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50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
登錄:3831 |
|
|
華生:一窩蜂式的保護支持民企~過猶不及 |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大力度措施扶持民營企業,中國知名經濟學家華生指出,出于政治正確而“一窩蜂”式保全民營企業將會過猶不及,甚至造成高杠桿民企的道德風險。華生12月8日在“復旦大學2018中國企業家高峰論壇”上呼吁,不給企業貼所有制標簽,而是通過加強產權保護、法治和權力制約,才是在營造好的營商環境。
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一直鼓勵民營經濟發展,但力度一直較小,很多賺錢的行業,均被政府壟斷,很多政策的扶持,也偏向于國企,民企的競爭力相較于國企處于相當劣勢的地位。當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經濟的增長速度放緩,我們發現國企的效率低下,民企對經濟的增長大有可為,故從中央到地方均出臺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但出于政治正確而“一窩蜂”保全民營企業將會過猶不及,由于民企發展參差不齊,扶持過猛或將造成高杠桿民企的道德風險。
民企要想長足發展需要公平的競爭環境。目前,由于政治上的正確性,中央要求各地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若是地方干部一味的追求落實中央的大政方針,而不顧實際情況,那將適得其反。民企的發展,我們更多的是要從制度上進行創新,從產權上進行保護,用法治保障其合法權益,讓其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中遵從市場原則,享受和國企一樣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全力營造公平的競爭的營商環境,讓其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民企扶持要因地制宜。各地在扶持民營經濟的時候要調研并掌握企業的實際情況,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全力做到去杠桿,去產能,全面扶持新興產能、綠色產能,對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當今發展趨勢的夕陽產業,要進行堅決淘汰,并盡量幫助其轉型發展,讓民營經濟穩增長,讓民營企業長足發展,來擺脫中國經濟發展的困難局面。
在華生看來,官方并不需要對民企進行特殊扶持,而是應該創造“一個競爭中性、不貼政治和所有制標簽”的營商環境。
華生認為,一個好的營商環境要確保產權得到尊重和法律保護,也離不開經濟領域的法治,也就是依照明確可依、一視同仁的規則管理市場,在改變規則時按照程序,讓人們能建立合理預期。
他強調,法治最后一道安全門是權力制約,權力有沒有關進籠子也是法治與否的試金石。“沒有權力制約的法規,頒布再多也不會是法治,而是人治。”
華生也認為,權力制約的意義“不僅僅在營商環境,因為營商環境不能孤立地存在,是整個經濟環境、司法環境、社會環境和政治環境的產物”。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國內面對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受到下行壓力、金融市場低迷不振;外部又面對與美國發生貿易爭端,中國高技術發展和科技企業也受到前所未有挑戰。昨天出席論壇的多名學者都用“冷”字形容今年中國經濟的大氛圍,他們也認為,2018對中國來說是非常不平常的一年,而2019很可能決定中國今后五到十年的走向。
盡管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大勢不可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在發言時也提出,明年是決定中國未來的關鍵之年。他說,40年前小崗村的農民為了改革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但今天好像沒有人這么去想了,也沒有這樣的膽量,事后也沒有人去批準,這將成為2019年的困擾,改革開放能不能再上征程,2019年絕對是關鍵。”

對于民政部清理“山寨協會”的看法!
好事!不過換個角度看:
如今亂象叢生,就像是《西游記》里的妖怪,各占山頭,大多數其實都有點背景~要么是天上神仙的坐騎或童子,要么是手里有大仙的神器……
社會組織尤其是商業協會、產業聯盟,本來就是純民間組織,由過去的商邦、商會等演變來,都是由龍頭老大們來領導……哪有什么民政部的事?……后來,黨領導一切了,甚至民辦企業都不讓搞、做點小生意屬于投機倒把、挖社會主義墻角…想做生意必須掛靠…
再后來,又開始鼓勵下海,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于是各種山寨開始泛濫,包括社會組織。全國可能有幾萬,民政部那幾個人根本管不過來。
還有很多合法登記的非營利組織,實際上都在干著買賣~生意紅火~盆滿缽滿。依我看,簡政放權~小政府大社會~協會跟政府脫鉤~是大趨勢,設立協會前置門檻要盡量減少。
為什么要搞山寨協會?還是想拉虎皮扯大旗,要是不準經營虎皮了~或者隨便誰都可以經營虎皮了,也就沒人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