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38分 |
注冊:2006-8-14 |
發貼:2213(1217主題貼) |
登錄:3818 |
|
|
中美之間一場“鋼”與“氣”的較量! |

戰爭中,“鋼”與“氣”是構成軍隊戰斗力的兩大因素。
“鋼”指物質力量、武器裝備,
“氣”指人的戰斗意志、斗爭精神。
一場戰爭,既是“鋼”代表的物質力量較量,又是“氣”代表的精神力量較量。氣為兵神,勇為軍魂。一支軍隊無論武器裝備多么先進,都不能代替人的戰斗意志和斗爭精神所激發的強大力量。
抗美援朝戰爭,就是中美之間一場“鋼”與“氣”的較量。兩國硬實力上差距巨大。
1950年,美國鋼產量8700余萬噸,中國粗鋼產量只有61萬噸,不到美國的百分之一。武器裝備上,兩軍更是天壤之別。美軍一個軍有坦克430輛。最初入朝的6個軍志愿軍,一輛坦克沒有,某主力軍90%的戰斗員用的是日軍1905年設計的三八式步槍……
在這場物質與精神的對壘中,“鋼少氣多”的志愿軍憑著頑強斗志和英雄氣概,守住了一個個“精神高地”,打敗了“鋼多氣少”的美軍,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跡。
“氣”的凝結便是精神。志愿軍始終發揚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英雄的志愿軍將士身上呈現出的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和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更彰顯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屹立不倒的精神稟賦。
抗美援朝說明了一個道理:在戰爭中,軍事技術、武器裝備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萎靡、戰斗意識薄弱。只有創造性運用基于一定物質基礎之上的有效方法,最大限度發揮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和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最終贏得勝利。
當然,這決不是說“鋼”不重要。美軍的飛機坦克等先進裝備,讓志愿軍付出了巨大犧牲。
而今,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是最大的工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形成以高新技術裝備為骨干的武器裝備體系。
我們“鋼”更多了,“氣”也要更足。在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中,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所代表的人民軍隊那股克敵制勝的精氣神不能丟。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兩年多前視察中部戰區陸軍某師時所強調的:“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鋼多氣足骨更硬,越是艱險越向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中國人民將永續傳承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不斷增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中國收服南海領袖亞洲,如何令南海國家心服口服?
如何從哲學的高度看待俄烏戰爭的性質?
中美經貿關系真的能是壓艙石嗎?內涵已發生改變!
中國經濟的最大悖論:要做世界工廠,又要拉動內需促進消費!
十年前的帖子(2014年)產業升級:不予西方活路的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