技公司抱團成了美國半導體協會(SIA),不過其實并沒啥卵用,日本人成本技術優勢太明顯了。
        
         轉機發生在美國半導體協會(SIA)游說帶來的美國政府全面介入。
         SIA用一個神奇的邏輯說服了美國政府,半導體行業的衰落將會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SIA攜國防部出具了一個報告,闡明了高科技的壟斷地位是美國霸權的基礎,芯片產業是霸權皇冠上的明珠。
         美國超級武器系統建立在先進的芯片技術之上,有競爭力的生產規模又是決定芯片領先的關鍵,芯片的規模必須由商業市場支持。
        
         生產、消費、研發迭代、再生產是一個循環鏈條,所以美國必須保護芯片業的商業市場。
         美國本土半導體衰落會讓軍方不得不在超級武器上使用外國產品,萬一戰爭期間斷供,后果不堪設想。
        
         美國也有利益集團表示了對報告的反對,既然美國制造商已經沒有優勢,就該放棄這個產業,他們覺得既然日本芯片物美價廉,又是盟友,干嘛還要自己造,買就行了,這樣也有利于美國消費者。
         報告直擊要害的點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優先級。國家安全高于一切,軍方認為單純從經濟角度處理關鍵產業是一種沒有遠見的行為,假如美國任由英特爾倒閉,之后美國計算機和電子防衛系統會全面依賴日本,依賴別人的霸權還叫霸權么?
        
         國家安全問題上沒得選擇,思想統一以后,對日的全方位的打擊開始了。
         1986年初,日本被認定存儲器傾銷。9月,《日美半導體協議》簽署,日本被要求開放半導體市場,保證5年內外國公司獲得20%份額,接著就是美國對日本出口的芯片征收100%懲罰性關稅,同時否決了富士通收購仙童半導體。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韓國的補刀
        
         日本半導體芯片產業份額就此滑落,從1986年的40%,一路跌跌不休到2011年的15%。其中,DRAM存儲芯片受打擊最大,從高點的80%全球份額一路下滑到10%,回吐了70%。
        
         不過被日本打敗的美國芯片制造商并沒有因為《美日半導體協議》重開DRAM,像英特爾就另辟蹊徑,投身CPU和邏輯電路。
         客觀的說,最終打垮日本半導體產業的不是美國,而是韓國。
         看上面的圖表就知道,1986年之后,美國人市場份額穩定在20%,并沒有任何起伏,韓國則是直線上升。
        
         日本人失去的份額,基本上被韓國人拿去了。
        
         上世紀90年代,三星同樣面臨美國發起的反傾銷訴訟,創始人李健熙深知所有的貿易摩擦都是政治經濟學,巧妙的利用美國人打壓日本半導體的機會,派出了強大的公關團隊游說克林頓政府:“如果三星獲得懲罰性關稅,日本企業的優勢會更加明顯,競爭者減少會對美國企業更加不利。”
         游說成功了,后面美國人向三星收取了0.74%的反傾銷稅,日本則最高被收取了100%。
        
         個人電腦市場出現了井噴也給韓國人帶來了新機遇。
        
         這一年個人電腦商戴爾沖進世界五百強,在個人電腦應用上,廠商不需要日式半導體的25年保質保量,只需要低價、快速迭代的芯片。
        
         三星強大的游說團隊又一次說服了美國人,三星的DRAM“雙向數據通選方案”獲得美國半導體標準化委員會認可,成為與微處理器匹配的內存,日本則被排除在外。順利搭上了微處理器推動個人電腦時代快車的三星,吃掉了日本企業的市場份額。英特爾也因為在微處理器上的巨大優勢重新成為半導體行業冠軍。
        
         如果沒有三星補刀,其實日本半導體產業受的只是皮外傷,畢竟硅谷超過七成企業退出了半導體行業,市場份額依然在日本人手里,重塑輝煌只是時間問題。是韓國人的補刀讓日本整個半導體產業從此一蹶不振,這個仇日本人一直沒有忘記。
        
         總有人詭辯說半導體是日本到韓國的轉移,其實根本不是。轉移是把生產線高成本地區移到低成本地區,日韓之間不存在這個過程。三星加入爭奪戰以后,美國人聯手韓國,直接重塑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日本直接被替代了,從產業鏈里拿掉了日本的位置,丟失的份額也都進了韓國嘴里。
         雖然日本的半導體產業衰落了,但當年配套發展起來的半導體材料產業依然牛逼,在全球范圍內長期保持著絕對優勢。
        
         19種生產半導體的必須材料里,日本企業在硅晶圓、光罩、光刻膠、藥業、靶材料、保護涂膜、引線架、 陶瓷板、塑料板、TAB、COF、焊線、封裝材料等 14種重要材料占有50%及以上的份額。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日本的復仇
        
         6月28日,G20大阪峰會期間,安倍晉三與文在寅握手8秒后各自離開,被媒體戲稱為“八秒交情”,倆人不對付可以說已經寫在臉上了。
        
         G20結束第二天,7月1日,日本宣布了對韓國的“貿易制裁”:7月4日起,限制向韓國出口“氟聚酰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3種半導體材料。
        
         氟聚酰亞胺是OLED面板制造的核心材料,光刻膠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氟化氫是重要的清洗氣體,斷供意味著相關工序停擺。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根據韓國貿易協會數據,今年日本斷供韓國的材料只有1.41億美元,其中72%是光刻膠,這和韓國2018年出口的392億美元的半導體相比微不足道,但是沒這些材料就是啥都生產不出來。
         損失這點生意對日本企業在可接受范圍內,韓國卻根本受不了,日本一棍子打在了韓國的七寸上。
         有人說日本對韓國的突襲是個意外。首先說一個常識,在這個世界上,國家行為沒有意外,也沒有意氣用事,都是深思熟慮的產物。
        
         在之前的中美貿易爭端中,中國凝聚了共識,制造業空心化不可取,全工業鏈制造能力只能加強不會轉移。這就意味著誰能匹配這個工業鏈,誰就能在未來發展中搶得先機,占據最大的利潤。
         而這個工業鏈里,隨著5G時代的到來,芯片變成了重中之重,在亞洲最有能力占領這個市場的除了日本,就是韓國。
        
         這玩意中國不是研發不出來,只是需要時間,誰占領中國研發出來之前的空檔期,就意味著誰會獲得最大利潤。
        
         市場就這么大,干掉對手,意味著能吃進更多的利潤。
         從2017年四季度開始,韓國的經濟就出現了問題,還因為薩德和自己最大的買家交惡,面臨被拋棄的危險。
        
         今年因為中美貿易爭端,韓國經濟出現了更大的問題。一季度增長只有1.8%,出口按年下跌9.4%。半導體是韓國的核心行業,對韓國經濟生死攸關,占據了出口中的21%,GDP比重的6.7%。按照韓國統計數據,2018年韓國的經濟增長率是2.7%,如果扣除半導體,增長僅為1.4%,也就是半導體占據了韓國經濟增長的接近一半。
         這是韓國最孱弱的時刻,也是日本出手的最好時機,所以我們才看到日本對韓國的突襲,這不是突發奇想,而是等待已久。
        
         日本的制裁是下了死手的,勢必要奪回被韓國人占領的半導體產業,這個價值4779億美金的產業。
         1980S,美日貿易戰,三星在美國扶植下打垮了日本芯片產業。
        
         現在日本的復仇來了,本子抱緊西邊的大腿,準備摧毀韓國的芯片產業。
         如果沒猜錯,下一個日本要制裁的韓國產業是汽車,這是韓國經濟的另一條腿。打斷半導體和汽車兩條腿,韓國經濟就會大滑坡,永無翻身之日。現在留給韓國掙扎的時間只剩這個夏天,而日本絕不會給韓國翻盤的機會。
        
         有人說美國為啥不干涉?自己東亞最重要的倆小弟打架,大哥居然不說話?
        
         美國不是不想干預,是沒辦法抽出身來干預。這邊和中國貿易談判如火如荼還搞不定,那邊還要忙2020年的競選,在韓國利益最大的是華爾街金融資本,可川大爺主要票倉是紅脖子,打心底不待見華爾街,哪會分出手來搞這個。
        
         為啥說韓國利益最大的是華爾街呢?98年金融危機以后,在IMF苛刻條件下,韓國公司開始被低價外資吞并,現在三星背后的勢力是華爾街的美國資本。這個我們在《97年的那場大鱷狙擊戰》提到過。
        
         華爾街資本在韓國勢力有多大看看韓國財閥的股比就知道。三星55%的普通股,81%的優先股都在國外資本手上,這里面大部分是華爾街的美資。優先股不參與公司經營,但享受利潤優先分配的穩定分紅,不管它經營的再好,利潤再豐厚,其中的大頭最終都會流向美國華爾街,而不是韓國。
         而且日本人也看出來了,天下無敵的美國居然連一個華為都收拾不了,川建國沒把華為干掉,想吃其他國家的大鍋飯也沒吃下去,擺明了實力下滑,沒辦法像以前一樣一言九鼎。小弟們思路能不活泛嘛,趁著中美貿易沖突無暇干預,打個時間差突襲韓國,搞掉一個競爭對手,順便給我們納個投名狀。
        
         小日本馬屁拍的還是不錯的,沒有意外的話,應該很快會看到2016年之前那批流著口水出現在歐洲工廠的黃皮膚買家出現在日本各地,開啟他們的買手生涯。
        
         以前去韓國的旅游大軍也會向日本持續輸出。
         韓國注定會成為中美交鋒的最大犧牲品,也會成為日韓交鋒被犧牲的一方。
        
         小國的命運從來都掌握在大國手里。
        
         從選擇薩德開始,韓國的命運就早已注定,中美交鋒不過是給日本突襲提供了一個契機。
         一旦挺不過這個夏天,韓國經濟就會徹底崩潰,而復仇成功的日本又會伴隨著中國不斷突破的制造業再次迎來它的高光時刻。
        
        
         作者:小聲比比的飯爺
    2019/8/6 18:52:55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登錄:3831
    3  
    韓國首爾大學教授:我們曾嘲笑中國山寨,如今韓國科技被中國全面超過!
         韓國科技全面潰敗!韓媒悲鳴:半導體之后,韓國還剩什么能對抗中國?
         最近多個韓國媒體和智庫紛紛發布文章,表示韓國科技已經被中國全面超過……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作為僅不到中國1/20人口的韓國,被中國超越是理所當然,韓國回歸他們歷史位置才是天道。
        
         首先,韓國科技發達神話已經破滅,他們不得不承認從技術自信到全面落后了。
         韓國《每日經濟》的報道撕開了韓國社會的最后一塊遮羞布——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科技等被視為"未來核心"的領域,韓國已從曾經的追趕者變為被中國碾壓的落后者。甚至連韓國引以為傲的半導體和充電電池產業,也被中國以產業規劃+市場規模+資本投入的"組合拳"逼至墻角。
        
         韓國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更具沖擊力,在評估的12個主要產業中,韓國僅剩船舶、顯示器、家電3個領域保持競爭力;而在汽車、鋼鐵、化工等傳統強項上,中國已實現全方位反超。至于無人機、機器人、AI,韓國專家直言差距至少十年。首爾大學教授金相勛感嘆:“我們曾嘲笑中國山寨,如今他們的專利數量是我們的4倍,研發投入是我們的3倍,這已不是同一個維度的競爭。”
        
         其次,根源在于韓國愚蠢的脫鉤中國戰略,這是韓國自斷生路的致命錯誤。
         尹錫悅大棒子上臺后,韓國近年將“親美反中”上升為國家戰略,卻在經濟領域遭遇慘烈反噬。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市場,更是全球技術迭代的超級試驗場,沒有一個大型市場像中國如此喜歡嘗新。從新能源汽車到5G應用,中國市場的規模效應讓技術迅速成熟并反向輸出全球。韓國卻因政治站隊主動切割這一生態鏈,導致本土企業陷入技術孤島。
        
         諷刺的是,韓國曾擔憂所謂融入中國經濟會被吞噬,但現實卻是中國北上廣深等經濟高地雖成本高昂,卻憑借產業鏈集群效應持續吸引全球資源。北上廣深雖然在中國大市場里面,卻不會被其他城市搶走資源,反而不斷壯大。
         反觀韓國,其半導體出口40%依賴中國市場,現代汽車在華銷量卻因創新不足追不上中國汽車產業和中國老百姓厭惡尹錫悅等因素暴跌80%以上,現在份額不到1%;同樣的,三星手機份額從20%跌至不足1%。首爾經濟研究所警告:“若失去中國,韓國半導體和汽車產業將失去技術升級的資金來源,淪為代工廠。”
        
         再次、韓國國運的生死賭局開啟,韓國可能在開始重返發展中國家倒計時了。
         半導體和汽車是韓國經濟的“雙引擎”,貢獻了35%的出口額和20%的就業崗位。但中國正在這兩大領域發起總攻。
        
         半導體方面,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打破韓國存儲芯片壟斷,而中國代工企業份額已經超過韓國。
         新能源汽,中國占全球60%多,寧德時代電池等中國動力電池全球市占率67%,而韓國三大電池廠合計不足25%。
        
         韓國開發研究院(KDI)測算,若中國在2025年實現半導體自給率70%、新能源汽車市占率50%,今后韓國年出口額將萎縮1200億美元,人均GDP或跌回2萬美元以下,直接滑向發展中國家區間。更嚴峻的是,韓國財閥壟斷導致創新停滯,糟糕的出生率,社會陷入“未富先老”的惡性循環。
        
         總體上,韓國是自食其果。韓國的教訓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全球化時代,技術優勢的護城河遠比想象中脆弱。中國通過"產業戰略規劃+市場縱深+資本杠桿"的三位一體模式,正在系統性重構全球產業格局。而韓國既低估了中國崛起的決心,又高估了美國庇護的價值,最終在技術冷戰中被雙向擠壓。
        
         韓國《東亞日報》所言:“當韓國沉迷于發達國家的傲慢時,中國已用舉國之力跑完了我們三十年的路。現在的問題是:韓國還有時間回頭嗎?”……
        
         我感覺棒子這次估計翻不了身了!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巨額貿易順差、外貿數據增長喜人!這暗藏著中國經濟的最大悖論!
        
         李嘉誠又被罵,我又想起了胡鞍鋼……
        
         “騙子太多!監管部門根本查不過來”!這是營商環境最大的痛點!
        
         需要一些能力,才看得懂胡扯!
        
         怎么看清華教授錢穎一:人工智能將使中國教育優勢蕩然無存?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2025/3/27 10:48:25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2   分頁: [1]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清華大學高級研修班   清華總裁班 能源產業500強項目庫  能源產業總裁班  中央財經大學私募班  能源500強企業生態   核技術聯盟
      有新帖   沒新帖   總置頂   置頂   精華貼   熱貼   普通貼
    本站網絡實名:“顛峰培訓網”“顛峰人力資源網”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巔峰培訓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電話:(010)8243115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白浆都出来了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天天操| 99精品免费视品|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女人香蕉久久**毛片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巨大黑人极品VIDEOS精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无码精品第一页|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动漫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