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dubj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78分 |
注冊:2009-2-11 |
發貼:31(8主題貼) |
登錄:1 |
|
|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下載 |
4.要感恩,不要忘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記者到山里采風。他遇到一個窮苦孩子,他的家四壁透風。攝影師立即慷慨解囊,幫助他家建了一座房子。房子蓋好時,記者特地從城里打來電話詢問那孩子搬進新房是否高興。那孩子卻說了一句讓這位捐資者心寒的話,他說:“房子不錯,就是還缺個電視。”
雖然這個捐資者多少有一點兒“施恩圖報”之心,但那個孩子把施恩者當搖錢樹,不停對其榨取,其冷漠與欲望結合的回饋,實在是對關愛之心的一種褻瀆。
《說文》把“恩”這個字解釋為“惠也”。所謂恩惠,自然有施之一方和受之一方。恩是用惠將施受兩個方面的情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我們豐富的語言中有很多精辟的詞語,如恩怨分明、知恩圖報、忘恩負義、恩將仇報……對施受兩方面的情感變化給予贊美和鞭撻。
深圳青年演員叢飛被稱為“愛心大使”。從1995年起的10年間,他通過義演捐資300多萬元,幫助178名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后來,他生了重病。手術后,他曾向醫生詢問病情,但醫生和家人都沒有如實告知。后來叢飛也僅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并不知道已經擴散,手術之后,他認為自己的病已經治好了,相信明天的一切都會好起來。
那時,叢飛的妻子邢丹已經懷孕5個月了,她說,跟叢飛剛入院時相比,她現在已經好多了。那時她操心的不僅是叢飛醫藥費的問題,而且還要為叢飛的著急上火而擔心。因為,一些山區受資助的學生家長常常打電話來詢問學費的事情,這事很讓叢飛煩心。有家長在電話中說:“你不是說好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你就不肯出錢了,你這不是坑人嗎?”
“請原諒。我生病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暫時沒法寄錢了。”“什么時候病能治好?”對于這個問題,叢飛答不上來,因為自從住進醫院,大夫就沒有和他談過出院的事。邢丹說,叢飛曾和她講,他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卻下不來了。現在他已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一心助人的好人,在家財散盡、身患癌癥、生命垂危的時候,那些曾受他資助讀完大學并已經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人,卻沒有一個人來看望過他。而且,那些正在接受他資助的學生家長,還在不停地抱怨。
對這些無情的人和事,叢飛說自己“有一點兒傷心”。但是,這不單純是讓人傷心的問題,更是道德缺失的一種表現!10年來,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叢飛肯定沒想過將來要得到受助者的什么報答。但就受助者而言,得到幫助之后,最起碼應該常懷感恩之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心生抱怨,甚至厲聲指責。
雖然對叢飛抱怨的只是少之又少的一些人,但這還是讓我們不免感到有些心寒。施與雖不能作為回報的訂單,但感恩之心卻應該是人們給予施與者最起碼的“回執”。
感恩之心的缺失,不僅使人對善舉失去反應,對善良變得麻木,更使人很難體會到幸福與快樂。有這樣一則諺語:幸福,是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稱心的工作,一位深愛你的愛人,一幫值得信賴的朋友。感恩為幸福之首。一個知道感恩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與滿足。也正是因為如此,感恩成了道德良性互動的潤滑劑。
人是離不開群體的。臺灣作家劉墉也曾勸勉年輕人要有一顆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這是因為只有學會感恩,感謝生活,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情感回報,才會更加熱愛生命、關愛他人,收獲平和與快樂。
讓我們學會感恩吧!要知道,是感恩讓我們心與心得以交流,是感恩讓我們變得不再陌生。因此,我們要感恩,決不可做忘恩的人!
5.用感恩的心去看世界
一個安靜的傍晚,他在鄉村公路上獨自一人駕著車回家。在美國中西部這個小鎮上謀生,他的生活節奏就像他開的老爺車一樣遲緩。自從所在的工廠倒閉后,他就沒有找到過固定工作,但他沒有完全放棄希望。外面天氣很寒冷,暮氣開始升起,逐漸籠罩了四野。在這個地方,除了那些外遷的人,誰會在這樣的路上駕駛?
他所熟悉的朋友們幾乎都已經離開了這個小鎮。朋友們各有各的夢想要去實現,各有各的家庭要去照顧。面對這些,他還是選擇了留在故鄉。這是生他養他的地方,這里有著他的童年和夢想,還有他那已經入土為安的父母留給他的“家”。周圍的一切都是熟悉而親切的,他可以閉著眼睛告訴你什么是什么,哪里是哪里。他的老爺車的車燈壞了,但是他不擔心,他能認清所有的路。天開始變黑,雪越下越大。他告訴自己得加快速度了。
他幾乎沒有注意到那位困在路邊的老太太。外面的天已經很黑了,這么偏遠的地方,一個老太太想要求得援助是很不容易的,我來幫她一把吧。他一邊想著,一邊把老爺車開到老太太的奔馳轎車前停了下來。盡管他朝老太太報以微笑,可是他看得出老太太的情緒非常緊張。她一定在想:會不會遇上強盜了?這人看上去窮困潦倒,就像一只餓急了的狼一樣。
他看得懂這位站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老太太的心思。他說:“別怕,我是來幫你的,老媽媽。你先坐到車子里去,里面暖和一點。不要擔心,我叫拜倫。”老太太的輪胎爆了,換上備用胎就可以。但這對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來說,換備用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拜倫鉆到車底下,仔細察看底盤哪個部位可以撐千斤頂把車頂起來。他爬進爬出的時候,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膝蓋擦破了。等將輪胎換好,他的衣服臟了,手也酸了。就在他將最后幾顆螺絲上好的時候,老太太將車窗搖下,開始和他聊天。她告訴他,她是從大城市來的,從這里經過,非常感謝他能停下來幫她的忙。拜倫一邊聽著,一邊將壞輪胎和修車工具放回老太太的后車廂,然后關上,臉上掛著微笑。老太太問他收多少錢,還說他要多少錢都可以。因為她能想象得出如果拜倫沒有停下來幫她的話,在這種地方和這個時候,什么樣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難道幫這位老太太的忙是要向她要錢嗎?拜倫想都沒有想過。他從來沒有把幫助人當作一份工作來做。別人有難應該去幫忙,過去他是這樣做的,現在他也不打算改變這個做人的準則。他告訴老太太,如果她真的想報答他的話,那么下次她看見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就去幫助別人。他笑著補充道:“那時候你可要記得我啊,老媽媽。”
他一直看著她的車子開遠。他這一天其實并不順心,但是現在他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當他一路開車回家時,心情變得很好。
那位得到幫助的老太太在車子開出了將近一英里的地方,看到路邊有一家很小的咖啡館,就停下車,走了進去。她想,還得開一段路才能到家,不如先吃一點東西,暖暖身子再上路。
這是一家有些年頭的咖啡館,門外有兩臺加油機,室內很暗,收銀機就像老掉牙的電話機一樣沒有什么用場。女招待走過來給她送來了菜單,老太太覺得這位招待的笑容讓她感到很舒服。她挺著大肚子,看起來最起碼有8個月的身孕了,可是一天的勞累并沒有讓她失去待客的熱情。老太太心想,是什么讓這位懷孕的女人必須工作,又是什么讓她仍如此熱情地招待客人呢?這時,她想起了拜倫。
吃完東西,老太太給女招待100美元現鈔結賬。當女招待將零錢送還給老太太時,卻發現她已經悄悄離開了。她注意到老太太用的餐巾紙上寫著字,在餐巾紙下,她發現另外還壓著300美元現金。
餐巾紙上寫著這樣的字:請把這錢當作我的禮物。你不欠我什么。我經歷過你現在的處境,有人曾經像現在我幫助你一樣幫助過我。如果你想報答我,就把這份情傳下去吧!”
女招待讀著餐巾紙上的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奪眶而出。
當天晚上,她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久久難以入睡。她想著那位老太太留下的紙條和錢。那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她丈夫正在為錢犯愁呢?下個月孩子就要來到這個世界了,費用卻還完全沒有著落,她和丈夫一直都在為此擔心。現在好了,老太太的善舉真是雪中送炭啊!
看著身邊熟睡的丈夫,她知道一整天他也在為賺錢而發愁。她側過身去,在他臉上印上輕輕的一吻,溫柔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拜倫,我愛你。”
好人終有好報,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試著做個好人吧,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要獲得持續的成功,光有技術、手段、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一顆感恩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