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8 |
|
|
世界應防范美國轉嫁危機--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消費 |
美國的次貸危機將全球經濟拖入了泥潭,很多人對美國這塊“經濟無比繁榮與安定的綠洲”突然發生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嘯而感到意外。美國的危機真的像它宣揚的那么嚴重嗎?美國下一步將采取什么策略呢?有專家認為,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動蕩仍未見底,各國要警惕衰退的美國轉嫁危機,以搞垮其他大國。
馬克思主義才能解釋當前的金融海嘯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認為,僅僅從經濟技術學或經濟運營學或經濟管理學或公眾心理學的角度,可以講清美國這場金融海嘯的直接或間接的原因,但都無法講清它的根源。只有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才能解釋清楚這件大事的根本原因。
美國的金融機構明知差級以下貸款存在高度風險,而還要放貸,其根本原因就是資本對高額利潤的追逐。有人戲稱,這是美國的“美小姐”即“房地美”和“房利美”追求“錢先生”即超額利潤的必然結果。這次美國的次貸危機實則是信貸擴張而引起的消費領域特別是房地產領域的生產過剩危機。1929年與2008年的危機表現形式雖然不同,但說到底,依然是美國普通老百姓收入少,消費不足的根本制約與結果。這仍是馬恩所說的,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個人所有的根本矛盾所引起、所決定。
早在1867年,馬克思就指出:“昨天,資產者還被繁榮所陶醉,懷著啟蒙的驕傲,宣稱貨幣是空虛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貨幣。今天,他們在市場到處叫嚷:只有貨幣才是商品!他們的靈魂渴求貨幣這一唯一的財富,就像鹿渴求清水一樣。”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消費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1889年,恩格斯也指出:“金融市場也會有自己的危機,工業中的直接的紊亂對這種危機只起從屬的作用,或者甚至根本不起作用。”重讀這些論述,可以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并未過時,并且有著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歷史穿透力。日前法國總統薩科齊被人看到在翻閱馬克思的著作。《資本論》在德國熱銷,有可能會成為今年圣誕節最佳禮物。連一些原來推崇新自由主義的西方大牌經濟學家也承認,只有馬克思學說才是對資本主義的最佳解釋。
警惕美國重施搞垮蘇聯東歐的故技
美國可能正在經歷著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不過,美國真的會由此衰落嗎?事實上,這場危機只是美國過去面臨的諸多經濟危機中的一個,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統計,過去60年來美國已經遭遇了10次或大或小的經濟危機。有意思的是,每次危機美國都安然度過,并在危機過后顯得愈發強大,相反,危機對美國的戰略對手的破壞性則往往更大一些。那么美國會不會順利度過此次危機,甚至借危機來達到打擊其潛在對手,抑制其他力量的崛起對其霸主地位的挑戰呢。
李慎明指出,冷戰結束后,美國經濟之所以能有長達10年的繁榮,其根本前提,主要并不是其信息技術經濟的作用,而是其搞垮了蘇聯。美國為了度過這次金融危機,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會不會是重復上個世紀90年代用來搞垮蘇聯東歐的辦法,即調動其所有能量搞垮當今世界上的大國或強國呢?
他認為,歷史已不像前些年那樣表現地相對平衡與平靜了,這種相對的平衡與平靜極可能要被打破,有可能出現新的大失衡和大動蕩,并由此可能帶來世界格局的新變化。對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目前還不好預測具體結果。各國能否渡過難關并取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關鍵是看哪些國家在戰略上能夠正確應對。
北京理工大學崔新生教授撰文指出,以石油為例,美國對石油及資源的控制,經濟利益大于政治利益,主要是防御資源被別國,特別是被美國認為對自己不安全的國家掌握和控制。美國對中東地區相關的每一次戰爭,不是為了爭取多少石油份額的控制權,而是為了控制石油積蓄的財富本身。
因此,因華爾街金融震蕩過程,石油價格的一路走低,從表面看,是全球經濟需求不振反映到國際油價機制使然。其實,石油價格從來是虛擬為實體定價,即金融市場確定真實供給和需求程度,而價格純粹是一個“影像”。
所以,在金融震蕩之外,石油及資源的價格變動,至少會顯露美國下一步策略應用的信號。石油危機并不僅僅是因為價格暴漲才會釀成危機,油價低迷同樣也是危機,而且會比價格暴漲更值得關注。相比而言,油價過高或許是安全的,因為油價高,獲利最多的是華爾街的投機商和石油美元的財務管理費用,而油價趨低則意味著石油美元資產的損失。
因價格趨低所形成的石油危機,意味著美國至少有兩方面的預期安排:一是對石油美元進行貶值,為華爾街石油美元經理人減負,以方便其恢復元氣;二是夯實實體經濟基礎,增強在世界范圍內的資源上游控制權,在壯大自己的同時,抑制或打擊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實力,特別是俄羅斯、拉美和中東的產油國。也可以說,石油降價是為美國下一步獲取廉價資源作鋪墊。當美國信用因華爾街金融震蕩一時難以恢復到理想狀態時,美國對資源國家的懷柔策略不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或許三五年左右,華爾街復興之時,將是美國布局“戰爭”的一個契機。所謂為資源而戰,則是因為暫時很難找到比其更恰當、更上算的理由。(人民網經濟頻道綜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