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表:723(41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北京日報》社評:失敗也比中國強?星艦炸出多少嘴炮黨 |
“星艦”首發以爆炸告終,無疑是代價高昂的失敗,有網友將其描述為“價值30億美元的煙花”。
但發射基地現場傳出的卻是陣陣掌聲和歡呼聲,有一名員工甚至開香檳慶祝。
SpaceX CEO馬斯克立刻發文:祝賀自己的團隊,星艦的首次試射“激動人心”,“學到了很多”,有助于幾個月后的下一次嘗試。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即使以爆炸告終,也是一次低調的成功。
《紐約時報》認為:火箭雖未進入軌道,但這次發射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為通向未來的旅程奠定了基礎。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表示:星艦發射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火箭的發射紀錄,代表美國太空旅行向前邁進一步。
《路透社》援引航天專家的評論稱:這是SpaceX踐行“失敗成功學”的典型案例。
網上流傳著的說法:
馬斯克造火箭的吸引力在哪?不怕炸。
在爆炸中快速試錯、快速迭代,才是馬斯克造火箭的核心。
馬斯克曾說只要讓火箭離開地面,不破壞發射臺就算勝利。現在,很明顯,他成功了!
……
……
“史上最強火箭”的首飛顯然并不完美,為何仍被不少輿論視為“成功”?馬斯克“失敗成功學”又是什么?
北京日報專門出了一篇社評,痛批那些無腦吹馬斯克的殖人:“對國內張嘴只有唱衰,對國外閉眼只顧硬吹,如此“雙標”源于無知,更是跪舔心態在作祟。”

“星艦”首次試射成本約30億美元。
馬斯克造對于星艦的要求——物美價廉,可重復使用,使每次的發射成本不斷降低:航天材料、發動機、芯片等等均體現了能省則省的要求。如此強大的價格優勢也使得SpaceX有了競爭對手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
但說到底,SpaceX是家需要盈利的公司,才可持續發展。南加州大學航天工程教授Garrett Reisman認為,盡管火箭要花很多錢,但NASA的工資可能更貴。從長遠來看,SpaceX通過在研發、試錯過程中承擔更多風險,來縮短識別和糾正工程缺陷的時間,可能會節省更多資金。或許這也是NASA多次給SpaceX經費,使其成為了最有價值的私人企業的原因之一,也讓馬斯克不斷有資本一次次爆炸。
而這也恰恰說明了馬斯克是將創投思維運用到了航天工程領域。創投圈普遍為冒險思維主導,業界其實對項目失敗習以為常。而一旦成功了就是“里程碑”,公司估值會迅速攀升,獲得更多投資去嘗試更多的事。
馬斯克先生是一位偉大的創業者,值得敬佩,但沒必要貶低甚至是詆毀我們自己。中國航天的進步和實力,有目共睹!(有目,共睹!眼瞎的當然看不到。)
拜振華,不是浪得虛名!
共青團中央:吹拜登這雞湯通稿也太明顯了!
日本產品長期頻繁大規模造假,為什么名聲一直那么好?
還在吹德國工匠?智商有點低!
又見公知的良心拷問: 為什么科技創新總是出現在美國?
倪閩景:理科課程落后世界70年!該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