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142分 |
注冊:2016-1-29 |
發貼:778(293主題貼) |
登錄:1947 |
|
|
分析:特朗普對中國船收停靠費?美國的制造業已經回不去了! |
媒體報道:為重振美國造船業,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起草行政令,計劃對所有停靠美國港口的在中國建造或有懸掛中國國旗船舶的船隊收取停靠費用,并將敦促盟友采取類似措施,否則將發起制裁。
特朗普對中國船收停靠費?以下做十點分析:

1、美國已經基本沒有造船業了,國際份額不如中國的零頭的零頭(中國55%,美國0.1%)。中國想“同等反擊”不可能,因為它沒有造船業!
美國本土造船業振興困難。美國造船業長期空心化,2023年僅占全球市場份額的0.1%,且依賴軍事訂單。美國的造船成本大約是中國的6倍,即使通過收費政策迫使航運公司不與中國船廠合作,也不可能轉向美國造船廠,美國既無足夠產能,也缺乏技術和成本優勢,難以與中國競爭。美國要想復興船舶制造業十分困難!
美國試圖通過政策,來轉移矛盾,但忽略了中國造船業崛起其實主要沖擊的是日韓市場。
2、美國有波音飛機、蘋果手機、福特汽車……但,美國制造業與中國造船不同,中國造船基本是全產業鏈國產,而美國這些大件工業產品基本都是全球分包。如果我們跟進:制裁波音飛機、蘋果手機、福特汽車,會讓美國工業立刻失去最大市場,但同時,也讓中國本土的很多合資企業受損、產業鏈也會陣痛。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互相傷害吧,看看誰能撐到最后。其實,更明智(殺豬)的做法是中美合作,絞殺日韓汽車工業!中美都是大市場,內循環就能基本維持,而日韓汽車工業主要依賴出口,且日韓汽車沖擊美國市場更嚴重。
3、這個針對中國的“巨額停靠費”能不能真收?不好說,但是問題在于,特朗普通過放這個風,來制造不確定性,讓相關利益方產生恐慌心理,進而損害中國的利益。今后國際買家采購船舶,就會附加中國風險因素,肯定有船東考慮放棄中國船廠的造船訂單。
4、這個措施目前看,不是針對中國航運公司,而是“中國造船公司”,但是全世界的大型航運公司都有中國造的船舶。如果逼迫航運公司根據這個來調整船舶的采購,用非中國制造船舶跑美線,中國制造船舶跑其他航線,那會導致航運業迎來大變局,到時候航運費用的波動就不敢想象了,比如口罩期間,航運費用可是上過天的。
5、這不僅僅是要求美國港口,特朗普還要求全世界盟友跟進,不參與的一律制裁。美國官員揚言要讓中國造船業倒退十年。這就太瘋狂了!美國盟友會站隊嗎?哪幾個會堅定站隊?怕美國制裁就不怕中國制裁?如果這樣搞站隊,它帶來的沖擊將比征收關稅還要劇烈。這就是赤裸裸的貿易戰,我想起了“閉關鎖國,落后挨打”……
6、目前全球造船業國家排名,以載重噸計:中國第一、韓國日本排二三,且中國造船業規模已超過韓國和日本總和。中國不僅在造船業遙遙領先,遠洋商業船舶數量、船隊總價值,也保持領先地位,最近超越希臘和日本,成為全球第一。
7、懂王應該也是看到中國制造業的強大、而美國制造業已經回不去了,才會制定對中國造的船只收停靠費的措施,這相當于對中國船使用收稅(所得稅,綁定,白嫖)這是懂王的套路,無中生有制造議題,漫天要價,然后在談判中撈取更多好處。他這套對付狗腿們屢試不爽,碰上東大這種體量的玩家未必能討到多大的便宜。
政策如果實施,美國進出口貿易都將受重創!
美國出口的煤炭、農產品、能源,會因運輸成本激增陷入危機。而進口產品價格增長,推高美國國內通脹。
中國若國際商船訂單減少,中國可能將“過剩”產能用于擴大海軍艦艇生產,會極大加速海軍裝備體系和規模……(莫非,川建國同志又接到組織新的使命任務了?)
8、懂王的邏輯或許是:與其在搏擊臺面上慢慢被打敗(市場化競爭),不如先下黑手,制造恐慌,讓比賽不能正常進行,架空了裁判(WTO),并慫恿觀眾起哄(盟友),逼迫對方談判:規則要重新改、出場費和獎金要重新分配、廣告費和電視轉播費要分賬……
中國有體魄有武德,美國有裁判有觀眾,比賽怎么打?
那比賽還打不打?這不重要!比賽并不重要、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益怎么分!
9、懂王這個邏輯也應對俄烏停戰談判,眼看鵝控制了局面、占據了優勢,烏方根本不可能贏了,趕緊喊停,高舉和平大旗,希望談一個對自己利益最好的結果。
對于烏克蘭而言,假如主動承認這場沖突中失敗,其實對烏而言反而是最好的,不但可以直接停戰、保住更多礦產能源耕地等資源不用送予外人,也可以獲得談判主動權和議價權,俄出于本國道義和國際觀瞻,不但不會獅子大開口吞下烏克蘭的資源,還一定會出錢出力補貼烏的重建,并修復關系,實現真正長久和平。但如果讓懂王來制定停戰談判和利益分配,烏只能再次大出血,或許幾代人的利益都受損。
10、美國(特朗普政府)制造的各種商業風險、和營造的商業恐怖主義,將由全世界來承擔,打擊的不僅是中國船廠,而且世界各地的船東公司、海運公司、以及國際貿易商,都將因為美國政策而帶來重重麻煩和付出高昂成本。這實際上是在“脫鉤、切割”,如果繼續這樣搞下去,必將帶來諸多麻煩。但是,如果沒有其他國家響應跟隨特朗普政策,那么這個收停靠費的“黑招”就不會得逞!

【頂層設計:要認清中國產業政策的目標】
如果產業政策,是以擴大內需和保世界工廠地位為目標的話,這本身是不存在矛盾的。制造業是以市場需求作為其可持續性的,制造業以滿足需求、擴大內需為訴求,那么,勞動力成本的增長反而是助力,而不是削弱。
如果產業政策,是以掙美元或歐元為訴求,壓低本國工資,上半場大力發展制造業天下無敵;下半場推貨幣國際化,自然而然就會讓特殊利益集團綁架走向吃老本\吃別人的市場紅利,看著印錢就能占便宜,慢慢耗掉了自己的老本。
太玄幻:中歐班列開行十年,只夠美國債十天利息!
中美博弈的根本,是實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的較量!
【面向2049的深化改革】:成立新央企“中國臨時工集團”!
《全球黃金儲備國家排行,中國第六!黃金價格會漲到2000元一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