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寫在教師節——讓教師回歸為一種職業 |
今天是中國的教師節,在此我們向所有老師說一句: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我們感謝教師勤勉之守的傳道授業,因為正是教師肩負人類存量知識傳播的重托,才讓經濟社會闊步前行。不過,近年來,每到教師節,“給老師送禮”備受輿論爭議。這種已流行多年的風氣,似乎已變成了一種家長不得不送、老師不能不收的潛規則。
教師在中國被要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這個社會幾乎唯一被賦予道德模范的職業和群體。人們可能對社會上的腐敗見怪不怪,但對教師群體的墮落卻痛心疾首,盡管“教師墮落”只是這個社會風氣墮落的副產品。
教師被賦予崇高地位是東亞的特有現象,在西方,教師是一種職業,教育學生知識是他們的義務,相比其他職業群體,社會沒有在道德方面向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大家必須遵守共同的法律和制度。而在儒家文化國家,有祭祀“天地君親師”傳統,將老師置于過高地位,典型的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等。教師的身份榮耀主要源于封建社會對孔子作為圣人的尊崇。
由于傳統社會是道德社會,包括改革開放后,中國將老師視為“人類靈魂工程師”,更強調道德楷模形象。既然孔夫子是圣人,老師也應是品德高尚的人,承擔育人的責任。正因如此,目前教師節的送禮風潮被認為有辱師德,社會風氣不正,觸及到了人們的心理底線。事實上,教師不應被放置于道德楷模的位置,所有人都應擁有統一的文明標準,那些在批判教師風氣不正的人,應反省自己是否也如此純潔。
教師這種特殊的地位對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產生了負面影響。在西方,教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他們與學生間是平等的地位,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所以,學生可以在課堂質疑老師;而在中國,老師就是權威,像天地君親(父)一樣不容置疑,從而讓師生之間處于一種依附關系,學生必須遵從教師,而不管教師所言是否錯誤。
正是對于學生的這種權威地位,使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比如若一個老師總是批評一個學生,可能導致這個學生自卑而厭學,同樣,如果一個老師格外用心對待一位學生,不僅在學習上督促和輔導,并給予三好學生、班干部等榮譽,那么,這個學生相比而言就更自信,上進。所以,有“選擇一個好學校不如遇到一個好老師”的說法。
中國的學生太多,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老師額外的關注和照顧,所以,主動給老師送禮就堂而皇之并大行其道了。這就像社會上走關系以期得到更多個人利益一樣,人們就醫、就業、升職等無不送禮。當越來越多的人這樣做后,那些不送禮的就開始擔憂自己的孩子可能被冷落。而這個過程,老師是無法把握的,他們是被動卷入。當然,不排除部分老師通過對待學生的態度暗示家長,而這是所有行業都會出現的現象。
在中國,事事送禮的根源在于,掌握權力的人得不到大眾的約束,不透明的狀態下,某些人的尋租行為就會迫使所有人卷入這場“送禮”游戲,以防止自身成為受害者,尤其是在競爭性領域。因此,我們不能單獨拎出老師群體批評,令其以德服人,而是需依法行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所有人權利平等,不再有道德楷模,都是獨立守法的公民,因為人的獨立、自由與平等,才能讓道德真正自律,讓規則有“潛”漸明。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