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企業培訓
    首頁 地區推薦 清華EDP 企業內訓 公開課 職業培訓 HR資訊 培訓需求 培訓公司 培訓顧問 客戶服務 在線論壇
    當前類別 > 在線論壇
         
    巔峰培訓論壇 > 失敗故事及商業失敗案例探討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919 |主題總數:77181 | 帖子總數:80162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興邦智庫CEO課程 北京大學總裁班目錄 中國能源電力企業家班 碩士\博士學位項目
    AI機器人 人工智能 低空經濟 礦業總裁班 建筑業總裁班 新能源班 數據資產化 公司治理與資本運營 心理學 領導力 清華教授、能源局領導、知名企業家,培養全球化視野及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能源企業領導者 新加坡大學博士紐約理工大學MBA美國蘇富比藝術管理碩士金融管理碩士
        您是本貼的第 20284 個閱讀者  
      主題:外蒙古獨立是沙俄或蘇聯造成的嗎? 2022/4/22 19:59:38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8分
       注冊:2009-5-20
       發表:723(419主題貼)
       登錄:1142
    1 
    外蒙古獨立是沙俄或蘇聯造成的嗎?
         1945年蘇聯在外蒙古操縱的獨立公投,被廣泛視為外蒙獨立的起點。但蒙古國人不同意,他們把民族獨立的起點拉回到1911年。在2011年蒙古國舉行了一系列紀念獨立100周年的活動。
        
         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沙俄和蘇聯要為中國失去外蒙負主要責任,如果沒有沙俄的挑動與支持,那么外蒙不會尋求獨立并獲得成功。這一點早已深入人心,幾乎成為不證自明的歷史。但是,事實并非如此簡單。
        
         外蒙獨立的主要責任,并不在沙俄,沙俄對外蒙古獨立所起的作用被嚴重夸大了。
        
         外蒙獨立,大體經歷了清朝對外蒙民族分治、清朝后期剝奪外蒙的自治權未果、辛亥革命驅除韃虜、民國軍閥割據無暇顧及、日本侵略中國外蒙公投獨立、國民黨政府承認外蒙獨立,等幾個關鍵歷史節點。
        
         1644年滿清入關建制,隨后根據歸附時間早晚和統治需要,將廣袤的蒙古地區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內屬蒙古各部受朝廷指派的官員直接管理,外藩蒙古各部則與大清維持藩屬關系。
        
         1660年開始,外藩準格爾部崛起,在一代草原雄主葛爾丹大汗率領下,攻打其他各部落。外蒙其他各部求援大清。清廷派兵協防,康熙大帝一度御駕親征。
        
         1696年清廷大敗葛爾丹,清朝將整個外蒙納入大清版圖。
        
         準格爾部雖被平定,但漠北外蒙人的強悍讓清廷從未放下忌憚和防備。在推動內蒙融入中原的同時,清朝歷代都對外蒙實施“封禁”,換句話說,就是民族分治。
        
         這種制度下,外蒙各部都被劃分為旗,各旗之間嚴守邊界,不得越境放牧。內地漢民遷入外蒙,也是另設府縣,與當地蒙古各旗分治,即所謂“分疆別界,各有定制。”
        
         如此一來,外蒙雖然一直臣屬,但從未與中原內地形成文化認同,也未對多民族國家的大清形成國家認同。
        
         外蒙丟失,主要還是晚清與北洋政府的責任
        
         清王朝統治集團,以慈禧太后這樣的準文盲為代表,極其昏庸,敗招頻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其對待外蒙的所作所為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本來,外蒙地處偏遠,享有一定的自治地位,外蒙與朝廷也基本沒有什么大的矛盾,沒有獨立傾向。
        
         庚子事變后,聲望掃地的清朝開始逐步推行新政。新政本來早就該推行,由于慈禧集團的延誤,拖到慈禧臨死前年才開始,而且,在滿清沒落貴族的主持下,新政的推行方式與內容多有不堪。在外蒙的新政,可謂是多此一舉,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1909年派駐外蒙的辦事大臣三多,不辨菽麥,顢頇無能,卻又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胡折騰。三多推行的新政,一方面加重了外蒙人民的負擔,導致民怨沸騰,另一方面,他借著新政的幌子,試圖剝奪外蒙的自治權利,搞“行省化”,蔑視外蒙領袖哲布尊丹巴活佛。這導致外蒙離心傾向激增
        
         可以說,沒有三多在外蒙的胡折騰,外蒙獨立運動本不會發生。
        
         1911年大清皇權崩塌。辛亥革命初期,革命軍打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綱領。蒙古王公貴族聞之心有余悸。“弱小民族自治自決”思想也傳進來,更加劇了他們的離心傾向。
        
         1911年11月30日,外蒙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宣布獨立,建立大蒙古國。外蒙獨立正式拉開序幕。
        
         1912年民國建立。在全國上下強烈要求下,袁世凱出兵外蒙,瓦解了當地分裂勢力。
        
         內地革命黨人反對腐朽的清朝統治,建立了民國,這是順應歷史潮流的進步之舉,但是,他們眼界狹隘,根本沒有后來新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宏大視野,&#8203;&#8203;反而秉持狹隘的漢本位主義,對邊疆少數民族問題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他們一度打出“漢地十八省”旗幟,要“驅除韃虜”,&#8203;&#8203;這刺激了邊疆地區的離心傾向。后來意識到有大問題,才又改為提倡漢滿回藏蒙“五族共和”。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辛亥革命后,哲布尊丹巴集團借機推行外蒙獨立,驅逐辦事大臣三多。但是,令哲布尊丹巴集團失望的是,沙俄并沒有積極支持他們的這一行為,而是依舊承認外蒙是中國領土,只是要求保留自治地位。與此同時,民國也用“五族共和”和“保留自治”來挽留外蒙。
        
         很快一戰爆發,沙俄更是無暇東顧。
        
         1915年6月7日,與沙俄簽訂了《中俄蒙協約》外蒙放棄獨立,保留自治權。協議規定,中國享有對外蒙的宗主主權,外蒙由中俄共管。
        
         事情到了這一地步,對中國來說,本來已經有了轉機,只要尊重外蒙的自治權,不重蹈三多的覆轍,那么外蒙獨立就不會再發生。可是,北洋政府不光不懷柔,反而一味逞強施威,其后來的一系列低劣操作,毀了大好局勢,活脫脫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沙皇被推翻,蘇維埃政權建立,旋即進入內戰。這時候,北洋政府一方面拒絕新生的蘇俄政權的示好,一方面企圖剝奪外蒙的自治權,將外蒙行省化,即重新搞三多那一套。
        
         1919年10月,北洋軍閥徐樹錚率軍進入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強行剝奪了外蒙的自治權。這一行為,極大地招致了外蒙各階層人民的仇恨,外蒙獨立的火苗再次被點燃。
        
         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徐樹錚將自己管轄的三個師四個旅全部投入到關內的戰場,僅剩下褚其祥第25旅4000余人防守庫倫。
        
         1921年1月,沙俄血腥男爵恩琴率領5000余人分三路進攻庫倫,褚其祥奮力抵抗,激戰了14天傷亡嚴重,但是自己手中沒有援軍,而其他軍閥也各懷鬼胎,財政不出錢就不會援助。此時的北洋政府舉債過日,而當時張作霖的奉系軍隊距離庫倫不到500公里。可見直奉雙方都是在擺姿態,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1921年2月3日,庫倫終于陷入敵手,隨后更多地方也相繼陷落。恩琴再次宣布蒙古“獨立”。恩琴自封自己為外蒙古親王。
        
         蘇俄當局也一直密切關注著外蒙的局勢,1921年3月18日,蘇俄致電北洋政府,要求共同剿滅恩琴,但是當時的北洋政府無暇顧及給謝絕了。
        
         1921年5月25日,蘇俄紅軍同恩琴在恰克圖一帶展開了決戰,結果恩琴打敗,退守庫倫。
        
         1921年6月15日,蘇俄再次致電北洋政府,徐世昌、靳云鵬感覺到事態嚴重性,一面催促張作霖快些出兵,一面又要解決熱河爭端。此時恰逢湖北發生兵變,全國注意力都在王占元這里。之后蘇俄派兵進入外蒙,圍剿恩琴,7月6日占領庫倫,恩琴全軍覆沒。
        
         顢頇的北洋軍閥,一方面不自量力耀武揚威,篤信靠武力就可以平定外蒙,一方面,他們卻又各懷鬼胎,在內地大搞內戰,根本無力派遣足夠武力進駐外蒙地區。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從1919年10月到1921年2月,不出兩年,北洋政府派駐外蒙的軍隊,就相繼被白俄軍隊、外蒙古人民革命黨以及蘇俄軍隊所驅逐,北洋政府與各路軍閥對此無計可施、又放任不管。外蒙獨立難以挽回了。
        
         晚清與北洋,從三多到徐樹錚,對外蒙大搞大民族主義壓迫,促使外蒙離心傾向暴漲。晚清北洋通過對外蒙削弱自治、搞行省化來鞏固統一的頑固企圖,最后弄巧成拙適得其反,讓中國失去了外蒙。
        
         《中俄蒙協約》中國享有對外蒙的宗主主權,外蒙由中俄共管。但是此時的直奉兩派軍閥,互相傾軋,各謀私利,忙于內斗。張作霖雖為蒙疆經略使,卻不真正承擔履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蘇俄借穩定局勢之名,長期在庫倫駐軍。幫助親蘇的蒙古人民黨創始人喬巴山在1921年建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1924年6月,喬巴山改國號為蒙古人民共和國,以1911年為獨立紀元,首都庫倫改名烏蘭巴托。
        
         1945年8月14日,“臨危”接任外長的王世杰與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規定蘇聯承認中國在東北和新疆的主權,支持蔣介石領導下的中國統一。中國則同意外蒙舉行獨立公投。
        
         日本戰敗投降兩個多月后的10月20日,外蒙如約舉行公投,當地民眾在政府人員監督下,以公開簽字方式投票。這次實名制+現場威脅性的公投結果顯示,97.8%的公民贊成外蒙獨立。但聯合國派去的觀察員,都不承認投票結果。
        
         1946年1月5日,國民黨政府宣布接受公投結果,承認外蒙獨立。
        
         今天,很多自媒體把徐樹錚吹成了收復外蒙的民族英雄,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前所述,外蒙本來已經于1913—1915年放棄了獨立,回歸了祖國,即1919年徐樹錚去外蒙時,外蒙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何來收復外蒙?徐樹錚所干的,并不是收復外蒙,而是背信棄義取消了外蒙的自治權而已。恰恰是徐樹錚的這一行為,讓本已消停的外蒙獨立重新又恢復起來,直至成功。
        
         徐樹錚不是民族英雄,而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打著維護統一旗號實則導致喪土失地的民族罪人。
        
         在外蒙問題上一味指責沙俄,實際上就是在替慈禧、北洋、徐樹錚以及蔣介石推卸責任
        
         今天,網絡上有不少人又在鼓吹取消民族區域自治、搞行省化,這實際上不過是在重蹈晚清北洋在外蒙問題上的失敗做法。用粗暴的極端化的做法來維護統一,恰恰會導致分離主義傾向增強。殷鑒不遠。
        
         對比三多、徐樹錚這些愚蠢而又極端的昏官昏將的胡折騰,就會越讓人感到新中國高舉民族團結大旗的創舉才是真正維護國家統一的智慧之舉。
        
        
         俄烏戰爭之際,我們了解一下琉球獨立運動…
        
         由西安城管用喇叭驅離職業乞討老人而想到的社會治理改革
        
         振興東北:建立東北特區,實行新時代計劃經濟!
        
         毛主席為何一輩子批孔?毛遠新說出真相
        
         俄烏戰爭該如何正確定性!?俄羅斯是不是侵略烏克蘭?(見第12樓)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22/4/22 21:34:50編輯過]     
    2022/4/22 19:59:38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 查看 
       zgzx1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2408分
       注冊:2009-5-20
       發貼:737(429主題貼)
       登錄:1142
    2  
    中國歷史各朝代疆域版圖有多大?
         領土疆域,各朝代是動態變化的。
         中國歷史朝代表上,面積最小應該是夏商周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面積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
         最大應該說是元朝鼎盛時期。
         (但也有人說:元朝、清朝,都是皇帝被推翻、異族統治…)
         明朝與清朝的版圖也有不同,
         即便是清朝,在不同時期疆域版圖也有不同。
         ……
         有人糾纏海參崴等地被沙俄搶占,是可惜,但沒有意義。
         有人抱怨外蒙古獨立,是遺憾,但難以挽回。
         因為新中國以法律形式承認了中俄邊界!承認了外蒙古獨立!
         其實,
         內蒙古、新疆、西藏,在有些朝代也不屬于皇帝統治的王土。
         甚至山海關之外的東北、嘉峪關之外的西北,長期不歸中原王朝。
         拿得下、守得住的,才是真正的領土!
        
         簡單回顧一下歷史上的中國版圖: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商代版圖↑
        
        
         《尚書.禹貢》當時天下就是九州,那么九州是今天的哪里呢?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華夏九州版圖↑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長平之戰后,秦國坐擁當時的“半壁江山”并且繼續向東擴張。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秦帝國。版圖面積相當于現在的三分之一左右。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秦帝國版圖↑
        
        
         唐玄宗時期,東北地區以達庫頁島附近,朝鮮半島已經納入大唐版圖,西部疆域到達今天伊朗一帶,達到極盛。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大唐盛世版圖↑
        
         唐代宗李豫期間,唐朝領土他已經大幅度縮水。
         唐德宗李適期間,西域已經和中原斷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李適,唐德宗版圖↑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唐朝滅亡前夕疆域↑
        
         縱觀大唐289年歷史,疆域曾經極其輝煌,只是那段歷史并經不夠持久。我們在談論極盛時期的大唐時,也不能忽略其領土大幅度變更和縮水的唐朝各個時期。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宋朝的疆域面積↑
        
         宋朝與遼國的疆界長期穩定在雁門山-大茂山-白溝一線。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邊界上廣植柳樹。在與西夏的作戰方面,宋神宗力圖開擴疆土,取得了綏、熙、河、洮、岷、蘭等州。哲宗時又進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與貴德一帶的土地。崇寧三年(1104年)收復失地,置隴右都護府。建炎南渡之后,宋朝領土僅限于秦嶺淮河以南、岷山以東地區。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宋徽宗末年,大宋帝國達到鼎盛。
        
         大宋帝國整體上以文弱而出名,立國之初,大宋帝國在西北和正北丟失了大片土地。但是,經過一百多年的鏖戰,大宋帝國鍛煉出一支強軍,并在中后期開始逐步收復失地。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在元朝以前,盡管也有邊疆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權,卻從來沒有能夠統治整個中國。但蒙古人崛起以后,經過了70多年的軍事征伐,終于把中國的絕大部分統一起來,形成了疆域空前遼闊的元帝國。其中包括漢唐時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的蒙古高原以北和遼河下游以北地區。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元帝國疆域面積↑
        
         蒙古帝國,自成吉思汗建立以后就一直四處征戰,經過幾位汗王的征服擴張,占領了歐洲許多地方,把帝國的疆域不斷增加。據說蒙古帝國最鼎盛的時候國土面積有2400-3300萬平方公里。
         元朝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貝加爾湖,元史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蒙古帝國有四大汗國,它們是成吉思汗分封給他兒子的。四大汗國雖然隸屬于蒙古,但也各自獨立。甚至多多少少對元朝有不滿和沖突,之間發生戰亂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屬于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的領土,卻不能算在后來元朝的版圖里,而這四個國家加起來應該達到一千萬平方公里。
        
         所以,雖然元朝差不多等于繼承了蒙古帝國主要的領土,但其實際面積只有一半左右。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明朝的疆域面積,有20年在700萬平方公里左右,其余的250年都在400萬平方公里左右。明朝的疆域基本固定在內地兩京十三省,對吐蕃只是名義冊封了僧官,在東北也沒有有效控制,在西北鞭長莫及,在蒙古則是對抗200多年。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明粉眼中的明朝版圖↑
        
         對于明朝的版圖的爭議有點大。如果列出一些標準,要劃入版圖必須達到兩個條件:一是有軍事機構設置,如都護府、都督府、都司、衛所等;二是必須有行政管轄體系。由于明朝喜歡到處搞冊封,因此,我必須明確,光冊封而沒有派遣一兵一卒鎮守的都司、衛所不算。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清朝疆域↑
        
         1760年平定準噶爾汗國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
         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正南大致上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清朝還領有臺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 ,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消滅了明鄭政權,將臺灣納入版圖。康熙二十七年,利用準噶爾部入侵外蒙古地區的機會,康熙帝徹底征服了外蒙古地區。雍正元年,利用青藏地區和碩特汗國內亂的機會,雍正帝重新將青藏地區納入版圖。乾隆二十年,利用準噶爾汗國爆發瘟疫和內亂的機會,乾隆帝將整個新疆地區重新納入版圖。至此,大清帝國疆域達到鼎盛。國土面積約為1300多萬平方公里。
        
         1912年袁世凱逼迫清王朝的皇帝退位,并順利成為民國政府的總統。
         當清王朝滅亡,中國的領土交接給民國政府的時候,領土面積仍然有近1100萬平方公里。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清末丟失的領土↑
        
        
         蒙古歷史上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游牧民族統治。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1271年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明滅元后,蒙古人退回蒙古高原,但經常在邊境與明朝發生沖突。
         16到17世紀,蒙古開始受到藏傳佛教影響。
         17世紀末時蒙古全境被納入清朝統治范圍。
         1911年清朝滅亡后,蒙古宣布獨立,但未得到國際承認。
         1921年在蘇俄的操控下再次宣布獨立,但處于蘇聯勢力范圍。
         1961年加入聯合國開始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
        
         -----------------
        
         有些人,總愛否定已經劃定的疆界,如果順著那意思推,是要將領土回到漢唐?還是退到夏商朝的版圖?新疆怎么算?因為很多地區都是歷代王朝武力侵占的……
        
        
         “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
         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 “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
         直到今年八月里,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
         ——摘自于魯迅先生1934年《隨便翻翻》
        
         【視頻】:清末至新中國(50年)疆域版圖演變!
         拿得下、守得住的,才是真正的領土!
    2023/3/14 19:02:57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登錄:3831
    3  
    蘇聯歸還旅順軍港:看歷史問題,不可如盲人摸象!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當年蘇聯無償歸還旅順和大連軍港
        
        
         經常看到一些人說:新中國成立后,蘇聯不愿意歸還旅順和大連,想占為己有。
        
         也有一些人說:事實恰恰相反!其實是中國不愿讓蘇聯歸還大連,因為大連有蘇聯駐軍,可以震懾仇視新中國的美國(見西柏坡與米高揚會談)是蘇聯主動堅持歸還。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對的,但都不全面,就像盲人摸象!
        
         蘇聯居然將自己占據的遠東軍事要地拱手相讓?而且還是讓給一個國力虛弱,一窮二白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就是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蘇聯為何會主動要求歸還中國領土,而我國居然要求推遲歸還日期,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1、旅順港,瀕臨渤海和黃海,受季風和洋流的影響,旅順港是北方一個天然的不凍港,港口的水比較深,可以承載噸位較大的軍艦或是貨船,被稱為遠東第一要塞港口,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2、清政府意識到這個港口的重要性,1880年花費十年之久耗資430多萬兩白銀,歷經種種磨難最終才建造出了旅順港,從建設工期和資金花費,實為中國近代搞的第一件超級工程。之后清政府就打算在這里大興水師,將清朝的海軍實力再往上提一提,沒想到清朝水師在這里還沒站穩腳跟,就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日本隨便找了個理由就發動戰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甲午中日海戰。清政府水師不是日本先進海軍的對手,被打的鼻青臉腫。打完之后日本美滋滋的想把遼東半島拿回去,結果俄法德三個國家站出來表示不同意。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國又用了3000萬兩白銀,贖回了本就屬于我們自己的土地。
        
         3、俄法德是對中國好心嗎?當然不是,他們只是不想這么一塊好肥肉被日本獨吞,尤其是俄國趁此機會敲詐清政府,說要幫著好好保護旅順口大連灣等地,其實就是用租借的借口自己占下,說什么要和清廷共用一個軍港,但當時的清政府艦隊已經基本覆滅了,這個港口的實際控制權全部由俄國掌控。俄國對旅順港口的向往之情不必多說,雖然俄國有極其漫長的海岸線,但是因為緯度較高氣溫極低,所以很多港口冬季不能通航,這對于俄國這種對海運要求高的國家來說,擁有旅順港這種天然的不凍港極為重要,所以俄國才會趁著清政府被日本欺負的時候,假意站出來為我國撐腰實則拿走港口控制權。但俄國畢竟是“租借”總比日本發動戰爭占領好一點。
        
         4、然而沒過多久俄國在這里的地位也不保,因為日本又卷土重來了。明治維新后的日本發展空前強大,一場日俄戰爭直接將俄國打趴下,成為了新一任的亞洲霸主,順便還把旅順周邊很多地方給搶占去了。
         1894年11月,日本鬼子在這里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旅順大屠殺。犯下滔天罪行!并在這里開啟了長達40年的殘暴統治。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5、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沈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于國民黨當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占領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盧溝橋挑起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中國經歷了多年的抗戰終于快迎來勝利的曙光,然而就在這時候美蘇居然開始聯手。蘇聯又一次看上了旅順這個遠東第一要塞,于是當年的情景又再現了,蘇聯與蔣介石政府簽訂了所謂的友好條約,蘇聯出兵百萬大軍進入中國東北,將日本關東軍打得鼻青臉腫。在中美蘇反法西斯同盟國打擊下,最終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6、二戰期間,這座城市一直處在戰區之外(日本占領)1945年8月22日,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旅順被租給蘇聯作為軍港使用,租期30年。蘇軍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規定,挺進旅大地區,解除了駐旅順地區日本關東軍武裝。蘇軍占領旅順港是肅清日軍的行動部分,日軍共損失70多萬人,其中64萬多人被俘。蘇軍則有12000人犧牲。
         8月24日,蘇聯近衛第六集團軍的坦克部隊進入旅大地區,蘇聯太平洋艦隊空降兵部隊也在旅順口降落,結束了日本帝國主義對大連地區長達數十年的殖民統治,宣告了大連解放。
        
         7、二戰勝利后,1945年10月,蘇軍軍管當局在大連和中國共產黨派來的代表進行接觸,隨后中國共產黨方面派出大連市委書記,副市長等人員,開始管理大連地區的政府事務。
        
         8、解放戰爭期間(美蘇開始對抗,美國支持國民黨、蘇聯支持共產黨)旅大的地位比較特殊,這里由于蘇軍的存在,國民黨軍不敢進行轟炸和騷擾,所以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把一些后勤機構設在了這里。
         中共華東局還出巨資在這里建立了一家大型軍工企業(大連建新公司)該公司生產的火藥和炮彈有力支援了淮海戰役,為全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華東野戰軍(三野)能夠在1947年到1948年間打出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等大捷,除了粟裕司令奇謀善斷之外,跟火力水平這種硬件實力也是直接掛鉤的。
        
         9、新中國建立,1949年底毛主席訪問蘇聯,蘇軍雖然幫助中國解放了大連,但是這畢竟是中國的領土,這次出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廢除關于旅順、大連的租借條約。蘇聯原本拒絕這一提議,但在毛主席的強硬態度下,蘇聯同意簽訂一份新條約,經過雙方的反復協商討論,最終約定:在1952年底前,蘇聯軍隊完全撤出旅順港口。
        
         10、然而兩年之后我國卻突然說:蘇聯軍隊暫時不要撤了。為什么呢?因為發生了朝鮮戰爭,我國本著唇亡齒寒的原則接受朝鮮的求援,抗美援朝!我國認識到海軍建設方面的嚴重不足。當時解放軍沒有強大的海空軍,無法保障旅大地區的安全,所以中國請蘇軍方面暫停撤軍,等解放軍的海空軍發展起來再撤軍(中國政府請求蘇聯幫助培訓海軍和潛艇兵)以免美軍對這個重要軍港進行轟炸,蘇軍答應了中國方面的請求。1952年8月17日,周總理率領代表團來到莫斯科,中蘇雙方協商后決定延長共同使用旅順海軍基地的期限。
        
        
         11、打了三年的朝鮮戰爭終于結束,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在朝鮮板門店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朝鮮半島的局勢趨于穩定后,中國軍隊也陸續從朝鮮撤軍,蘇軍從旅順撤軍的問題又成為了雙方所關注的問題。1954年9月29日,赫魯曉夫率領蘇聯政府代表團來到北京,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周年慶典活動,期間赫魯曉夫主動提出了從旅順撤軍,雙方很快達成一致。
        
        
         12、其實,從1955年2月開始,中蘇兩國部隊就開始了裝備交接,解放軍各接防部隊陸續從全國各地開赴旅順。1955年3月,旅順火車站迎來了從朝鮮戰場上直接開拔到旅順的志愿軍第三兵團的官兵,當時由于蘇軍占著營房,所以這些官兵大部分都住在倉庫,地下室,還有些人住在臨時搭建的簡易帳篷里。
         之后,蘇軍還開辦了多個訓練班,主要在技術上培訓指揮員,參謀,軍械,坦克,通訊,防空,工兵,防化和后勤兵種。在撤走之前,蘇軍先后幫助中國培訓了15000多人,這些人后來都成為了部隊里的技術骨干。
         中方有償接收了蘇軍移交的1198門火炮,35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28架飛機,78架水魚雷機,58艘艦艇,各種車輛1684輛,35部雷達。以及機場,營房,倉庫,醫院,修理廠等不動產和蘇軍進行了無償交接。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一場抗美援朝戰爭,讓全世界都見識到了中國軍隊的強大、中國軍人的鋼鐵般戰斗意志。是新中國的一場立國之戰,國際地位得到極大幅度的提升。一個小小的不凍港哪里比得上,一個能將美軍踩在腳下的大國盟友來得重要呢?
        
         蘇聯軍事歷史學會主任米哈伊爾米雅格科夫后來說:“將旅順港交還中國是自然而然的措施,內戰結束、民族統一、國力迅速加強的中國,不再需要外國駐軍在自己領土的存在,即便是友軍也不例外。”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還有一種政治分析:
         斯大林病逝后,蘇聯的赫魯曉夫上臺,由于蘇聯內部出現了問題,經濟體系也不是很好,所以赫魯曉夫必須緩解與美國的激烈爭斗,同時要爭取獲得社會主義陣營更多的支持,達到和平共處的局面。這時赫魯曉夫為了達到他的目的,只好主動釋放善意拉攏中國。畢竟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假如蘇聯提出要朝鮮的不凍港,朝鮮方面非常有可能直接答應,這樣一來的話既不用損失利益,又能和中國搞好關系,何樂而不為呢?但是,赫魯曉夫上臺之后,蘇聯國內國際形勢都比較嚴峻,面對來自美西方的極大壓力,“殖民占領”的輿論戰,也讓蘇聯壓力倍增。
         中國在建國之前因為列強殖民主義,導致國家四分五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不聊生,現在通過浴血奮戰,建立了一個新中國,如果還有外國駐軍(毛主席心里)是絕不允許的。蘇聯得知中方的想法后,表示理解,決定采納中方的意見。沒有在中國和朝鮮保留軍隊。而赫魯曉夫的一系列政治行為,雖然得到了中國的支持,但是蘇聯內部也出現了反對聲音……
        
        
         蘇聯,當年是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為新中國的建設送來了援助大禮包,蘇聯對新中國工業領域的156個援助項目,曾有力幫助中國的工業經濟發展,奠定了新中國的工業基礎。幫助我國成功實現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的華麗轉身。貢獻巨大!
        
         蘇聯在朝鮮戰爭中也貢獻了一份力量,拿出很多先進的戰機大炮等武器(尤其是后期),這也是我國抗美援朝最終勝利的原因之一。
        
        
         旅順軍港,在清朝時期就被帝國主義國家爭來搶去,而當時的清政府腐敗墮落,國力衰弱,軍隊戰斗力差,對于其他國家的侵略無還手之力,導致了旅順地區長達半個世紀都在外國的統治之下。
         在建國后,國家慢慢強大,開始彰顯出沉寂了近百年的大國本色,逐漸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可,才陸續收獲了流落在外的領土(香港、澳門、南海、藏南…)鮮血澆筑的歷史,無時無刻不在告訴后代一個道理:守得住的,才是真正的領土!落后就要挨打。
        
         中蘇兩方在關于旅順基地的問題上,思考大體上還是比較同步的,無論兩方是出于政治考慮還是國際形勢的考慮,都維護了本國的利益訴求,在遠東戰局的炮火時戰時停的情況下,兩方的這一做法符合當時的國際情況。
        
    2023/3/21 16:18:21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登錄:3831
    4  
    中俄關系對世界格局人類命運至關重要!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從近現代歷史看,蘇聯以及俄羅斯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幫助,是巨大的!遺憾的是,這一巨大幫助,后來逐漸被淡忘了。
         比如抗日戰爭中、解放戰爭中,對人民軍隊的支持。聶榮臻元帥1950年曾公開說過,“我們特別感謝蘇聯軍隊在解放中國東北作戰中的偉大功績。”陳云同志也曾做過跟聶榮臻同志一樣的表述。九十年代,師哲明確說,沒有蘇聯支持,解放戰爭不可能那么快就取得勝利。
         比如1949年新中國建立后,蘇聯對新中國156個大型援助項目,曾有力幫助中國的工業與科技發展,打下了新中國的工業基礎。幫助我國成功實現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的華麗轉身。貢獻巨大!
        
         中俄兩國人民的友誼,不應再被忽視、甚至帶偏節奏了!
        
        
         鏈接:中俄關系在各自外交全局中占優先地位
         習近平強調:中俄關系發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歷史邏輯。作為最大鄰國和全面戰略協作伙伴,中俄關系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對外政策中都占據優先地位……把中俄關系鞏固好、發展好,是中方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和世界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抉擇。中方同俄方加強戰略協作的大方向堅定不移。
        
         中俄關系遠遠超出雙邊范疇,對世界格局人類命運前途至關重要!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俄烏沖突,推動了局勢向簡化發展!
         西方發達國家集團是什么嘴臉已經很清楚了,沒有信譽可言的,什么規則都會被意識形態和政治正確搞掉。可以說不用抱希望了。發展中國家只有自己重建全球發展格局,全球治理自己搞。——從全球發展倡議,到全球安全倡議,再到全球文明倡議,不難看出這三大倡議的提出,就是與這個理念是一脈相承的……俄羅斯雙頭鷹,向西發展道路基本已經堵死,等于把自己逼到絕地求生只能向東的境地。
         危中有機,俄羅斯如果堅定向東合作,不再左顧右盼,振興發展其實真不難,基礎遠比當年的中國好,超過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亞問題不大。
        
         美國“援烏抗俄”,一開始覺得援助幾百億就能削弱俄羅斯這樣一個對手,太劃算了,然而,這是一個無底洞。隨著戰事的延續,西方援助規模也不斷提升,本質上就是戰爭逐步升級,管控也越來越困難,然后呢?騎虎難下。指望坐擁巨大核武庫的俄羅斯投降嗎?
        
         在中美大國競爭的背景下:
         A:如果俄羅斯輸了,中國會面對一個被削弱的伙伴,有人認為俄羅斯會成為中國的一個附庸,這種可能是現實存在的。
         B:如果俄羅斯取勝,中國會擁有一個在國際上變得更強大的伙伴。
        
         如今,中國處于一戰美國地位,你們的輸贏我反正不急,而且掌握了決定性的砝碼。
        
    2023/3/23 15:45:47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登錄:3831
    5  
    美墨戰爭,墨西哥一半國土被美國吞并!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1756年至1763年,英法之間爆發七年戰爭。戰爭影響覆蓋歐洲,北美洲,中美洲,西非海岸和印度,歐洲方面主要是英國普魯士聯盟和法國奧地利聯盟之間爭奪霸權,英法之間則對北美和印度等海外殖民地和貿易展開爭奪。
        
         1763年2月10日,英法兩國簽訂《巴黎條約》,法國將其在北美、西印度群島、非洲和印度的大片屬地割歸英國。英國成為七年戰爭的贏家,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開始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廣袤的疆土,為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提供了基礎。但美國的疆域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自1776年獨立后(13州)美國本土經過7次擴張,最終達到了如今的規模。
        
         自從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就對美洲不斷地在進行殖民擴張活動,美洲絕大部分的地盤都處于歐洲殖民者(主要是西班牙、英國)的統治之下。1776年美國獨立建國時,僅有13個州,面積僅80萬平方公里。但是通過40年的買賣、墾荒、巧取豪奪、武力占領等方式,在1819年將領土擴大至470萬平方公里。
        
         歷史上,美國的對外擴張比較晚,是后起之秀。
         美國的擴張,主要靠兩場戰爭,一個是美墨戰爭,一個是美西戰爭。
         美墨戰爭,美國的勝利,使得美國在北美獲得了最大的一塊土地,也使得美國的領土,從大西洋橫跨到了太平洋。
         美西戰爭,美國打敗西班牙,使得美國的勢力從美洲擴大到了亞洲地區,繼承并占據了西班牙殖民地如菲律賓、關島、威克島、還有順手牽羊得到的夏威夷,以及掌控波多黎克和古巴。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英屬十三州殖民地)
        
         墨西哥共和國在1820年代曾歡迎美國人在德克薩斯州北部領土定居,但十年后,很明顯美國人不喜歡墨西哥的統治。1835年,美國定居者反抗墨西哥,并于次年建立了自己的德克薩斯共和國。許多美國人立即開始要求讓德克薩斯成為美國的一部分。墨西哥政府警告說,如果德克薩斯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將意味著兩國之間的戰爭。
        
         從1846年持續到1848年的美墨戰爭見證了美國在國際舞臺上從防御大國轉變為進攻大國。戰爭加速了該國向西擴張,但也對全國奴隸制爭議產生了深遠影響。
        
         墨西哥的鄰居,以前的新英格蘭——現在的美國,已獨立了40多年,正處于欣欣向榮的經濟繁榮時期。比鄰美國的得克薩斯和加利福尼亞是墨西哥國內試圖獨立建國最為活躍的兩州。美國總統安德魯杰克遜向墨西哥政府提出購買德州地區遭拒絕,美國政府于是加緊向得克薩斯與加利福尼亞移民,這就開始了美國歷史上的“西進狂潮”。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點燃戰爭的導火索是美國和墨西哥之間關于美墨邊界的爭端。美國總統詹姆斯波爾克爭辯說是墨西哥軍隊越界進入美國領土并對美國士兵發動襲擊。為了獲得美國公眾對其立場的支持,波爾克利用新聞輿論將墨西哥描繪成挑釁者和侵略者,以煽動輿論反對墨西哥。
        
         這次戰爭,政治上分裂且軍事上毫無準備的墨西哥,與美國總統詹姆斯波爾克的擴張主義政府,正面對抗,波爾克認為美國有一個“天定的命運”:可以從大陸擴張到太平洋。一場沿著里奧格蘭德河的邊界沖突而引發的戰斗,隨后美國取得了一系列勝利。
        
         當塵埃散去后,墨西哥失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領土,包括幾乎所有今天的加利福尼亞、猶他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除了這一領土爭端之外,波爾克還希望在中美洲建立美國的存在并擴大其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通過兼并他還可以加強民主黨對國會的控制,同時通過新市場和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波爾克總統的擴張主義野心最終導致了長達兩年的沖突,導致墨西哥在沖突結束時于1848年簽訂《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
        
         通過該條約,美國拿到了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的全部,以及新墨西哥、亞利桑那、懷俄明、科羅拉多的部分地區,總面積達230萬平方公里。再加上之前吞并的得克薩斯州,美國的領土面積直接擴充了60%。這些地區蘊含的巨大潛力,奠定了美國在美洲乃至整個世界的霸主地位。
    2023/5/5 16:53:21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登錄:3831
    6  
    如何分析:蘇聯領袖斯大林曾建議中共不要過長江、劃江而治?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1949年蘇聯領袖斯大林建議中共不要過長江、劃江而治?
         目前存在爭議,有2種完全不同的說法!
        
         沒有:《北京日報:斯大林到底有沒有勸阻解放軍過長江?
        
         有:《黨史網:為什么會有蘇聯領導人勸阻中國人民解放軍過長江的說法?
        
        
         應該如何分析呢?
        
         1、所謂“斯大林勸阻解放軍不要過長江”這種重大建議,一定會有歷史材料保存,但目前沒有發現。披露的全都是:據說米高揚曾經轉達過斯大林的警告…
        
         2、這個警告有沒有呢?是有的,因為有往來電報、會議、也有多位高層人士回憶提到。
        
         3、但是這不是斯大林要求解放軍不過長江、搞劃江而治,而是三大戰役之后解放軍已經勢如破竹,美國利用國民黨政府來進行“和平陽謀”,企圖為美蔣政府保住半個中國,蔣介石發表謀求和平聲明,以和平的名義,請求蘇聯擔當國共內戰調停人。1949年1月10日,斯大林把國民黨政府請求蘇聯擔當國共內戰調停人的備忘錄轉告毛澤東,并提出蘇聯的復文,征求中共的意見,同時說如果不同意蘇方的答復,就請我們代他們擬個更妥善的復文。
        
         4、和平停戰、搞劃江而治,是美蔣的陽謀。斯大林與毛澤東交流了這個問題,并提出警告:解放軍如果打過長江,很可能引發美國出兵干預。
        
         5、在渡江前夕,斯大林曾給毛澤東發出了一封很長的電報,斯大林著重指出:解放軍在軍事上取得了輝煌勝利,但英國、法國、美國,很擔憂解放軍一旦過江,后續就會開往中國鄰國的邊境,造成革命席卷的形勢,美英法他們為了保住這些地盤和亞洲占據的勢力,就可能采取進一步措施——從封鎖中國到同中國直接發生武裝沖突。斯大林指出,尤其危險的是,英美的軍隊有可能在已開往南方的解放軍主力的后方登陸。因此,斯大林提出了幾項建議(1)不要急于準備打到邊境。(2)解放軍要充實港口地區軍隊,并搶在敵軍行動之前做好戰地準備。(3)眼下不要裁減解放軍。
        
         ……
        
         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有道理。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2023/6/5 15:55:04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登錄:3831
    7  
    俄羅斯向東發展關鍵一步:哈桑地區回歸中國版圖!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吉林,曾經是中國擁有海岸線最漫長的省份之一,然而在清朝先后通過不平等《尼布楚條約》、《璦琿條約》、《清俄北京條約》之后,吉林省便徹底失去了前往大海的出路,成為了一片內陸地區。而實際上,吉林省琿春市距離海岸線最近的僅僅只有數十公里。
        
         然而,十月革命、蘇聯解體、俄烏戰爭……時移世易,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俄羅斯的經濟體量只相當于一個廣東省,且與歐美裂痕越來越大。經過中俄兩國長期的合作,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合作國。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由于歷史上沙俄侵占大清領土,現實中不少中國人還存在對俄警惕和歸還土地訴求。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中俄兩國應該站在更高視野,謀劃東北-遠東地區的戰略發展。
        
         俄羅斯若想向東成功發展,關鍵是要與中國加深聯系,哈桑區回歸中國所釋放的善意必然會極大改善中國人民對俄的感情。也對實現東北的繁榮發展極大促進!這是真正雙贏的戰略舉措。
        
         對于中國而言,獲得哈桑地區,將極大增進國人對俄羅斯的好感,中國吉林就有了天然的不凍海港,使得東三省的貨物可以順暢地通過琿春港集散。如今東北地區僅遼寧沿海,內地要實現貿易進出口,只能通過陸運,到達遼寧或更遠的山東港進行貨物運輸,不僅運輸成本劇增,也為渤海各港口帶來巨大貿易壓力,東北想要發展經濟,尋找自己的出海口勢在必行!東北的出海口問題一旦得到解決,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包括日本和韓國企業來吉林與黑龍江投資,對振興整個東北經濟有很大的幫助。
        
         對于地大物博但人口稀少的俄羅斯來說,現如今,俄羅斯經濟受到西方世界的制裁,同時又被戰爭拖住陣腳,即便是想開發這一片地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用四千分之一的土地(俄羅斯面積17000000平方公里,哈桑地區4300平方公里)換取大量資金和戰略發展,是十分值得的。俄羅斯向東發展+中國東北地區的發展實現真正戰略協同。
        
         從中俄安全角度而言,俄羅斯的哈桑斯基縣納入到中國的版圖中,能實現中國對日本北部地區的強有力威懾和牽制,極大減輕美日軍事同盟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防務壓力。俄羅斯可以更加集中力量在西邊應對北約東擴的壓力。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哈桑區,位置在俄羅斯最南端,與中國和朝鮮接壤,與日本隔海相望。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如果哈桑區回歸中國,必然要建設一個大型自由港,打造成一個綜合性的海岸經濟帶,吸引中國、日本、韓國等企業前來投資,琿春市地位將與大連市媲美,就能夠真正實現東北地區的繁榮發展,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也將迎來歷史性的巨大的發展機遇。
        
         俄羅斯曾經有賣土地的先例,1867年俄羅斯以720萬美元的價格,把170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
        
         俄羅斯哈桑地區劃歸中國,中俄兩國領導人真的可以好好談一個戰略合作!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哈桑區,全名叫作俄羅斯哈桑斯基縣,在古代的時候叫摩闊崴,位于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最南端,是一個緊鄰中國的狹長沿海地帶,該區面積約4310平方公里,鄰近海域島嶼約有22個,北部緊挨著烏蘇里斯克和納杰日金斯科耶區,西面與琿春市接壤,南部靠近朝鮮羅先市(又名羅津先鋒市)隔著圖們江,東面阿穆爾灣的對岸,就是濱海邊疆區的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參崴),在日本海擁有276公里的海岸線。
         該區的主要的經濟來源是漁業、運輸業和船舶修理業。雖然哈桑區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擁有優良的港口,但是人口非常少,大概只有4-5萬人左右,約3萬人居住在城鎮,1萬人居住在農村。整個哈桑區設有6個城市住區、2個農村住區,居民點有37個,區行政中心設立在斯拉夫揚卡鎮。由于距離俄羅斯經濟中心城市較遠,該區在經濟上的聯系更加傾向于亞太地區。它已經成為了濱海邊疆區、吉林省琿春市、日本以及韓國之間的交通樞紐。
        
    2024/1/18 20:41:22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牛人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7050分
       注冊:2006-8-14
       發貼:2218(1218主題貼)
       登錄:3831
    8  
    如何理解?沙俄修建中東鐵路,蘇聯將中東鐵路賣給日本
         看到中國的專家學者講,指責蘇聯1935年把中東鐵路賣給偽滿洲國即日本,稱這損害了中國權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蘇聯將中東鐵路賣給日本,這個事情怎么看呢?
        
         1、九一八事變以后,蔣介石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對外妥協政策,蔣介石自己都不抵抗日本,民國政府把整個東北讓給了日本……又怎么能指責蘇聯把中東鐵路賣給日本呢?蔣介石要是對日抵抗,不放棄東北,那蘇聯也沒道理賣掉中東鐵路。這就像:強盜霸占了你的一個廠房,你自己不保衛卻跑了,就別怪隔壁鄰居(股東)把廠里和你一起經營的設備賣了。
        
         2、這件事上,其實是蘇聯更有理由指責蔣介石:中東鐵路按協議是中俄共有,你們國民政府不抵抗,把全東北拱手讓與日本,逼得我們蘇聯獨自面對日本的壓力,沒辦法,我們也只好把中東鐵路賣給日本了。這才是正常人的思維,也比較符合當時的歷史。
         (打一個不太恰當,但形象的比喻:中國在敘利亞建設了一個港口,兩國公有,以色列打進敘利亞,敘利亞政府軍不抵抗跑了,中國把設備賣給以色列,敘利亞人能責怪中國嗎?)
        
         3、中東鐵路1897年8月開工建設,1903年7月正式通車運營。拉動了鐵路沿線商貿迅速發展,30多個國家在這里設立領事館、或銀行、或商戶,以鐵路為依托,以商貿為中介開埠,滿洲里、富拉爾基、扎蘭屯、哈爾濱、長春、沈陽等沿線城市由此加速發展起來。
        
         4、一些專家學者借“蘇聯將中東鐵路賣給日本”一事來曲解歷史、丑化蘇聯,這是有害的。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關于中東鐵路的一些歷史事實】
        
         這里的歷史背景有:沙俄變蘇聯,大清變民國,東北王張作霖自治,張學良東北易幟,日本建立偽滿洲國、抗日戰爭中國勝利……
        
         1、沙俄修建的中東鐵路(東清鐵路)
        
         背景:19世紀中葉,沙俄開始謀劃在遠東地區擴張勢力,企圖尋找一條便捷的通道將其歐洲部分與遠東地區連接起來,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開發遠東地區,同時進一步侵略中國東北。
        
         契機:1894年甲午戰爭后,中國戰敗,被迫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沙俄聯合法德兩國進行干涉,迫使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之后,沙俄以“還遼”自居有功為由,向清政府提出在中國東北修筑鐵路的要求。
        
         簽約: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鴻章赴俄祝賀沙皇加冕典禮,與沙俄簽訂《中俄御敵互相援助條約》(簡稱《中俄密約》)允許俄國修筑東清鐵路。同年9月8日,清朝駐俄公使許景澄代表中國與華俄道勝銀行簽訂了《中俄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規定由華俄道勝銀行負責筑路全部款項,鐵路修成后,俄方使用80年,到期歸還中國。中東鐵路是“中國東方鐵路”的簡稱,亦作“東清鐵路”日俄戰爭結束后稱中東鐵路。
        
         動工:1897年8月,中東鐵路舉行開工儀式,1898年8月正式動工,以哈爾濱為中心,分東、西、南部三線(丁字形)同時施工,采用俄制1524毫米軌距。
        
         建成通車:1903年7月14日,東清鐵路全線通車,并開始正式營業。若按協議,俄方可使用到1983年。
        
         1904年日俄戰爭,沙俄戰敗,沙俄把長春至大連段轉讓給了日本,稱為南滿鐵路。
        
         1920年中東鐵路長春以北段(即北滿鐵路、中長鐵路)由中蘇共同經營。
        
         1929年“改旗易幟”的張學良,追隨南京國民政府的國際反蘇路線,采取了武力收回中東鐵路主權的行動。但張學良戰敗,無條件同意恢復中東路原狀。雙方簽訂《伯力協定》,中東鐵路恢復到中蘇共管的狀態。
        
         2、沙俄運營中東鐵路
        
         經濟掠奪:通過鐵路,沙俄將中國東北的大量物資運往俄國,同時將俄國的商品銷到中國東北,控制了東北的經濟命脈,使東北成為其商品傾銷地和原料供應地。
        
         政治軍事控制:鐵路沿線設立了大量的俄國軍事據點和警察機構,使沙俄能夠在東北維持軍事存在,干涉中國內政,對東北進行軍事控制和政治滲透。
        
         文化侵略:在鐵路沿線建立了許多俄國學校、教堂和文化機構,傳播俄國文化和價值觀,試圖同化當地居民,對中國東北的文化傳統造成了沖擊。
        
         3、中東鐵路對中國東北的經濟影響:
        
         早期工業化起步:中東鐵路的修筑引入了大量先進的工業技術與設備,哈爾濱、長春、沈陽等沿線城市興起了一批近代工廠,涉及機械制造、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領域,為東北早期工業化奠定了一定基礎。例如哈爾濱的機車車輛修理廠,讓東北有了初步的機械工業體系。
        
         商業貿易繁榮:中東鐵路貫通后,東北與俄國以及歐洲市場相連起來,一方面東北的糧食、大豆、木材等特產得以大量出口,另一方面,國外的工業制成品也涌入東北,貿易規模迅速擴張,沿線城市的商業街區不斷涌現,眾多外國商號、銀行在此設立分支,如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一時商號林立,開始繁榮。
        
         交通格局重塑:它構建起東北鐵路運輸的骨干網絡,改變了過去依賴水運、畜力運輸的低效模式,各站點成為人員、物資的集散樞紐,讓東北內陸與沿海港口的連接更為順暢,提升了物流效率,催生出圍繞鐵路站點的新城鎮。
        
         城市化與生活方式變遷:鐵路建設與運營需要大批勞動力,吸引關內移民以及周邊地區人口向東北匯聚,城市人口快速增長,哈爾濱、長春等沿線城市規模急劇擴張,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在人口聚集下逐步發展完善,加快城市化進程。同時,大量外國人涌入東北鐵路沿線城市,帶來西方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電燈、電話、西餐、西式建筑開始出現在市民生活里,沖擊傳統的生活模式,多元文化共生共榮,開啟東北近代化的生活風尚。
        
         資源掠奪加劇:沙俄及后續的日本侵略者,借助鐵路的運輸便利性,大肆掠奪東北的煤炭、鐵礦、森林等自然資源,導致資源遭到過度開采,破壞了東北的可持續發展根基。
        
         4、中蘇共有中東鐵路
        
         俄國革命后的變化: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蘇俄政府宣布廢除沙俄時期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包括有關中東鐵路的條約。但由于當時蘇俄國內局勢動蕩,以及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中國國內本身局勢動蕩,中東鐵路的實際控制權仍掌握在沙俄殘余勢力和國際帝國主義手中。
        
         中蘇共管的嘗試:1922年2月,民國政府與蘇俄政府代表就中東鐵路問題簽定協定:中東鐵路歸中國政府管理,蘇俄所有該鐵路股份由中國政府于向后5年內收回(至1927年)這期間蘇俄有該路路政權;中東路所負債,之后由中國政府完全負責。
        
         1927年6月,張作霖成立安國軍政府,自稱“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8204;,他在東北的統治地位得到了日本的支持。中國國內局勢動蕩,國際政治和軍事形勢的變化,1927年-1928年蘇聯與中國的關系經歷了顯著變化,中東鐵路沒有交給中國,中東鐵路仍然由蘇聯控制。
        
         中東路事件:
         1929年“改旗易幟”的張學良,追隨南京國民政府,也遵循反蘇路線,1929年7月采取了武力收回中東鐵路主權的行動。但中蘇雙方裝備懸殊,而南京政府卻未發一兵一卒協助,以致傷亡慘重。張學良只能與蘇聯和平談判,無條件同意恢復中東路原狀。
         張學良的做法,造成了蘇聯人的怨恨,而在幸災樂禍的日本人面前,又過早地暴露了東北軍的弱點。12月22日,雙方簽訂《伯力協定》中東鐵路恢復到中蘇共管的狀態。
        
         5、中東鐵路賣給日本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蔣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在1904年就通過日俄戰爭拿到了中東鐵路東段,再加上日本持續不斷的侵略東北,中東鐵路收益也日益下滑,蘇聯在歐洲自顧不暇,為了避免與日本在遠東地區發生沖突,綜合考慮自身的利益,蘇俄決定出售中東鐵路。
        
         1935年3月23日,中東鐵路轉讓協定正式簽署,日本“滿鐵公司”接收了中東鐵路及其所屬一切企事業。
        
         6、中蘇共管與回歸: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蘇軍駐扎中國東北,中東鐵路改稱中國長春鐵路,由中蘇共管。1950年2月14日,中蘇雙方簽訂《中蘇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規定在1952年末蘇聯將中長鐵路的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給中國政府。1952年12月31日,中長鐵路(原中東鐵路)完全由中國收回,歸中國所有。
        
         鐵路的后續發展:中國收回中東鐵路后,對其進行了改造和建設,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的經濟建設和國防需要。如今,原中東鐵路分為了濱洲線、濱綏線、哈大線三條鐵路線,成為中國東北地區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5/1/2 14:51:37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7   分頁: [1]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清華大學高級研修班   清華總裁班 能源產業500強項目庫  能源產業總裁班  中央財經大學私募班  能源500強企業生態   核技術聯盟
      有新帖   沒新帖   總置頂   置頂   精華貼   熱貼   普通貼
    本站網絡實名:“顛峰培訓網”“顛峰人力資源網”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巔峰培訓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電話:(010)8243115O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精品毛片全部国产无缓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9久久9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97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99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日本加勒比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欧美肥屁VIDEOSSEX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一区 |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 91 第一页|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