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ellen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176分 |
注冊:2008-7-28 |
發表:41(41主題貼) |
登錄:22 |
|
|
胡八一:旋轉在價值最大化的舞臺上 |
胡八一:旋轉在價值最大化的舞臺上
胡八一(ASK123學習培訓網合作講師)
旋轉在價值最大化的舞臺上
從日企人事處職員,到美國杜邦公司(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監,他以中國古典哲學思想結合多年的外企管理經驗,旋轉在價值最大化的舞臺上。
致力于組織與個人的價值的最大化
胡老師這樣闡述:作為柏明頓的經營者來說,我覺得其價值的最大化就是在于為顧客提供落地式的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而不是其他任何業務和方式。
我也會盡可能的提供好的平臺讓我的員工能夠專著于個人興趣、強項來進行發展,而基于去實現他們的價值最大化。
對待客戶,主要去協助其建立直接的、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而不是停留在給客戶一個概念或理論中。這樣的一個體系,才能讓客戶的每一位員工的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并且能夠轉化為企業的價值。
合格的文人企業家
首先從咨詢行業的特點而言,咨詢公司主要是提供知識性的服務,那么作為咨詢公司的主要成員,決定了這樣的一個主要成員必須具備相當的知識體系,才有可能提供給客戶知識性的服務。
“我覺得一個文人企業家不是從外在的形象來判斷的,如果一個學歷比較高的企業家就給他文人稱呼的話,這種稱呼我是不認同的。但是如果這樣一個企業家在此前提下能夠使企業獲利的話,那我倒認為以這個標準來判斷的話,我是接受的。當然滿足了基本的利之后,然后把義放在第一位,那這樣的企業家可以成為文人企業家。”
特殊的文人企業家
作為一個文人企業家來經營企業,肯定有其有利有弊之處,當然判斷有利還是不利,肯定有其一定的標準。一個企業家對企業的認知的角度或者程度不同,那么其標準是不一樣的。
“我個人認為建立一個企業的終極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共同文明,共同富裕的社區。社區包含著我們的客戶,我們的供應商,我們的員工甚至我們的同行對手。獲取利潤只是為了達到目的的這樣一個必要手段。那么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才可以分析哪些是利,哪些是弊?
我本人和我企業里面的成員都生活的很坦誠,不會去為了去做某一個單或者某一件事情而去違背個人原始的初衷。因為我相信企業是為人而存在的,而人不止是為企業而存在的。不會讓員工感到為工作而工作,為企業而工作,也是為自己人生的價值最大化而工作,這樣,大家的關系就會比較融洽和和諧。我也一直倡導把義放在首要位置。從長時間來看,往往在得到別人認可之后就可以得到更久的更多的利。
不利的方面當然也是基于我們的前提,就是企業存在的價值。我認為是建立一個共同文明,共同富裕的社區。但是往往在切入市場初期的時候,相比人家慢一腳,動作也比較生疏點。一般我們不會做的很牽強,等客戶認可我們之后,我們才會去做;那反過來如果客戶只是把我們當做一個非理智的挑選,我們也會放棄。”
胡老師從創業到現在,從整體來講的話是比較和諧的,大家工作生活都比較融洽,比較人性化。胡老師一直堅信把“義”放在首要的位置。
“我們會為自己比較認可的客戶去服務。在幫助客戶和客戶的員工在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同時,能夠獲得必要的回報,那對于公司對于我來講,那是快樂的付出,是不是要求做多大,多強,那反過來我覺得是次要的。如果說有障礙需要克服,那我覺得要是怎么看待的了?如果我覺得有障礙,那我會很努力的去改善他。相反,如果我認為我的客戶和合作的比較愉快,我們給的方案也能給客戶其價值提升,那么我會知道這是正確的方向,也會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其實這就是對企業的定位。”
創業之道
1991年胡八一法學碩士畢業分配到某報社行政處工作,但是他認為報社的工作及工作環境很難令他的價值最大化,這也是胡老師選擇離開事業單位而去應聘一個松下的普通職員的原因。他從一個普通員工升為代處長,但是他還是義無返顧的離開了松下。胡老師說從松下到杜邦應該是一個跨文化的經歷,從日本的企業文化到美國的企業文化。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其真正原因,“我認為當時我個人的成長比組織能夠給到我空間的延伸要更快得多,因此要使自己的價值最大化就必須謀求在另一個環境。”
在杜邦工作5年以后,胡八一的成長空間可以說已經到達瓶頂,到達頂峰。胡老師認為“在那個環境中,我個人的成長與成長后的空間都仿佛有了一定的局限,于是就去攻讀博士,使自己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成長以及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由于不斷和中國當地企業接觸,我感到內地的企業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可能只是一個還沒成長的體系,只是處于一個經濟的發展。當時的想法就是幫助中國的很多企業去完善他的基礎,我認為我再回到某一個企業里面去的話,那我的價值的最大化也很難實現。然后我覺得我可以為更多的中國企業服務,讓我的價值得到最大化。那就是創業。”
中國古代智慧和現代企業管理的結合作為影響現今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思想源頭,古代經典哲學中已經為我們很好地歸納了諸多規律性的東西,這些規律性的東西能夠讓我們在認識人性的本質方面少走很多彎路,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成為概括性的管理理論,尤其是在團隊管理方面。
如在戰略方面,可以看《孫子兵法》;在管理部屬方面,《荀子》、《韓非子》的一些言論不錯;在個人的進取和團體合作方面呢,可以看《論語》,這里面有很多對人的評價的標準等。
《論語》是我從五歲時即已經全部背誦的一部書,但至今我還放在案頭隨時翻閱,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社會閱歷的加深,每讀一段就都能有不同層次的理解。
胡八一認為《論語》的精髓還是在認識人性和組織行為的規范上,當然有些東西由于時代的關系,不需要照抄。但是換種角度去思考,也是有不同的收獲的。比如說在選擇員工,朋友方面,都有提到,什么樣的朋友是可以交的,什么樣的員工是可以用的?對于我選擇我的員工和我的合作伙伴或者客戶方面,都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鑒的。
胡八一老師:
香港柏明頓管理咨詢高級合伙人,柏明頓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廣州公司總經理、首席人力資源顧問。自創的“8+1”模式績效量化技術,是中國第一個人力資源本土解決方案,這不僅僅是屬于他的工具,而是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工具。
胡八一老師個人網站:hubayi.ask123.net
ASK123學習培訓網http://www.ask123.net
如預約講師,請聯系:諸小姐
電話:021-51875988-8625;400-820-1356
郵箱:seminar@ask123.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