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張鳴:哪個國家有“部級大學”? |
核心提示:前任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主任張鳴在博客上發表文章稱因為得罪領導自己將要被趕出人大。兩天后,他真的被撤職了。然而,事情還沒有完,他頻頻接受媒體專訪,炮轟人大和中國的高等教育。
3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政治系主任張鳴教授,在其博客上發文稱他和人大國際關系學院領導之間發生了一點在他看來非常嚴重的沖突,“自己也許將不得不被迫離開人民大學”。他認為學院院長的行為是中國大學學術行政化的具體體現,學術行政化嚴重地影響中國大學的發展。
此后不久,張鳴被人大國際關系學院撤除政治系系主任一職,一場關于大學行政化的討論沸沸揚揚地在網絡及媒體上展開。本報專訪了處于漩渦中心的張鳴教授,細說撤職背后的高校管理潛規則。

人大政治系主任張鳴
我哪里有資格威脅學校?
南都周刊:看了你的博客之后發現,你和學院領導發生沖突的兩件事情其實都是去年或再之前的事情了(詳見附錄張鳴的博客文章)。為什么突然之間在今年3月份把這個事情寫到博客上呢?這之前是不是還有什么事情發生?
張鳴:我一直都是很關注學術過度行政化、大學衙門化這個問題的,之前也是寫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但這些文章寫了之后收效不是很大。于是,我覺得單是泛泛地講這個問題有多嚴重,沒有具體的事情來支持,是不會引起人關注的。而正好學院里這個問題刺激到我,我覺得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且我曾經和學校方面反映過這個問題,學校方面開始說給我一個處理結果,并且以寒假為限,說如果寒假之后沒有結果,我可以寫在博客上去。結果,寒假完了之后,學校方面依然沒有任何反應,我就覺得忍無可忍了。不管是處理我,還是處理院長的事情,總得給我一個答復,但是沒有。所以我就把事情的經過寫在了私人的博客上,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能夠引起大家的一些關注。
南都周刊:你把學院的這個事情寫到博客上,想到過后果沒有?
張鳴:我開始也想到把它寫到博客上會引起院長的不高興,但是我覺得他就是做錯了。做這個事情就是為了兩點:一點是關于學術評審問題,學術評審是否應該受到行政導向。第二點是,我覺得我也是一個教授,是學術委員,我在對評教授問題發表看法,憑什么要打斷我發言,不聽我發表意見,之后還整我?他們認為我是對領導的不敬,但學校不是官場,我是教授,不是下屬,我們不需要官場上的那套行政的管理方法。這個事情反映了如今大學里學術被行政捆綁,行政權力大過學術等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后果很嚴重,搞得現在的大學完全沒有個樣子,亂套了。
南都周刊:有人質疑你公開此事,是和院長有利益之爭。
張鳴:院長他現在已經64歲了,應該早就退休了,所以我并不是想把他搞下臺。而且我也根本不可能當院長,我連系主任都不想當,能夠有什么利益之爭。這只是反映普遍問題的一個具體事件而已。
南都周刊:好像你曾經給學校最后通牒,如果學校不處理你反映的問題就離開人大。我看見有網友評論,說你這種做法其實也是在利用行政的手段威脅學校。你覺得呢?
張鳴:我哪里有資格威脅學校?我只是提出我認為應該解決的問題。學校重視的人要走,才能算威脅,我都不是學校重視的人,學校根本就不在乎,這能算威脅嗎?
南都周刊:我看到國際關系學院寫的第二封公開信里說到,在院系調整的最初安排你當副系主任你沒當,后來任命你當系主任你才接受。有這回事嗎?
張鳴:系主任什么都不是,就是一個工頭,是為大家服務的。當初我們是半個系合并到了國際關系學院,是應該給我們政治系一個院級干部的,但是卻沒有。那至少應該給一個正主任,才是合適的。因為必須要有一個能夠干事情的,給合并過來的人一個交代,我不否認正主任是我爭取的。但是系主任你們覺得就是多大一個官啊?根本就是一個干活的,又沒有公章,沒有權力,我根本就不是為了爭利益,只是想為大家做點事情。我覺得這是他們在污名化我。如果我真的要爭,我就應該爭院里的崗位教授。我們這里分什么崗位教授和資歷教授,我只是一個資歷教授,但崗位教授的含金量高得多,我不爭,我才不在乎這些東西呢。
南都周刊:你看了學院回應你的公開信了之后有什么想法?
張鳴:我看到其中有一句說我不應該把學校里的事情捅到外面讓媒體報道,我覺得這句話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這種說法簡直比官場還可怕。這完全就是公開挑戰民主,為什么我發現了問題,不可以把問題揭露出來?這正是行政化的一種體現。網上還有人說我對女學生不軌,說我離婚的事情。我覺得這種造謠,這種講我私人的事情,肯定就是院里找的網絡槍手來攻擊我。當事情發展到需要這種辦法來處理時,我覺得太讓人無語了。
我覺得院長就像皇帝一樣
南都周刊:系主任應該怎樣任免?你現在被撤職是走的什么程序?
張鳴:系主任一般是可以選舉出來,也可以由院里直接行政任命,我當系主任是老師們選舉的,大家都覺得我當合適。同樣的,罷免一個系主任也應該是大家選下去的,但這次卻不是,我連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就直接打電話告訴我說我被撤職了。完全不聽大家意見。大家有意見也是不敢說的。
南都周刊:那現在院長是怎么產生的?
張鳴:是直接行政任命。任命院長也不管你學術能力是否好,反正就是看能不能和學校領導處理好關系。現在學院院長權力太大了,不管是職稱評審,還是申報研究項目基金,各種獎項的申報完全就是掌握在院長手里。院長評職稱也不看老師學問是不是做得好,而是院長高興給哪個就給哪個,哪個能拍院長馬屁符合院長心意就給哪個。再比如一些項目研究資金分配,也都是院長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所有的資源都控制在了一個人手里?梢赃@么說,一個大學老師的職業生涯是完全掌握在領導手里的。每一年院長都要對老師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審,如果評審不達標就要被解聘。我覺得院長就是像皇帝一樣,誰賦予你這些權力的?
南都周刊:那么拿教授評審這個問題來說,你覺得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怎樣的?
張鳴:我覺得首先應該按照一個制定好的學術標準,全體教師們按照這個標準投票選出學術委員會。而后教授的評審就應該是學術委員會的責任,學術委員也應該是按照學術能力和成績來評審。但現在好多情況是教授都由官大的選出來。學術委員做了決定的事情,校長不應該干預,在學校一級就該這樣,院系一級更該這樣。
南都周刊:也就是說,“學術”這個標準應該是最高標準?
張鳴:對。大學就應該是這樣的。但目前我們中國的大學恰恰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學院的學術委員會都是院長定的。還口口聲聲說評職稱問題不是學術問題,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南都周刊:你說的現象在其它院系普遍么,就你了解別的大學是否也是如此情況?
張鳴:情況都挺嚴重的,行政捆綁學術這是中國大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只不過有些大學情況稍微好些,而且這個問題是越來越嚴重,看不到一點好轉的跡象,這是個特別麻煩的事情。
南都周刊:學生作為大學的另一個主體,比較合理的方式是不是應該學生也參與選舉院系領導?
張鳴:當然。我認為學生一定要有自主的權力,但是現在的大學里,學生地位相當的低,更不要說什么自主的權力了。院里把老師當作下屬來管制,老師就把學生當作小學生來管,學生不管做什么必須聽老師的。老師掌握的生殺予奪的權力太大了,害得學生們只學會拍馬屁,惟命是從。行政管理大過教學生知識。但實際上,學生應該是大學的主體,老師也應該是學校的主體,兩者都應該有自主的權力。
南都周刊:我曾經聽一個大學畢業生說,學校里留校的學生不是看能力而是看是否和老師領導關系相處融洽。你知道這種情況嗎?
張鳴:現在學生為了自己的利益行賄老師,女學生獻身的事情都有。學校里整個關系就是亂的。老師沒有職業操守,沒有道德約束,學生們自然也就亂了。現在大學生畢業分配找不到工作,一個原因是因為擴招,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大學生質量的大幅度下降。以前我就曾經聽一個公司老板說,不用大學畢業生。他們覺得大學畢業生人品有問題,沒有責任心、世故、油滑、犬儒,所以就不敢用,F在大學這種行政化,衙門化的情況下,使得聽話的學生變得像奴才,不聽話的變得憤青,或者被開除,學生完全沒有了個性。教育本來就是要激發學生個性的,可是我們很多學生在這種體制下,棱角全部都被磨平了,沒有了個性。沒有了個性也就沒有創造性,沒有創造性也就沒法做學術創新。
我并不奢望體制上的改革
南都周刊:現在大學出現這種情況,跟教育體制是分不開的。我看到有網友就評論,學校的老師受到行政壓制,其實大學也受到來自教育主管部門的行政控制。
張鳴:這就是體制問題。比如現在大學考研分數線要教育部定,學校公共課有什么是每個學校必須上的,這些教育部門都要管制。行政捆綁到學校,學校也就只能行政捆綁到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大學里從學校,到院系到處都是行政機制。我覺得特別可笑的是,人大是什么部級大學,走遍全世界可能都再沒有哪個國家有“部級大學”這種名稱。
南都周刊:那么你有沒有想過要改變這種情況,學校應該怎么做,怎樣改革?
張鳴:必須給大學學生權力,讓他們能自治,讓他們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權力。比如他們對某個老師不滿意,就可以向學校投訴,他們可以有權力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不是必須按照學校和老師的要求規規矩矩地去做。同樣,老師也應該有自治的權力。這個東西其實做起來并不難,不是什么大問題。我只是希望能有一些改良,我并不奢望體制上的改革。
南都周刊:你所謂的這種學生和老師的權力,我覺得要實現還是挺困難的,除非以一種法規的形式來執行。
張鳴:對呀,就是立法嘛,為什么不可以?當然立法了也未必能實現,這還是得看政府部門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了。但如果有這樣的立法,至少就能夠讓我們看到推進改變學校這種行政大于學術問題的希望,希望它能夠一天一天好起來。
南都周刊:我看見前幾天幾個學校的教授和校長曾經討論過學校行政化問題,清華大學的一個教授就提到,避免學校過分行政化可以在大學里引入私人資本。你覺得呢?
張鳴:這是一種辦法,引入私人資本就可以成立董事會,董事會可以對學校的行政權力有一定的限制,可以有較民主的選舉。但是引入私人資本這種辦法在中國的大學是不現實的。國家應該是不允許的。
南都周刊:前兩年陳丹青因為不滿意清華的博士培養方式而辭職。他的那個事件和你今天的事情還是有些相同點的。當時他辭職的事情也引起了很多關注,但是之后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你覺得你的呼吁會有意義么?
張鳴:其實那個事情也是學校行政化的一種反映。美術博士的培養,應該按照老師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做,可是學校卻給予了另外的標準,老師招不到優秀的學生,卻要面對沒有美術天分的學生。這種情況真的讓人擔憂,完全把教育搞扭曲了。雖然我們的一些呼吁起不到任何大的作用,但是至少能夠讓大家關注一下這個話題,引起自上而下的關注,問題才有可能得到進一步的解決。
南都周刊:系主任被撤銷后,你打算怎么辦?
張鳴:肯定要繼續上課,現在還有很多學生喜歡聽我上課的。前兩天去跟學生上課,學生跑來問我會不會被停課,很擔心的樣子。我就說,你們不用擔心,怕什么,如果被停課了我就去給你們開私塾。
附錄·張鳴博客文章
也許,我將被迫離開人民大學
編者注:就是下面這篇博客文章,成了張鳴被撤職的導火索。全文1000多字,編者這里作了刪節。截至本報發稿之時,該文已有57000多點擊量,1000多條評論。
也許,我將被迫離開人民大學。
事情是這樣的,自去年5月以來,我跟學院的領導,確切地說就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李景治先生,發生了一點在他看來是非常嚴重的沖突。那是在去年的職稱評定會上,因為政治學系蕭延中先生的教授職稱問題,我在會上發表我的意見,因為蕭是上個世紀80年代就蜚聲學界的學者,到現在還不能評教授,實在是說不過去。在我發言的時候,院長兩次要打斷我的話,都被我制止了。因此,我的發言和不許他打斷的行為,觸怒了他。他認為我對他沒有起碼的敬畏之心,因此必須把我撤職,弄臭,而且趕出人民大學。
我的搗亂者形象被敲定,跟另外一件原本跟我不相關的事也有關。那是去年暑假畢業生畢業前夕,我們學院馬上就要離校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們,居然還沒有拿到本該發給他們的論文答辯費,這個費用,一個博士生,是1800元,對于一個窮學生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畢業生屢次和院領導交涉,但均無結果,而且對方態度蠻橫。最后,學生將之捅到了媒體,某報記者由于認識我,跟我核實,我當然不能說謊,事情見了報,報道中說了跟我核實的事情。這件事情,被我們尊敬的院長,用來作為證明我如何吃里扒外,給學校搗亂的鐵證。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將離開人大,離開我的同事,離開這些在高壓之下,依然不肯跟我斷絕關系的朋友,離開我的學生,我一直以來非常在乎的學生,為了避免你們沒有準備,在此先打個招呼。
受訪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張鳴,浙江人,政治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被撤職前任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主任。著有《武夫治國夢》、《歷史的壞脾氣》、《鄉村社會權力和文化結構的變遷(1903-1953)》、《夢醒與嬗變戊戌百年沉思》、《拳民與教民》、《直截了當的獨白》和《關于兩腳羊的故事》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