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精英必備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4分 |
注冊:2009-5-26 |
發表:1(1主題貼) |
登錄:3 |
|
|
[原創]民辦院校、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相對優勢 |
民辦院校、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相對優勢
我們在招生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等等通知書吧,如果考不上大學就去你們學校”,對于這類抱有“僥幸”心理的學生,我們應該怎么說服他呢?
首先我們應該把學生的情況和家長的想法進行準確定位,才能有的放矢,此類的學生大部分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家長對其不抱有希望,考入好的學校幾乎沒有可能,最理想的結果能上個三本或專科。但是家長還有一種潛在的保守觀念,孩子讀了這些年書,一定要升入所謂的正規大學,才算是光宗耀祖,才會在朋友和親戚面前有面子,用有些家長的話來說:“哪怕孩子走個破學校也算出息了”。其實家長的想法是很簡單的,只想到的是眼前,并想不到孩子將來的職業生涯是什么樣的,也不考慮去“破學校”將來工作如何安排,也沒理解什么叫真正的出息,出息是考上大學了?還是學完之后找到好工作了?針對這樣的學生和家長,最有利的說服角度就是強調兩方面的現實,一是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再就是民辦院校的優勢。分析就業難就是要瓦解盲目“僥幸”心理,強調民辦教育優勢就是指引方向。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就業難問題,下面我們來具體的比較一下,民辦院校和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有哪些相對優勢。
一、發展優勢
1、民辦教育在辦學上具有綜合基礎優勢。
民辦學校的辦學綜合基礎優勢集中體現在人、財、物等要素上。人:民辦學校實行的是聘任制。它可以面向全國甚至境外,按其需要選聘人才,并通過合理流動,協調組合,進行優化,形成一支既有長于管理的,又有長于教學的,既有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又有在科學研究上比較有成果的,形成一支年齡、性別、學識水平、經驗和學科構成等方面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高水平、多方位的學校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形成人才結構復合優勢,發揮互補效應和整體效應。財:民辦學校具有融資自由,用資自主的靈活特點。物:按需設計、配置,便捷高效,能反映時代要求。辦學條件的綜合基礎優勢充分顯示著民辦學校強烈的時代意識、競爭意識和成就意識。
2、民辦教育具備多種條件下的自身發展優勢。
民辦學校較之公立學校具有強得多的自身發展條件和特點。這是因為它不僅要接受政府政策法規的規范,接受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評估檢查,更重要的是,它的教育資源是直接取之于社會,它必須接受社會的認定和來自學生家長的評估監督。也就是說,它處于優勝劣汰的社會大環境之中,它必須適應社會需要和直接服務于市場。可以說,一所民辦學校,它的辦學者,從他構筑辦學藍圖那天起,哪一天不千思萬慮這些問題?!民辦學校辦學者的膽略和魄力建立在強烈的辦學質量意識上,而這種辦學質量意識從一開始就是多維條件下的理性思索。因此,民辦體制促使辦學者要具有強烈的進取心態,非常專注于自己的事業。他們認真汲取先進的教育觀念和辦學思想,虛心聽取和采納專家建議,拓展信息渠道,注意收集方方面面來自社會的對學校辦學的反饋信息,逐步形成、豐富并不斷完善著自身發展機制,并通過自身發展機制升華辦學信念和理想,企業與民辦院校的不同就是:企業是在生存中求發展,而民辦院校是在發展中求生存。所以我們應該相信民辦學校的辦學質量,沒有教學質量、管理質量、就業質量的民辦院校是無法在競爭中生存的。
3、民辦學校在辦學思路上有特色發展優勢。
民辦學校的辦學者們,不僅極其重視在辦學中抓管理、上檔次,抓教學、上質量,抓科研、促發展,為高效益產出殫精竭慮,他們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共識,這就是辦特色學校。他們充分認識到辦學特色是學校的形象,是學校發展的活力所在。
民辦學校在辦學上不僅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和自由度,在辦學思想和辦學風格上有廣闊的思維空間,而且其財力上也極有條件裝備先進的設施,提供優越的實踐活動場所,更重要的是民辦學校雄厚的人力資源,能滿足學校創建特色的需要。特色發展優勢改變著千校一面的平庸狀況,向社會展示著教育戰線學校有特色、學生有特長、辦學有特點的生動局面。
民辦教育除上述各種優勢外,它還完全有條件運用自己的綜合優勢,推進科研,又產生自己的科研優勢,強化時代意識和未來意識,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形成良性發展機制。
二、體制優勢
1、民辦教育的機制靈活優勢。
與公辦教育相比,民辦教育的機制是遵循靈活多樣和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民辦教育的管理者可以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通過教育要素市場,建立新型靈活的辦學機制。民辦學校打破了傳統公辦學校單一化的辦學目標模式,依靠辦學質量和特色,不斷拓展生存空間,推動學校內部改革和發展。
2、民辦教育有其先進的辦學理念優勢。
堅持辦學模式和辦學形式多樣化、培養規格和質量特色多元化的發展策略,鼓勵發展多種類型的民辦學校,增加教育供給方式的多元化和選擇性,促進多元人才資源的開發和培養。多元人才的培養是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最終體現,民辦學校的辦學類型(不同的專科類型和教育特色)、教育質量和品牌特色要多元化。民辦學校宜走內涵型發展道路,以質量、特色和誠信取得學生及其家長的信任;建立以質量和特色為中心的自主辦學機制,促進民辦學校關注市場信息,關注學生需求,找準目標定位,塑造學校文化個性。
3、民辦教育的多樣化和選擇性優勢。
民辦學校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選擇教育的需求,為社會增添了就業崗位,為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因此可以說,民辦教育是一種選擇教育。人們可以從各自需要出發,選擇民辦學校的條件、選擇就讀形式、選擇教育的特色。當前就業的壓力較大,每年有700萬初中畢業生不能進入高中,有近250萬高中生不能升大學,社會上每年有1500萬人待業,每年還有數以千萬計的農民要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問題是許多勞動者缺乏就業上崗必須的素質,發展各種形式、規格、層次的民辦教育能滿足提高社會勞動力,尤其是提高待業人員再就業上崗能力的需要。當然民辦教育發展本身也能創造就業崗位,但它最主要的職能是培養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就業能力,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說:發展民辦教育,集社會偉力,興千秋大業,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三、管理優勢
1、管理體制的優勢。
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個能”,即干部能上能下,教師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作為民辦學校,有了這種體制優勢,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
2、管理方式上的優勢。
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個全”,即全寄宿、全封閉、全坐班。全寄宿可以為師生創造更多的工作時間和學習時間,贏得時間上的優勢;全封閉可以為學生創造優越的學習環境,免受社會上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全坐班指的是教師,我們的教師實行嚴格的坐班制,吃住都是由學校全包干,保證讓教師將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精力都可以用于教學方面,全面杜絕老師在校外搞有償家教等第二職業。
3、管理模式上的優勢。
我們的管理模式也可以概括為“三個全”,即全程管理、全員管理和全方位管理,因為有了前面所說的“三個能”和“三個全”,這種管理模式也就很好地建構起來了。有了這種管理模式,也就保證了整個學校以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實現良性運作,使得學校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和考風。
四、教學模式優勢
1、民辦教育的教學性質是功利化教育,以就業為指導,培育的是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能型人才。
2、民辦教育的課程體系是以市場為導向,采用自主研發或引進高端課程,并適時更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3、民辦教育的教學態度是認真、勤奮、嚴格、負責的。
我國民辦教育在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最大限度地積聚了全社會的教育資源,實現了教育的超常規發展,延長了國民受教育的年限,增加了優質教育資源。社會力量辦學事業的興起,打破了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計劃性最強的教育領域的一統格局,揭開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新篇章,涌現出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模式,使民辦教育的優勢更加明顯。民辦教育更以其獨特的高視點、高起點、高規格、高效能,挾改革雄風,馭經濟大潮,一下子把辦學條件和教育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展現于社會和世人面前,充分的體現了民辦教育的突出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摘自《招生精英必備》http://www.wh09.com/z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