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表:723(41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企業培訓在企業管理上的應用及重要性 |
培訓對現代企業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大家都會眾口一詞說:“人才”。的確如此,20世紀60年代是生產管理時代、70年代是營銷管理時代、80年代是資本運作時代、90年代至今是人力資源管理時代。因此眾多的企業為了使企業能做大做強,紛紛提出“以人為本、實現雙贏”的口號,把人力資源管理從戰術層面提升到一個戰略層面,使人力資源工作者成為企業的戰略伙伴、改革的推動者、企業培訓師、管理專家。企業的員工不再僅僅視為企業的成本,而是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來看待。培訓是以發展勞動者職業技能、全面提高勞動者思想和業務素質,改善勞動力結構,促使企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目的,其根本目的是通過培訓為企業培養一大批能迅速適應和滿足生產及經營需要的員工。
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要有較高的整體素質,而員工培訓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企業通過培訓,可以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新員工在培訓過程中迅速適應企業新環境,盡快掌握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老員工可以利用培訓補充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適應工作變化的需要。企業界人力資本在培訓后能夠增值,這主要反映在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上面,而員工素質的提高最終將會帶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培訓是人力資產增值的重要途徑,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核心內容,也是組織效益提高的重要過程。通過培訓,能夠開發員工潛力,激發員工創新欲望。培訓可以改善員工工作質量、降低工作損耗以及企業事故發生率。 麥當勞公司美國總部的總裁,由最初收發報紙的工人經過培訓直至升到第一把交椅。由此可知,如果一味“舍近求遠”,只從外部市場招聘人才,而不重視內部資源的開發,將會為企業帶來很大有損失。
有人認為培訓只是一種消費,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對企業而言,培訓是對人力資源這一核心資源進行開發的投入。較之其他投入,這種投入更能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其效益是巨大的,且具有綜合性、長遠性。培訓的內涵是對員工潛在能力的開發,而不僅是知識的補足和技能的訓練。其目的是促進員工全面的、充分的發展,從而給企業帶來無窮無盡的活力。許多企業將培訓作為對人力資源的一種投資。既然作為投資,當然就會考慮“投資回報率”,我們經常在一些管理類報刊及書籍中看到諸如此類的提法:“由于對員工培訓的重視,生產率提高了60%”、“培訓的投入,使員工流失率降低了65%”等等。
美國權威機構監測,培訓的投資回報率一般在33%左右。在對美國大型制造業公司的分析中,公司從培訓中得到的回報率大約可達20%-30%。摩托羅拉公司向全體雇員提供每年至少40小時的培訓.調查表明:摩托羅拉公司每1美元培訓費可以在3年以內實現40美元的生產效益。摩托羅拉公司認為,素質良好的公司雇員們已通過技術革新和節約操作為公司創造了40億美元的財富。摩托羅拉公司的巨額培訓收益說明了培訓投資對企業的重要性。
企業獲取高質量、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有兩個途徑,一是從外部招聘;二是對內部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素質。但是,許多企業往往傾向于外部招聘人才,而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內部員工的培養教育,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如今, 越來越多的企業,從戰略發展的角度,把培訓作為企業最重要的投資方向之一。從另一方面,員工也把是否能夠得到足夠的培訓和發展機會作為衡量企業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從戰略高度重視員工培訓,對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就培訓而言:
培訓: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
管理者運用培訓的方式向下屬傳達他的意圖,較之通過會議、報告、文件等方式,起碼有以下兩個好處:一是在培訓時,管理者與下屬是師生關系,心理關系更加融洽,更容易交流和溝通,傳達和接受的效果自然更好,下屬貫徹領導意圖的自覺性更高;二是在備課和授課的過程中,管理者可以更系統地整理自己的思想,在與學員的交流中,還可以使這些思想更加完善,從而使決策更加科學化。
培訓:是保持工作激情的妙訣
有人將企業培訓看成是對員工的一種福利,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因為他們僅把培訓當成保健因素而非激勵因素。而實際上,培訓的激勵作用遠大于保健功能。以主動心態參與培訓的人,在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過程中,往往產生豐富的感悟。這些感悟與工作中的體驗相結合,極易產生創新思維的火花,給人以精神上的激勵。這使得培訓不僅具有拓展知識、提高技能的作用,而且具有鼓舞自信心、激發工作熱情的功效。經常“充電”,能使人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另一方面,注重個人發展的員工往往把培訓看成是企業對他的最高獎賞。尤其是當培訓與員工職業生涯設計結合起來的時候,更能激發員工的進取熱情。許多著名的公司正是迎合了這一心理規律,盡可能地為其員工提供適當的培訓,從而有效地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歸屬感和忠誠度。不難預見,一個較少為員工提供培訓的企業,將是缺乏吸引力的;而注重通過培訓使員工得到發展的企業必然士氣高漲。
培訓:管理者的意義重大
傳統的培訓過分注重一般員工的培訓而忽視管理者的培訓。這種觀念已不再適應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要求。在企業外部環境日益紛繁復雜的今天,企業的發展能力更多地取決于管理者的素質。因而管理者的學習與培訓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很顯然,管理者所處的層次愈高,其學習與培訓愈重要、愈迫切。因為只有高層管理者具備豐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超前的眼光和創新的思維,才能形成正確的決策和思路,推動各部門工作順利展開。誰都知道,下屬培訓得再好,產生的優秀想法再多,如果得不到上級的采納,也難以發揮作用,畢竟下級推動上級比上級推動下級要難得多。戰略性的錯誤比戰術性的錯誤后果更嚴重,戰術性的錯誤比技術性的錯誤后果更嚴重。因此,決策層的培訓優先于一般管理層的培訓,一般管理層的培訓優先于一般員工培訓。國家首腦百忙之中聽取專家講座,各大企業不惜以高昂代價培訓高層管理者,都體現了對管理者培訓問題的深刻認識。
培訓:把轉變觀念放在第一位
培訓的目的,在于轉變觀念、拓展知識、提高技能。但在觀念、知識、技能三者之中,觀念處于主導地位。因而轉變觀念就成為培訓的首要任務。目前全球政治經濟處于轉型時期。社會進步呼喚新的觀念,各種新觀念的光大也進一步推動了全球的現代化進程;同時,各種不合時宜的舊觀念還在束縛著人們的思維和行動,成為發展變革的主要障礙。隨著新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發展亟待培養人的開放意識、全球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學習意識、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這給培訓提出了重要的課題。發展中國家要在落后的基礎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必須具有全球眼光和國際戰略,瞄準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充分發揮后發優勢。為了創建國際一流企業,企業必須要求全體員工“多唱國際歌”、“多讀世界地圖”、“多看全球氣候”。這些都要求加強員工思想觀念的培養,把轉變觀念放在培訓工作的第一位。
其次,就企業角度而言:
1、提高員工技能、態度和綜合素質,提高生產服務效率。滿足員工個人發展的需求,使員工有一種與企業一起不斷成長的感覺。使其對企業有歸屬感和主人翁責任感。企業而言,對員工培訓得越充分,對員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發揮人力資源的高增值性,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有資料顯示,百事可樂公司對深圳270名員工中的100名進行一次調查,這些人幾乎全部參加過培訓。其中80%的員工對自己從事的工作表示滿意,87%的員工愿意繼續留在公司工作。培訓不僅提高了職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職工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對工作目標有了更好的理解。
2、培養后備梯隊力量。培訓的特點之一既“前瞻性”。企業內部有一定的自然減員。
需要補充新鮮血液。同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人力資源部門應根據企業的發展,提前對人員進行開發。企業競爭說穿了是人才的競爭。明智的企業家愈來清醒地認識到培訓是企業發展不可忽視的“人本投資”,是提高企業“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徑。美國的一項研究資料表明,企業技術創新的最佳投資比例是5:5,即“人本投資”和硬件投資各占50%。人本為主的軟技術投資,作用于機械設備的硬技術投資后,產出的效益成倍增加。在同樣的設備條件下,增加“人本”投資,可達到投1產8的投入產出比。發達國家在推進技術創新中,不但注意引進、更新改造機械設備等方面的硬件投入,而且更注重以提高人的素質為主要目標的軟技術投入。事實證明,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有了一流的人才,就可以開發一流的產品,創造一流的業績,企業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加強人員調動的靈活性。員工掌握的技能越多,范圍越廣,越能提高企業內部不同崗位人力調撥的靈活性。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有一句名言:“出產品之前先出人才”,擁有強大人力資源的松下公司值得任何企業向它學習,其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強調:“一個天才的企業家總是不失時機地把對職員的培養和訓練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
4、促進企業與員工,管理層與執行層,員工與員工的雙向溝通,增加企業內部凝聚力。
不少企業采取自己培訓和委托培訓的辦法。這樣做容易將培訓融入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它是一種以價值觀為核心對全體職工進行企業意識教育的微觀文化體系。
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認同企業文化,不僅會自覺學習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而且會增強主人翁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大家的敬業精神、革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形成上上下下自學科技知識,自覺發明創造的良好氛圍,企業的科技人才將茁壯成長,企業科技開發能力會明顯增強
5、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及時適應社會,市場變化。加強競爭能力,有利于企業獲得競爭優勢。一位管理學家曾經說過:“員工培訓是企業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略性投資。”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培訓已經成為企業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6、良好社會影響和聲譽。與只讓馬兒跑,不給馬吃草的企業相比,一個注重企業培訓
的企業,對提高社會全民素質,提高就業率和保障社會穩定方面都將具有更好的社會影響和聲譽
.
最后就員工角度而言:
其一、通過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個人崗位工作能力,對工作更有信心。雖然以前沒有影
響到正常的工作,但仍可能有長時間不清楚的問題,通過培訓加強對工作的理解。通過綜
合素質培訓,加強個人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加強與經理,同事或其他部門員工之間的了解
和改善關系。培訓實際上提供了一個多向交流的機會與場合。不同部門的合作問題可借助一起培訓的機會進行探討并得以解決。
其二、可以滿足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傳播企業價值觀、宗旨、精神等。在現代企業中,員工的工作目的更重要的是為了“高級”需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其三、對員工的重要激勵。員工培訓是一項重要的人力資源投資,同時也是一種有效
的激勵方式,例如:組織業績突出的職工去外地參觀先進企業,鼓勵職工利用業余時間進
修予以報銷費用等。據有關調查,進修培訓是許多職工看重的一個條件,因為金錢對于有
技術、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是暫時的,一段時間可以,長時間不行,他們更看重的是通過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由此可見,培訓關系到企業的方方面面,
不論是從企業本身來說還是從員工方面看來,培訓對一個企業是至關重要。
|
[本貼被作者本人于2014/4/3 10:48:31編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