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表:723(41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跟不上看不懂,是傻逼越來越多?還是你越來越蠢? |
經常有人感嘆:這個世界越來越看不懂了~~
某網紅混個臉熟就融資上千萬,某自媒體刷個排名也被估值數億。不過這在中國已經不算新鮮了,早在幾年前,校門口賣煎餅果子的幾個年輕人說:“我們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年銷售超過1億的煎餅果子品牌,目標100億”!
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抄襲、低價、吹牛!抄襲者定價、低價者勝出、吹牛者燒錢。
其實,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這樣的:
一、抄襲者定價
中國經濟是從制造業起家的,而制造業就是以抄襲起家的。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而我們今天來談一個概念,叫:抄襲者定價。
什么叫抄襲者定價?看看小米的經歷就知道了。
自從小米在2011年推出小米手機,以極高的性價比凸顯市場,贏得了大家的追捧。小米瞬間成為中國制造業“明星公司”,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全球第六大的智能手機廠商,勢頭大大壓過了華為。
但小米在產品規劃方面被外界封為抄襲的“集大成者”,干一行抄一行。有人指責小米連鼠標墊都不放過,其金屬鼠標墊抄襲iQunix。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公開場合指責小米和美的偷了別人的專利,同時評價小米戰略入股美的是“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抄襲模式確實使中國制造駛上了一條快速軌道,并且曾經成為中國制造業、快消品企業、甚至互聯網行業追捧的對象。
最主要的是:中國手機市場被小米變成了性價比手機和非性價性價比手機兩種形態,并且小米擁有手機行業的定價權,這就叫抄襲者定價。
只要“抄襲者定價”局面不破,創新驅動很難落實。如果某企業花了大量成本研發的新產品每臺售價10萬元,其中3萬元是開發費用。市場上出現的抄襲、模仿產品,沒有開發費用,只賣6萬元,價格一沖擊,正品也只好賣6萬元,由此形成的‘抄襲者定價’帶來惡性循環,損耗的是創新的原始動力。
有人認為:“管他抄不抄襲侵不侵權,只要我能得實惠就成”。很多人會認 為抄襲者給我們送來了更加喜歡的產品,我們就去追捧他。水木然認為這種看法目光太短淺,中國制造業如果不能建立一套自我創新的系統,而去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去投機取巧,一味去集大家之所強,必然忘自己之所短。所有的成果都是暫時的,只能短期獲利,或者給國家撐一下GDP,打腫臉充胖子,中國制造業在世界上也很難有被尊敬的那一天。
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抄襲者定價、低價者勝出、吹牛者燒錢。
二、低價者勝出
用低價搶占市場,是中國企業做營銷搶占市場的一大法寶,全國各地再走訪一邊,你就會發現廉價低質形象沒有根本改變,價值提升速度低于成本提升速度。
如果問中國制造業“價格戰”的主戰場在哪里?肯定就是電子商務行業莫屬了,以淘寶、天貓、京東等等為代表的價格戰早已成為電子商務的常態,(后來是網絡約車,燒錢補貼形成市場壟斷后,慢慢回歸)嚴重阻礙了中國創新的進步!
中國電子商務第一次價格大戰爆發于2012年,那一年的京東價格戰,蘇寧、國美、天貓全部都加入其中。直到現在電商行業一觸即開戰的狀態一直在持續,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也已經數不勝數。其中電商每年一度的狂歡節——“雙11”,其本質也是一場價格戰:同一個平臺的商家與商家搞價格戰、平臺于平臺之間也在搞價格戰。
放眼四顧,如今的產品已經完全陷入到了一種無序發展、惡性競爭的局面。用免費拉人氣、用低價搶市場、用爆款搏利潤……
暮然回首,我沒發現有中國有任何產品上的的創新是被“價格戰”所推動的。企業做產品只注重成本,一沒附加值,二又不創新,制造能力怎么進步?
沒有利潤哪里來的服務?
對于這種層出不窮的價格戰,已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表示感到厭倦,如今其實大家追求的并不只是便宜,而是一種心動的感覺,中國現在一邊是消耗不了的產能,一邊是滿足不了的需求!我們必須在附加值上下文章,物美價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三、吹牛者燒錢
中國的錢都去了哪里?放眼四望,如今各行各業都缺錢,唯獨一個行業最有錢,那就是弄個新概念去資本市場融資,然后開始燒錢。
某網紅混個臉熟就可以融資上千萬,某自媒體刷上個排名也可以被估值數億。不過這種現在在中國已經不算新鮮了,大家還記得幾年前的那幾件事嗎?在校門口賣煎餅果子的幾個年輕人說:“我們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年銷售超過1億的煎餅果子品牌,目標100億”!某個在牛腩餐廳里薰著精油搞先鋒戲劇的專欄作家,估值竟然達到了4億元;某幾個寫代碼的屌絲弄了家肉夾饃店,因為開業第一天就賣掉2000個饃就準備開連鎖旗艦店,而且投資人給出了4000萬的估值。
其實這個名單還很長,他們的確來動了中國GDP的增值,然而問題是幾年之后的現在,這些浮華的“概念系列”都難覓蹤影了!
實體產業最需要錢,卻沒有人理會,都把大把的錢砸向虛無縹緲的概念!簡直太荒唐了!如今所謂的網紅、肉夾饃、牛腩、情趣用品、自媒體、社群等等,這就是時下中國最流行的概念。很多人也如法炮制一個概念,然后加緊炒作,就可以拿到融資,然后大把大把的燒錢,中國的錢都被被這些能吹牛逼的拿去敗家了!
這幫人以制造一鳴驚人、火爆傳播為宗旨和目的,把創業行業攪合的一團亂遭。最可怕的是:他們的成功正在被無數人效仿,這就是時下中國人的主流創業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