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264分 |
注冊:2016-1-29 |
發表:809(302主題貼) |
登錄:2076 |
|
|
你一定腦子進了水,才會來東北開公司!網文驚動高層 |
日前,網絡上熱傳的一份黑龍江省的官方文件,引起了網民的極大關注。
文件發給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說按照上級指示,轉發兩篇關于東北經濟的文章,要求各單位認真閱研,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該文件真偽無法考究。
如果是真的,其實是件好事,經濟轉型發展過程艱辛,面對不一樣的聲音,能做到認真辯證研究,而不是單純靠“堵”,是種可喜的轉變。
是哪兩篇文章這么牛,引起高層重視呢?東北的病根到底在哪里?
第一篇:《除非你腦子進了水,不然別來東北開公司!》
過去的2015年,東北經濟的低迷成了全國最沉重的一個笑話!
遼吉黑每個季度經濟統計全國均排名倒數。這里面固然有產業結構的原因、外部經濟環境的原因、思維觀念的原因和中央支持力度、方式的原因,但是人的因素,是一個回避不了的因素。
我們根本不用深入東北調研,光是報表上冷冰冰的數字就足夠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從宏觀層面來看,2015年,東三省的GDP增速在全國墊底,遼黑吉三省分別是全國倒數第一、第三和第四,更嚴重的是,壞消息并沒有轉好的跡象。
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遼寧省GDP出現負增長,這不僅是全國唯一,也堪稱遼寧本省的史無前例,繼續穩坐全國倒數第一的“老虎凳”。
你說,就像是平均工資一樣,光看GDP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不能代表東北經濟就真的不好,我怎么看見東北的冬天滿大街都是穿貂兒的人?
要我說,你別傻了,大家都是中國人,咱們的套路從來都是努力地用在面子上,如今連面子上最重要的數據,GDP都補不上了,真實的經濟現狀還不一定多慘淡呢,尤其是對于廣大的私營企業而言。
連被譽為東北之星的大連,2015年GDP增長只有可憐的3.8%。人民的錢袋子干癟了,地方政府也不好過,畢竟,政府并不創造財富,東三省數以百萬的公務員都需要納稅人來養活。
我最關心的東北消息,就是經濟長期衰退。東北經濟衰退由來已久,中央早就專門成立了高規格的振興東北機構,從方方面面給以支持,但是振興東北經濟任務依然艱巨。顯然,東北的經濟問題,非朝夕之故,也非單一之因。由于長期關注東北經濟問題,遇到有關人士,總是問一個為什么。筆者僅想從自己的經歷與思考略談己見,掛一漏萬。但愚者千慮,或有一得。
有次在上海為企業家班講課,結束后趕往虹橋機場。有位女企業家的公司就在附近,于是順路送我到機場。由于堵車,一路閑談。她一開口,我就聽出是東北人,兩人用東北話聊天,更顯親切。她說自己的公司原來在東北S市,后來與上海有些業務往來,久而久之,發現上海政府辦事規范,只要是規定的,不用找關系,更不用送禮,就可以辦理。
幾年前,她下定決心,把公司從東北S市遷到上海。過一段時間,她哥哥和妹妹也各有公司,到上海實地考察一番,也把自己的公司遷到上海。哥哥妹妹又各自影響了一些親戚,陸續都把自己公司遷到上海。難怪,我說班上都是江、浙、滬企業家,怎么那么多說東北話的。
認識一位深圳企業家,一個大酒店老板。他也是東北S市人,從一所師范學校畢業不久就到廣州、深圳打拼,一直在跨國星級酒店工作。他早就做到高管,已有不薄的家產,一直關心家鄉,幾年前就在家鄉S市投資,盤下一家酒店,想用自己十幾年在廣州、深圳跨國星級酒店學的那一套管理方法這家酒店,也想作個示范,把現代管理經驗、方法在家鄉一點點推廣開來。
酒店業經常與政府的最基層打交道,城管、消防、派出所、辦事處、衛生檢驗防疫……政府水平高低、辦事效率、廉政情況,體現最充分。他說得細致生動,此處不贅?傊,方方面面,這位老兄不勝其擾,勉強堅持一年,非常失望,毅然決然把酒店低價轉讓,重回深圳;氐缴钲谒I下一家酒店,自己當老板。
他說與S市相比,深圳的管理水平不知高到哪里去了,非常省心。必要的“打點”,也基本是“明碼標價”,辦什么事給多少錢,心里有數。
類似的東北企業家,遇到了好些位,各有曲折故事,無法也不必一一細說,但都是離開東北,來到北上廣深。每次聽到他們的經歷,不禁感嘆,明明東北比北上廣深更需要資本和民營企業家,然而他們卻帶著資本紛紛出走!
春節期間參加一個大趴,各行各業都有,鄰座是位投資界大佬,我還是忍不住問起“東北問題”,提出應到東北投資。
他笑答:你不是這行的,不知道投資界有個說法,投資不過山海關。投過去,收不回來。
細細想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才總是尋找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資本總是流向最適宜自己增值的地方。人才和資本的流動實際就是使用人才、資本的環境和體制間的競爭,如果體制不合,人才和資本就會“用腳投票”,用“退出”來表示對體制缺陷的不滿。
在東北,民營經濟想發展起來,難于登天。
不僅國有經濟成分龐大,而且政府抓權的程度讓人無法想象。還是東北某省會城市,該市44個委辦局居然有43個有行政處罰權,可見各個政府部門抓權的心思有多重。
抓權的目的是什么?還是為了最后抓錢。
在東北地區,官員腐敗問題有多嚴重,看看落馬官員就知道了。
近幾年,東北地區大量的公共城市建設,背后關于腐敗的傳聞一直層出不窮,從城市大量鋪路和路基工程中標單位,再到交通系統,再到綠化和各類市政工程系統,還有各類拆遷改造和土地出讓、消防檢查等一直是腐敗的高發領域,現在看,公檢法系統的腐敗也層出不窮。
東北三省,每個省市官員性格不同,但是在南方商人眼里“好擺官威,水平差,貪婪,懶政惰政”倒是很多人的評價。
個別地方官員“忽悠”商人的本領讓南方的一些商人嘆為觀止。
已被調查的王珉書記說的“關門打狗”在東北許多招商引資中,是常見現象,政府用各種優惠政策土地稅收政策吸引各企業投資,等企業資金到位已經開始工程建設后,原來許諾的承諾就不見了,政府不僅百般拖延推諉,更有甚者利用企業騎虎難下的境地借機吃拿卡要,讓企業家苦不堪言,最后不得不傷心離去。
還有一些稅務等實權部門負責人,利用手中權力和企業的一些問題大作文章,變相敲詐企業逼企業給這些領導親屬朋友輸送利益,承攬工程;蛘甙才抛优蜆I等。
筆者的朋友在某企業,因為一些票據不合規,被當地稅務部門調查,調查了很多天,最后在酒桌上官員說了實話——能不能解決其親屬家孩子進入某壟斷國企。對方心領神會,馬上安排,稅務稽查立馬過關。另一家企業,消防整改存在問題,遲遲拿不到批文,消防部門負責人暗示,能不能安排一個其單位要轉業的人員,人員安排,消防合格。
以上這些,還不算依附于各大國有企業的各種民營企業,這些企業依附于各大國有企業,通過聯合圍標、串標等方式,輪流中標。為了獲取訂單,每年都要向這些國企實權部門和質監部門行賄,一個小小的質量檢驗員通過受賄,可以拿到他兩年的工資。
還有一些油田等國企,更是喪心病狂,嶄新的前幾年采購的未開封設備,就毀壞報廢,再到民營企業采購,從中獲取高額回扣。至于更夸張的,可以見周永康的石油帝國在東北的操作思路。
可見,東北商業環境之惡劣,已經到何種境地,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可能孕育出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企業嗎?在這樣的商業環境下,還一頭扎進來的,不是腦子進水了是什么?
在東北,無論是經商,就業,辦事,升學,工作,幾乎都離不開“托關系“。
如果說北上廣深的崛起是商業的勝利,至少里面體現著部分憑真才實學的成分。到了東北,到處都是潛規則盛行,辦事要托關系,上學要托關系,辦婚宴要托關系,晉升要托關系,住院要托關系,幾乎生老病死都要托關系。
托關系的結果是什么,就是托關系是使用不正常的手段,為自己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這是商業社會公平發展的大忌,但是恰恰在東北就是盛行這一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東北各個領域都出現了“逆淘汰”的現象。
“我再也懶得回去和那幫狗逼打交道了”。
“一年前,一個東北朋友從北京辭職回到遼寧創業,一年過去了,他如今又回到北京。
在我鍥而不舍的追問下,我才明白。
他口中的“狗逼”并不是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個泛指,泛指一切吹牛逼不干活,光喝酒不辦事,泛指一切不作為的官僚主義作風,泛指一切低效率沒誠信的合作方。
他和我說,他的噩夢從注冊公司的那一天就開始了。他沒想到只是注冊一個公司,為什么在東北就那么難?
別人勸他:還是找找認識人吧!當初他是不聽的,如今他和我說:“在那個地界,你甭管干啥,都得找人,不找人根本辦不成事兒”。
十多年前,在國家剛剛提出宏偉的“振興東北”計劃的時候,有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一個游子對東北的反思:振興東北先震東北人》,這篇文章讓很多東北人心里不舒服,在文章下面破口大罵。然而文章的的確確是一個東北人寫的,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文章中這名東北人將自己的父老鄉親著實損的夠嗆,在他的筆下:東北人好面子,愛攀比,喜歡拉關系,不講誠信,不守規則,懶惰吹牛,東北實在是一個沒有熟人就辦不成事兒的一個地盤。
我不想給任何一個群體按上一個標簽。坦白講,我不相信東北人全都有上面那些臭毛病。但從另一個層面而言,東北人浮于事的情況的確比其他地區嚴重。
無論是上學、就醫、就業還是辦企業,大家想的不是怎么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下意識的反應都是“找人”,有關系就有一切,沒關系就寸步難行。這不是我信口胡謅,也不是我聽了幾個朋友的抱怨就在這里以偏概全,我們依然拿數據說話:
根據社科院的數據統計,在東北開辦企業所需要的程序是全國最繁瑣和漫長的,拿登記物權的流程來講,上海只需要4個步驟即可,而東北步驟最少的城市是沈陽,需要多少步呢?12個步驟,也就是說東北最快的城市也比上海慢了整整3倍!在東北你打一個商業糾紛的官司,平均需要363天,差兩天剛好一年哦親!
辦事效率和行政效率如此之低,國企當然習慣了,但效率是民企的生命,有那個企業受得了一個破證件要翻來覆去的辦一個月乃至更久呢?
東北惡劣的營商環境還表現在中小微企業獲得資本扶持的難度:
根據《中國股權投資市場2015全年回顧與展望》,在天使投資市場已披露的投資案例中,東北地區共獲得4起投資,投資金額加起來僅為700萬人民幣。這點錢還不如北京隨便一個賣肉夾饃或煎餅果子的創業團隊獲得的A輪融資多,從這個層面而言,東北已然被“天使”拋棄。
這事兒其實非常嚴重,我個人覺得比東北暫時性的GDP下滑還嚴重,因為天使投資對東北的“愛答不理”,顯示了在資本層面對東北的未來沒有信心,而對于經濟而言,信心往往比黃金還重要!這是資本層對東北信心的寒冬,也就是資本已經認定東北不是一個做生意的好地方了。
造成行政效率慢,營商環境差以及全民愛拉關系的思維方式,其實通通屬于計劃經濟和國企思維下的遺毒。東北人在計劃經濟和國企思維的籠罩下,生活的過久了。國企、央企等公有制經濟沿用的是典型的用官僚等級制度,這種制度一旦占據主導地位,就會令民眾產生崇拜權利且懶惰的德行,而且瞧不起個體戶等私營經濟體,總覺得那“不是正經工作”。
不是東北人愛拉關系好高騖遠,而是在東北的地界往往沒人你就真的辦不成事兒;
不是東北人假義氣不講誠信,而是計劃經濟造就的官僚化體制只認權利不鳥產權和契約精神,你產品質量再牛逼,沒人的話還是進不了國企采購的名單;
不是東北人懶惰,而是都在國企中,大家干多干少都一樣,畢竟勞動模范獎章又不能當飯吃;
不是東北人不熱愛自己的家鄉,而是家鄉除了國企和公務員,實在沒什么工作崗位,在東北,進不了國企簡直就等同于失業,專家天天呼吁那些家里沒關系沒后門的大學畢業生留在東北,你讓他們留在東北干什么?都去創業?去做直播嗎?(難怪映客上全是東北味兒...)
所以,從曾經的亞洲中心到如今的全國倒數,你現在知道,是誰造就了東北經濟如此不堪的局面了嗎?
現在你可以相信我所說的:
除非你腦子進了水,不然別來東北開公司!其中的道理你懂的!
當過官和沒當過官的經濟學家 區別在哪?
寧高寧在清華演講談國企、談改革
為什么許多著名企業都推崇狼性文化,中國人又為何以狼為師?
北京的飯局和騙局“裝家界”的那些故事和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