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jun21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116分 |
注冊:2008-12-15 |
發表:29(28主題貼) |
登錄:7 |
|
|
職業團隊是怎樣鍛煉成的 |
步戰車履帶的長長印跡,沙場上的無情廝殺,一部絕少兒女情長的連續劇,卻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士兵精神世界的豐富……
一個看似低能的農村孩子,在軍人的世界里跌打滾爬,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路。
因為他的笨拙,讓全體跟著受累;因為他的認真,讓全連為之感動;因為他的執著,讓全營為之驕傲。
這就是《士兵突擊》,一部名字如此普通的軍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一笑就會露出一口大白牙的主人公,在與去年最熱的美劇《越獄》的PK中,竟然以78%的網友支持率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既沒有大腕的參與,也沒有男女的情感糾葛,《士兵突擊》為什么會征服了如此多挑剔的觀眾?
許多人說,這是中國版的《阿甘正傳》,是一部深刻的“勵志片”。成長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成功,成為英雄,那么劇中的許三多恰恰就代表了觀眾心中的那個夢,所以引起了這么大的共鳴。
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看,我倒覺得,《士兵突擊》不僅圓了被管理者的夢,更在于解了管理者的痛。
管理者最大的痛在于缺少一支職業化的團隊,既無精兵,又無強將,那企業肯定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樣一支職業團隊從哪里來,《士兵突擊》在這個時候給我們帶來了一份極有價值的答案。
我們將它和《阿甘正傳》對比一下,就會看得更清楚。
《阿甘正傳》里面,阿甘的智商只有75分,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最后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對他來說,人生的信條很簡單,就是不斷的奔跑。
《士兵突擊》里面,一個有點窩囊的農家子弟,哭過,摔打過,郁悶過,絕望過,最終走入了人人矚目的A大隊,成為了各項素質都很出色的特種兵。對于他來說,人生的信條同樣很簡單:“好好活,就是做許多有意義的事兒。做許多有意義的事兒,就是好好活。”
個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能成長和成功,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個人因素還是環境因素起主要作用?如果來一個蒙太奇,拉一個廣角鏡頭,看一看阿甘與許三多成長的環境,就會發現《士兵突擊》更深刻,更高明。《阿甘正傳》是典型的美國版成功故事,一個美國夢的東西,強調了一個人經過自己不斷努力奮斗,最后終于到達輝煌的頂點。《士兵突擊》更為強調了個人成功背后的環境支持,更多的描述了一個英雄群體的故事,許三多是在這個英雄群體里成長起來的,如果脫離了這個英雄群體,許三多就變得毫無意義了,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一個普通人在團隊中成就非凡的故事。當然,《阿甘正傳》里,也有一些人對他發生了影響,比如阿甘的媽媽,但是這些影響比起他個人的性格,都是次要的,而在士兵突擊里,這種集體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無時無刻你都會看到一個整體的團隊,所以從藝術的角度講,《士兵突擊》塑造了更為豐富的性格角色;管理的角度講,它展現了一個更為豐富的主題:一個職業團隊是如何煉成的。我們把個中的精華提煉出來,就是——培養職業團隊,必須做到四個到位:
1、素養到位
我們看主人公許三多,他是一個成功的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有人就會說了,成功的起點并不見得要很高,仔細一看,卻不是這樣。
許家院子:
許三多:我初中畢業,可老師說我學得扎實,是真學。成才他高中畢業,可他不好好溫課,初中他盡打我小抄。
史今臉上若有若無地有些微笑。
許三多:我膽可不小,成才他們盡在墳地里嚇我,可沒嚇著,有時像被嚇著了,是裝的,要不他們老沒完。我不是不敢看殺豬,我是…那是…就是…
史今:就是不忍心看。你好孩子,心善,看不得人受苦……不是人也一樣。
許三多有些驚喜:嗯哪嗯哪。
許三多:……其實我更想上學……
許三多的身上有這三樣東西:一是真誠,二是意志,三是智慧。同樣,成功的人起碼要具備這三種素質,它們會構成一個三角形的員工基本素質模型。更重要的是,這些潛質都會在他以后的工作中展示出來,比如劇里許三多回家處理事情,就可以明顯的看到他已經成熟了,有頭腦了。
而管理者的責任,首先是去發現員工身上的這種潛質,因為,很多員工都會表現出“明明是個強人,天生一副熊樣”的形象,多數管理者常常被這種外表所迷惑。劇里的團長和袁朗,正是優秀管理者慧眼識人的代表,他們與其他管理者不同的是,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透過表象看到了許三多極高的潛質,許三多一步一步走到老A,正是背后有一個袁朗在觀察著他。可以說,我們的團隊中不缺許三多,而缺團長和袁朗這樣的人物,如果沒有他們,就缺少了將“熊樣”變成“強人”的前提。
發現了好坯子,接下來要怎么打磨呢?且慢,打磨的前提是愛。
2、關愛到位
史今,他將許三多接進部隊,并成為這個新兵的保護神。劇里,當父親許百順又罵許三多是龜兒子的時候:
史今:我….你兒子——老前輩,你們家許三多交給我了是不是?
許百順:你不要啊!
史今:要了!要了他,他就是我的兵,你罵你兒子打你兒子我管不著,你管我的兵叫龜兒子,一百八十個不行!
村長:醉話,酒后食言做不得數……
史今:醉了我就睡!這是我想說不敢說的話!許三多,這不見得是個好事,要了你,我陪你玩命,你就得跟著玩命!老前輩,我跟你說,一年時間,我把你龜兒子……不,你兒子練成一個堂堂正正的兵!
為了一個和自己身世很像,又固執得要死要活的新兵,史今付出了全部的時間精力和感情。他像一個真正的兄長,溫柔寬厚,瘦弱的背影竟然都能讓人感到溫暖。他為了許三多,背棄了所有的人,用自己的陷落作為代價,托起了一個更弱小的兄弟。放到企業中,新人正是需要老同事給與的關心和疼愛。
3、要求到位。
袁朗,對許三多嚴格要求的代表性人物。他就是要把許三多訓練成“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訓練成一個兵王。
袁朗:“我不會踐踏你們的希望與理想,說真的,那是我最珍惜的部分,我看中你們的第一要素。但是我希望你們在沒有這些東西時也能生存,在更加真實和殘酷的環境里也能生存。我敬佩的一位老軍人說,他費盡心血但不敢妄談勝利,他只想部下在戰爭中能少死幾個。他說,這是軍人的人道。"這句話送給你。從少校到中校確實只一步之遙,尤其你這樣年青,但我想給你的一步之遙加上點沉重的東西。”
這很殘酷,根本是照滅絕人性的路數來干的。在企業管理上,也需要這種無情的制度,絕情的執行,將員工磨練出來。
4、榜樣到位。
成才,許三多的小同鄉,成才的聰明對應著許三多的笨拙,無論是在村子里,還是在部隊里,許三多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榜樣,那就是成才。因為成才代表了聰明,代表了理想,可以說許三多完全是用敬佩的眼光來看成才的。許三多原本只有內在的一些東西,并不成熟,但他從榜樣成才的身上完全沒有受到干擾,得到的都是正面的東西,一步步走向優秀,甚至超越了成才。在企業的管理上,在團隊里樹立榜樣,就能提升整個團隊的創造能力,快速成長。
放到企業該怎么做?
誠然,電視劇畢竟不是現實社會,和這些影視作品比較起來,現實要復雜得多。電視劇里面是一個簡化了的環境,這讓我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培養一個新人成才是容易的!可恰恰相反,大多數時候,很多的許三多在剛進入企業的那一刻,就已經被企業淘汰掉了,一輩子也沒有變成兵王。因為與軍隊相比,企業的環境要復雜的多,軍隊是可以封閉的,軍隊有鐵的紀律,說了坐下就不能站著。在企業里,有些員工,一旦你對他嚴格要求,很可能他第二天就不會來了,工資也不會要了,所以部隊的做法企業不能完全復制。
雖然具體的做法沒有部隊那么嚴格,那么極端,但道理是完全相同的,比如要不要選擇合適的人來培養?肯定要的,有的時候選擇不合適的人去培養,那你不但不能把一個朽木雕成一個棟梁,還浪費了企業資源。要不要對你的員工既關心愛護,又嚴格要求?要不要給員工樹立起一個楷模?這都是一樣的。大多數時候,企業里面很多的新人都是不出眾的,甚至是有些窩囊,其實只要你對他關愛到位、要求到位、榜樣到位的時候,那些具備基本素質的人就很可能成為兵王。經過這樣的訓練,我們不一定會把所有的員工都訓練成兵王,畢竟兵王是有限的,但培養出一個職業團隊是完全可能的。盡管我們的條件不如部隊,但是我們的要求沒有部隊那樣苛刻;盡管我們的環境不如部隊,但我們的空間比部隊寬松。
從這個意義上講,《阿甘正傳》可以成為個人奮斗的榜樣,而《士兵突擊》是一部我們打造職業團隊的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