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金融時報:商學院高管培訓—學員為王 |
對于公司來說,商學院高管進修課程衰退傳遞出的只有一個信息:現在是買方市場,顧客為王。而對于大多數商學院來說,同樣也只有一個信息:要生存,就得重新思考你的經營模式。
商業教授可以長篇大論講個不停的種種話題,例如顧客響應能力、全面質量管理和全球靈敏度,如今都必須成為商學院實踐的一部分,而不僅是它們傳經布道的內容。有懂得某學科的教授商學院就能開設這樣一門課程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如今顧客需求最大。
隨著培訓公司和管理咨詢公司蠶食傳統商業教育提供商的領地,過去兩三年,商學院高管教育課程收入經歷了令人痛苦的下滑。如今,它們希望業務正在轉好。但美國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凱洛格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主管高管教育的副校長史蒂夫•伯內特(Steve Burnett)表示,再現2006年的輝煌需要時間。他說,高管教育“往往沉得很快,恢復起來卻需要好幾年”。他補充道,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后,“我們花了四五年才擺脫困境”。
在業務恢復的領域,需求顯然已經改變。那些為商學院項目平均每人每天支付1000美元費用的公司,直接坐到了駕駛席上,自己掌控課程的設計和教授。他們要求的是能夠貫穿于業務其他方面的績效指標。
多年來,商學院一直在討論衡量短期商學院項目的企業投資回報的最佳方式,但結論是:實在無法進行評價。現在,有些公司決定采用自己的評價體系,除非確信項目成功,否則不予付款。
西班牙Esade商學院負責高管教育的常務董事豪梅•烏加斯(Jaume Hugas)表示,取決于公司項目的成功程度,學院收到的學費付款最高可能會多出15%——或最低會減少15%。對于旨在提高經理效率的課程,可用于衡量其成功與否的工具包括:來自下屬、平級和主管的全方位反饋,以及學員個人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
公司客戶把經理送去海外商學院就讀的可能性也更低一些,如今它們要求教授們過來。在開放注冊課程和定制課程中,那些準備好將項目帶到客戶面前的學校正在證明自己的價值。連行業翹楚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如今也在中國和印度開設了項目。
在順應公司地理要求這一點上,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的克蘭菲爾德管理學院就是取得成功的學校之一。高管定制進修中心(Centre for customised Executive Development)主管比爾•謝登(Bill Sheddon)表示:“我們有一兩個客戶,雖然公司總部不在中國或南非,但希望我們去那里培訓他們的人。我們只能跟著業務走。提供點對點服務是必須的。”
有些學校在拉丁美洲和阿聯酋等業務不斷增長的地區設立了辦事處,甚至是分校。繼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曼徹斯特商學院(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之后,英國阿什里奇商學院(Ashridge Business School)成為最新一個在阿聯酋設點的商學院。加拿大皇后商學院(Queen's School of Business)高管進修中心(Executive Development Centre)常務董事湯姆•安杰(Tom Anger)表示,該校已在阿聯酋投資多年,如今有10%的高管教育收入來自這一地區。他還表示,該校在中東地區的增長目標為每年10%至20%。
西班牙Iese商學院信息系統教授何塞普•巴洛爾(Josep Valor)表示,對與定制教育市場有關的全球管理技能的需求也在促進開放注冊項目的增長。“那些大公司在危機期間意識到,它們必須走向全球。它們認識到必須要挪動資產,在不同的市場上銷售。為頂級高管開設的全球影響力項目是一個擁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
那些針對利基市場的開放項目也取得了成功,例如:克蘭菲爾德保持了人們對其英國供應鏈管理的濃厚興趣,倫敦卡斯商學院(Cass Business School)在其迪拜分校開設了伊斯蘭銀行業課程。
在凱洛格,那些兩三天的項目如今正打包到一起,以吸引外地學員——如果一周能學習兩個項目,他們更有可能過來。不過,在許多傳統的開放注冊項目(例如為非金融專業出身的高管開設的金融課程)上,商學院正日益被培訓公司所取代,后者收取的授課費用要低得多。
咨詢服務和商學院教學活動之間的區別也開始變得模糊起來。克蘭菲爾德的謝登表示,公司經常要求商學院進入學員評估與指導之類的領域,給項目負責人帶來了額外的壓力。他表示,克蘭菲爾德的做法是讓教師專心教學,然后通過外部代理處理其他服務。“我向客戶提供的評估人和教練,水平是有保障的。”
那么,商學院如何能讓自己區別于那些管理咨詢公司呢?巴洛爾表示,咨詢公司解決問題,而商學院教管理者如何解決問題。他說:“我樂意這樣認為,我們能夠開發他們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態度,而不是解決問題(本身)。”
為了節約時間和金錢,人們對技術的需求也很大。巴洛爾表示:“錢是一個問題。但時間也是金錢。”咨詢公司正越來越多地用網絡活動代替面授項目中的各個元素,如網絡研討會、在線學習小組和學習工具。
顯而易見的是,世界上有些地區的業務在繼續增長,特別是金磚國家。比如說在巴西,FDC商學院(Fundação Dom Cabral)副校長保羅•雷森迪(Paulo Resende)就表示,2010年是該校效益最好的一年,因為巴西公司紛紛削減培訓預算,減少送往海外商學院的高管人數,轉而選擇本地商學院。
雷森迪說:“在危機期間,我們看到參加我們項目的高管級別猛然提升。看樣子我們干得很不錯,因為現在他們仍然把高管送到我們這里來。”
你所在地區的公司高管教育面臨哪些獨特的挑戰?
卡伊•彼得斯(Kai Peters)
英國阿什里奇商學院首席執行官
“在歐洲和其他地方,高管教育面臨的挑戰是要與公司戰略直接掛鉤,影響公司行為,而不能僅專注于傳授知識。要實現這個目標,高管教育必須超越課堂,延伸到學員的工作場所,進行嵌入式教學。”
約翰•奎爾奇(John Quelch)
中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副院長兼教務長
“在快速增長的亞洲市場,特別是蓬勃發展的中國,我們的公司客戶無法讓骨干人員騰出時間參加長期課程。在中歐,我們必須提高效率,教授實用性強的課程,幫助高管快速成長,使客戶投資回報最大化。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推出了‘中國深度和全球廣度’的獨特組合。”
朱迪•奧利安(Judy Olian)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UCLA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院長
“你如何塑造全球領袖?我們北美客戶面臨的挑戰是:要在新興市場拓展業務,同時要保護它們極其冗長的價值鏈不被政治和生態因素破壞。它們把我們視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代擁有真正全球心態的高管。”
馬塞洛•帕拉迪諾(Marcelo Paladino)
阿根廷IAE商學院(IAE Business School)院長
“我們必須確保業務做好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準備。國內市場在不斷變化,中產階級對新產品和新服務有需求,但經濟實力有限。商業領袖必須能銳意創新,隨機應變,在多文化的環境中高效工作,并學會在不確定、多變的環境下如何制定長遠計劃。”
譯者/吳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