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
等級:版主 |
積分:1786分 |
注冊:2004-1-8 |
發表:515(345主題貼) |
登錄:1042 |
|
|
“教育營銷”走俏--三個誤區 |
三個誤區
雖然國內大多數企業已對“教育營銷”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由于一些企業的急功近利性,就象是歪嘴和尚把本來一部好好的經書給念“歪”了,誤導受眾。就目前我國企業界開展的“教育營銷”活動的情況分析,基本上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觀念誤導,編織謊言。現在一些廠家信奉“概念”行銷,賣產品就是賣“概念”,因此為了嘩眾取寵,不惜采取蒙騙的手段,故弄玄虛,誤導消費。如美容行業的“光子嫩膚”、“納米化妝品”、“死海礦泥”等等,其實這些只不過是經過精心編織的美麗謊言,對那些不甚了解的消費者進行愚弄欺騙。還有如“羊絨”制品因其薄、暖而備受消費者青睞之時,由于其質優價高,令許多消費者駐足,于是一些不法之徒便打出“綿羊絨”的旗號,利用其低價位來哄騙消費者,實則是利用消費者不懂“羊絨”只是指“山羊絨”,誤導消費者。
對消費者的觀念誤導,在我國保健品行業更是大行其道。最為“著名”的大概要算去年年初的“核酸風波”及今年“中華靈芝寶”治癌的騙局。這些廠家所到之處,便以“義診”、“咨詢”、“研討會”開道,以一副樂善好施的面孔對病患者進行“教育”。專家們分析指出,因為熱衷于“炒概念”帶來的立桿見影的效應,保健品企業往往減少對質量控制的投入,產品也因此質量事故而屢屢曝光,使得消費者對保健品的信心受挫。這實際上是對“教育營銷”的褻瀆。
誤區二:設置“誘餌”,短期炒作。按理說,廠家開展“教育營銷”活動應該是一種投資行為。雅芳投入了大筆資金保證其“教育營銷”的實施,按照計劃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對公司管理人員的培訓每月約1~2次,經銷商、店主、店員的培訓每月約2~3次。這樣大的培訓教育,使雅芳每年需投入80名專職培訓師,以及近600萬元的費用。
但是現在“教育營銷”已淪為國內一些企業的賺錢之道。他們煞有介事地稱,邀請社會知名人物,動輒就是什么國際權威、營銷專家對客戶進行教育培訓,并講解當今最有效的賺錢高招。這些宣傳對代理商是具有極大的誘惑力的。
當代理商或是加盟店進貨之后,廠家開展的包括產品、管理、促銷等方面培訓,也是虎頭蛇尾,不了了之,結果使一些代理商和加盟店叫苦不迭。
其實,這種售賣產品在前,教育培訓在后的做法也是當前我國一些企業的一個誤區,好象“教育營銷”只是市場營銷過程是的一種本能反應。但這種營銷方式剛好與傳統的營銷方式相反,教育在前,產品在后。
“教育營銷”表面上它是廠家對經銷商、終端銷售人員、消費者的一種服務行為,相應地會有些投入,但實際上它是廠家增加銷售的法寶之一。雅芳公司有關負責人指出,美容教育對銷售有直接的促進作用,只要善于利用這些培訓,銷售就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誤區三:重量不重質,形同虛設。要做好“教育營銷”,首先必須要有好的內部培訓,因為只有高素質的員工才可能為顧客提供高水準的“教育”工作。當然,培訓也不只是純粹的講講課。而國內大多數企業的“教育營銷”活動也只是停留在講課上面,內容陳舊,缺乏新意。
就目前國內化妝品行業而言,高水平的培訓人才更是奇缺,大多數要么是不懂行,對于美容業一知半解,培訓內容片面且只是泛泛而談,文化素質不高的美容從業人員往往容易被他們誤導。更有甚者,一些人是來自咨詢公司或是保險等其他行業的培訓講師,這部分人則因缺乏行業培訓技能,同時又要為各自的企業服務,他們在宣傳化妝品的同時,還要為本公司的產品搖旗吶喊,這樣一來,往往使受訓者一頭霧水,引入歧途。
從這方面來講,國外的一些化妝品企業就做得好多了。目前雅芳在中國已開設了5000多家產品專賣店,近2000個專柜。為了讓這7000多個銷售終端向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質產品,雅芳制定了嚴格的培訓課程,每個月都免費對終端銷售人員以及雅芳內部的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除產品、公司知識外,還包括市場策略、專業銷售和管理等。如雅芳的“教育營銷”就很有說服力,在向顧客推銷化妝品時,首先由一位雅芳小姐為顧客做一下弄虛作假簡單的皮膚測試,指出皮膚的屬性后,告訴顧客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化妝品適合自己。顧客也會心領神會,十分情愿地打開錢包。
實際上作為一種營銷手段,“教育營銷”一方面有利用于企業有效地提高受眾的素質,特別是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同時又能有效地排除外來干擾,從而在到營銷的目的。“教育營銷”應該是商家一項長期的服務工作,培養客戶對廠商的信任感,以及客戶對公司品牌的忠誠度有著十分良好的效果,而不應是一時的概念炒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