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quouo"></strike>
<ul id="quouo"><sup id="quouo"></sup></ul>
  • <strike id="quouo"><menu id="quouo"></menu></strike>
    <center id="quouo"><samp id="quouo"></samp></center>
    企業培訓
    首頁 地區推薦 清華EDP 企業內訓 公開課 職業培訓 HR資訊 培訓需求 培訓公司 培訓顧問 客戶服務 在線論壇
    當前類別 > 在線論壇
         
    巔峰培訓論壇 > 談天說地 >
    你必須先進行登錄 才能發貼,注冊新會員請點這里.
    今日貼數:7976 |主題總數:77203 | 帖子總數:80219 | 會員總數:2538

    最新貼子 |  熱門貼子 |  搜索貼子 
      本版搜索:  
    興邦智庫CEO課程 北京大學總裁班目錄 中國能源電力企業家班 碩士\博士學位項目
    AI機器人 人工智能 低空經濟 礦業總裁班 建筑業總裁班 新能源班 數據資產化 公司治理與資本運營 心理學 領導力 清華教授、能源局領導、知名企業家,培養全球化視野及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能源企業領導者 新加坡大學博士紐約理工大學MBA美國蘇富比藝術管理碩士金融管理碩士
        您是本貼的第 22786 個閱讀者  
      主題:銀行內鬼頻頻捅破監管大網 金融腐敗呈現新特點 2007/4/8 11:40:36  
       pcktv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1302分
       注冊:2004-8-21
       發表:346(293主題貼)
       登錄:209
    1 
    銀行內鬼頻頻捅破監管大網 金融腐敗呈現新特點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今年1月17日,國務院任命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吳小平為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在吳小平履新的第二天,他的前任胡楚壽(曾任農發行副行長)因收受賄賂635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作為胡楚壽串案中的另一“主角”——涉案金額達1200多萬元的農發行副行長于大路,也因受賄、挪用公款和行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曾任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行長的余振東,在“貪內助”余緒惠的“洗腦”和前行長許超凡的“調教”下,犯下驚天大案——貪污、挪用銀行資金4.83億美元,并逃往美國,引起舉國震驚。在這起驚天大案發生的前后,動輒上億元、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的金融腐敗案件,此起彼伏,不時從一些地方冒出來,令人防不勝防。
        
         盡管這些案件的釀成大多在前些年,產生的原因也相當復雜,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銀行“內鬼”混雜其中,他們頻頻捅破貌似嚴密的監管大網,成為一樁樁金融腐敗大案的始作俑者。
        
         “鬼賊”勾結同謀作案
        
         據中國銀監會統計分析,在頻發的金融腐敗大案中,“內鬼外賊”聯手作案的達到了80%以上。大量事實也表明,銀行“內鬼”要把巨額資金搞出來,需要“外賊”配合;“外賊”虎視的銀行資金,也必須“內鬼”親歷親為。金融腐敗大案中的“內鬼外賊”,無不深諳此道。
        
         2005年1月4日,東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去開戶行哈爾濱河淞街中國銀行對賬,發現賬戶中共計2.93億元存款去向不明。同日,東北高速接到子公司——黑龍江東高投資報告,稱其存于河淞街中行的530萬元資金也不翼而飛。經公安機關查實,在河淞街中行等銀行失竊的存款超過10億元。2004年12月30日,該行行長高山在席卷了這10億元機構存款后,出逃加拿大。第二天,他的小學同學、“富甲冰城”的李東哲也隨他而去。
        
         被卷走的這些巨額機構存款,都是他倆“攬儲”搞來的。高山是銀行的“內鬼”,李東哲作為“吸收存款經紀人”,他們與機構達成約定:對方將大額資金存到高山所在的河淞街中行,而高山和李東哲則按高息支付“存款回扣”。如辰能公司近3.2億元的“閑置資金”,就這樣存入了河淞街中行。自2004年10月以來,他們通過李東哲的空殼公司頻繁轉賬,高頻巨量向外匯走了這些巨款。
        
         這是一起震驚海內外的“內鬼外賊”聯手作案的典型案例。從各地公開的報道看,這種典型案例還有不少。
        
         2005年4月,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在對北京華運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森豪公寓”項目發放按揭貸款過程中,房地產開發商勾結銀行和律師三方聯手編造假申報材料,騙取銀行住房按揭貸款6. 4億元。在這起騙貸案中,每一步都是“內鬼外賊”在作假——房地產開發商、銀行和律師三方共制造了300多份假身份證、300多份假合同、300多份假法律文書,堪稱騙貸的“經典”之作。
        
         權錢交易違規放貸
        
         震驚全國的廣東“南海華光集團”騙貸105億元案,是一起被金錢腐蝕靈魂的銀行“內鬼”,在騙子馮明昌的“引領”捅破監管大網的。
        
         為了騙取銀行貸款和財政資金,廣東省佛山市南海人馮明昌自1995年以來,多次向佛山市南海區財政局、工行南海支行等單位和多名國家公職人員行賄,共計人民幣1億多元、港幣88萬元、美元2.5萬元,其中向工行南海支行行賄人民幣5508萬元。馮明昌所屬的“南海華光集團”因此先后從南海7家金融機構騙貸105億元,其中工行南海支行74億元。至2003年初審計時,全部貸款中尚有25.86億元未能收回。
        
         在這起巨額騙貸案中,工行南海支行原行長林裕行收受馮明昌等人賄賂3500多萬元;南海支行副行長林進庭收取“南海華光集團”等多家企業“贊助款”2070萬元;工行廣東省分行原副行長葉家聲先后收受錢財共計人民幣73.7萬元、港幣44.5萬元、美元2000元等。另有30多人受到嚴肅處理。在這些銀行“內鬼”的幫助下,騙子馮明昌視銀行資金為個人提款機,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在貴陽、長沙發生的違貸大案,也足以說明金融系統的權錢交易嚴重到了何等程度!
        
         農行貴州省分行女副行長李云,2005年4月以犯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貴陽中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據法院認定,李云先后7次收受貴陽液化氣總公司老板黃高勝人民幣13萬元及美元3.8萬元后,違規貸給其16個億,其中1.68億元成為了“老虎借豬,有去無回”。
        
         2001年底,年僅37歲的張燁被聘為長沙市商業銀行行長。張燁履新后,商業銀行在最大股東——長沙市政府的扶持下,其業績大幅攀升。張燁也因此在湖南銀行界被譽為“明星行長”。可是,沒過多久,“明星行長”就墜入了一起5.5億元的違貸黑洞。經查證,張燁采取欺騙手段,將這些巨款違規貸給了房地產商彭建平。彭則轉而將資金投入泰陽證券和恒信證券,以及在長沙的房地產項目。當然也少不了向張燁提供大量現金和實物作為回報。目前,張燁正在接受司法機關審查。
        
         利令智昏因小失大
        
         2002年春節前后,新疆哈密市城郊信用社新西分社會計王風霞和本社出納員尉萍為了完成攬儲任務,找到本市盛達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萬翠香,請她幫忙拉存款。詭計多端的萬翠香不但沒拉來多少存款,反而把王風霞和尉萍騙得團團轉。短短一年時間,就從信用社搞出了3778萬元。而且,王風霞還以轉賬的形式單獨給萬翠香提供資金761萬元。后來,尉萍干脆把儲戶的存款直接放在萬翠香處,自己只負責給儲戶打存單。再到后來,尉萍在萬翠香的指使下,以萬翠香親屬的名字空打存單74張,共計3418萬元。儲戶既沒有存款,也沒有把錢交給萬翠香,但憑這些存單萬翠香可以直接提取現金。據檢察機關查證,尉萍單獨給萬翠香挪用資金的票證是6 406萬元。
        
         王風霞和尉萍則從中撈取了大量好處。王風霞購買了高級轎車、商品房、高檔服裝,還有244萬元的現金存入銀行。尉萍則收受了萬翠香賄送的住房、手機、高檔家具和白金鉆石手鏈等。據公安機關查實,兩個女人肆無忌憚地挪用、侵占巨額資金,在短短的4年時間里,涉案金額高達1.4億元,其中直接私分公款489萬元。
        
         華夏銀行原行長段曉興利用職務便利,接受蔡燕軍以北京金萬利油脂有限公司的名義申請貸款的請托,對銀行工作人員為獲取非法利益而故意提供的虛假材料不認真審查核實,即同意向該公司貸款1.5億元。經法院認定,段曉興于1999年2月、4月,先后2次收受蔡燕軍給予的人民幣5萬元、美金3000元。案發后,尚有貸款1.444億元沒有收回。
        
         又如交通銀行蘇州分行總經理兼黨組書記蔡涵剛和蘇州市副市長楊荷生等人,運用貸款在銀行外“體外循環”等手法非法放貸41億元,賺取利率差價和巨額利息并索賄受賄,其中蔡涵剛個人索賄受賄140多萬元。蔡涵剛被關進監獄后,受到一名囚犯嘲笑,惱羞成怒的他頓時氣血直沖腦門,突發腦溢血一命嗚呼。
        
         票據貼現瘋狂詐騙
        
         2003年11月,農行貴州省分行紀委接到下屬貴陽市瑞金支行報告,稱該行行長石世芳以其他銀行借用票據的名義,從重要票據管理員處領取了4本空白銀行承兌匯票。這種匯票每本25張,每張可填寫1000萬元。
        
         鑒于事態的嚴重性,農行貴州省分行研究決定立即讓石世芳停職檢查。在交回的4本銀行承兌匯票中,其中一本已全部填寫,每張均為1000萬元,除填錯4張外,共開出金額人民幣2.1億元。
        
         經專案組偵查發現,2002年12月,珠海紅大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洪元通過中間人介紹,認識了貴州荔波縣朝陽鎮經發公司總經理伍英萬。經過密謀,雙方簽訂了虛假工礦產品買賣合同,朝陽公司簽發商業承兌匯票8筆,金額為6160萬元。工行鄭州市經緯支行副行長李曉燕、客戶部副經理陳松鶴接受周洪元的賄賂后,在該行為其全部貼現了這筆巨款。
        
         為騙取更多的銀行資金,2003年5月底,周洪元送給瑞金支行行長石世芳50萬元,并與石世芳、貴州東龍實業集團公司法人代表林凡勇共謀,繼續利用票據套取銀行資金。隨后,珠海紅大發展有限公司與東龍實業集團簽訂5份虛假工礦產品購銷合同,總金額近4億元。東龍實業集團同時開出了5份商業匯票擔保函,請工行鄭州市經緯支行予以貼現。瑞金支行則提供全額擔保,保證在承兌人到期未還款的情況下,無條件支付所有款項。就這樣,其中6664萬多元在案發前已貼現。
        
         萬幸的是,除了兩筆共1.28億元被“內鬼外賊”搞出銀行外,其余款項因發現及時被中止,防止了大量國家資金被竊走。
        
         2004年7月28日,建行山西省分行等發現11.25億元巨額資金失竊。經查,此案牽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另有數目不等的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和企事業單位牽連其中。在這起令最高層震怒(溫家寶總理三次作出批示)、且令太原銀行業幾乎全軍覆沒的山西省“建國以來最大的金融詐騙案”中,就是銀行“內鬼”內外勾結,通過私刻印章、偽造轉賬支票等手法,將銀行存款轉至其他賬戶,再以直接提現、辦理質押貸款、轉為承兌保證金等形式,騙取巨額資金的。其中農行山西分行太原漪汾街分理處主任張建國,在金融“掮客”胡吉賢誘惑和“2億元存款”蒙蔽下,干脆與其合伙進行票據詐騙,給農行造成了1.46億元巨額損失。
        
         近幾年來,我國金融業改革成績斐然,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但是,我們也應清楚地看到,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金融領域里的腐敗案件一直居高不下,給國家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也給金融系統的聲譽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今年春節后,《廉政瞭望》記者通過采訪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銀監局的有關領導和不少業內人士,并就我國金融系統頻頻發生腐敗大案的新特點,與他們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歸納起來,這些新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007/4/8 11:40:36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 查看 
       pcktv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積分:1302分
       注冊:2004-8-21
       發貼:351(296主題貼)
       登錄:209
    2  
    銀行內鬼頻頻捅破監管大網 金融腐敗呈現新特點
         職務犯罪居高不下
        
         據四川銀監局王筠權局長介紹,銀行的關鍵崗位和權力崗位是職務犯罪的高發崗位。如會計、出納、儲蓄、信貸等是挪用、貪污、侵占、詐騙、盜竊案件的高發崗位,基層領導崗位多發違規經營、賄賂案件。1995年以來,四川銀行業發生于會計、出納、儲蓄、信貸等基層崗位的案件占61.6%。另外,違規經營案件中高管作案占86. 4%,賄賂案件中高管作案占100%。
        
         從全國發生的金融腐敗情況看,職務犯罪已滲透到信貸、計劃、會計、出納、儲蓄、國際業務等各個部門,涉及到從吸收存款到票據結算、發放貸款、出具信用證等各個環節,既有一般職工,又有分支行干部,更有總行級領導。值得關注的是,“一把手”及重點崗位工作人員實施犯罪現象突出。
        
         建行原董事長張恩照,收受美方一家商業公司賄送的100萬美元,嚴重敗壞了我國的對外形象。建行原行長王雪冰、光大集團原董事長朱小華等都有海外任職經歷,他們的丑行在國際上的負面影響極大。中國銀行原副行長、中銀(香港)行政總裁劉金寶原在上海工作期間接受重金賄賂后,越權限、逆程序向萬泰集團違規放貸15億元,其中不良貸款高達10億元。
        
         一些分行、支行行長,利用手中權力瘋狂撈錢的案件頻頻發生。如在溫州中銀大廈腐敗窩案中,國家損失3500萬元,牽出了43名違法違紀人員。原中銀溫州支行行長葉征、副行長盧明順、符加蝶、魯榮華,以及其他案件牽扯出來的交行蘇州分行總經理蔡涵剛、工行四川樂山分行行長朱雪純、工行河南駐馬店分行行長孟鳳嶺及樂山路支行行長張學勤等腐敗分子,都是被權錢交易拉下水的。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金融腐敗案中的職務犯罪比例達到了80%以上。何以如此?就是因為在我國金融系統中,不管是高級管理官員,還是一般員工,都擁有較大的權力和權力異化的便利。面對銀行的巨額資金,一旦思想防線被物欲的“洪水”沖毀,就是“汪洋”一片,四周不見邊,水深不見底。
        
         涉案金額越來越大
        
         據《法制日報》2月14日報道,2005年金融領域案件雖然立案數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涉案總值卻呈大幅上升態勢。據《廉政瞭望》記者調查,這些涉案金額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作假騙貸。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發展研究室主任易憲容說:“產生騙貸案的原因,首先是商業銀行的內部金融腐敗,其次是銀行監管的缺失。”的確,由于“內鬼外賊”的相互勾結,動輒幾個億、十幾個億,甚至上百億元的騙貸大案,就不可避免地接連發生。如廣東佛山南海人馮明昌創造的“騙貸之最”是105億元。
        
         二是監守自盜。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前后三任行長許國俊、余振東、許超凡聯手盜竊銀行資金4.83億美元。步其后塵,哈爾濱河淞街中行原行長高山在“外賊”李東哲的掩護下,狂卷銀行10億元機構存款潛逃加拿大。接著,湖南株洲市商業銀行原行長黃石山與其情人王湘妮“風卷殘云”7個億后出逃菲律賓。
        
         三是貪污受賄。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胡楚壽被查實的受賄款是635萬元,農發行副行長于大路受賄金額是800多萬元、挪用公款410萬元。中國銀行原副行長、中銀(香港)行政總裁劉金寶被查實的受賄款是140多萬元,貪污752萬元,另有1451萬元不能說明合法來源。日前被判處死刑的農行北京分行科技處處長溫夢杰,索賄受賄1073萬元、貪污432萬元。這些金融貪官與工行南海支行原行長林裕行比,又是“小巫見大巫”。林裕行個人先后收受馮明昌等人賄賂3500多萬元,單位非法收受馮明昌等人賄賂7080萬元。
        
         作案手段隱蔽且技術含量高
        
         一些金融系統的腐敗分子在內部結成了利益團伙,他們官官相護,互相掩蓋,作案的隱蔽性不斷增強,以致長期不被發現。
        
         開平支行前后三任行長許國俊、余振東、許超凡聯手盜竊銀行資金4.83億美元,時間長達8年之久,可一直無人知曉,直到2001年12月12日全行電腦聯網時,才發現巨額資金被盜,而在10天之前他們就經香港出逃到了加拿大,接著又去了美國。株洲市商業銀行原行長黃石山也是在出逃菲律賓后,才被發現他們捅出的7億元驚天大“窟窿”的。而據四川省銀監局介紹,所屬銀行基層網點發生的犯罪案件,一般的隱匿期也有兩年之久。
        
         最近幾年發生的金融腐敗案件,相當一部分在第一次作案時,就具有竊取巨額銀行資金潛逃的明確動機,有的還早已準備好出國護照。如余振東在美國提出永久居留申請就達7年之久,而高山在作案的3年時間內,先后18次進入加拿大作實地“考察”。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些都無人察覺。
        
         金融機構是專業性很強的領域,近年來通過微機聯網又溶入了很強的技術性。金融系統的職務犯罪有的就是利用計算機作案,而監管機制又不健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現了我國金融系統在預防犯罪上的“短腿”困局。
        
         我國金融腐敗案發生頻率之高、涉案金額之大、牽涉層面之廣,實屬舉世罕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和警醒。
        
         四川銀監局王筠權局長在接受《廉政瞭望》記者采訪時指出:“銀行業腐敗大案的接連發生,嚴重損害了銀行自身的形象,對此,我們感到十分痛心。”這位曾在“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奮斗近20年的“老銀行”,一說到金融腐敗問題,憤慨之情溢于言表。
        
         那么,我國金融腐敗大案頻發的誘因又是什么呢?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一些領導和業內人士。
        
         金融法制建設滯后難以遏制犯罪行為
        
         針對我國頻頻發生的金融腐敗問題,王筠權局長分析說:“最關鍵的是金融法制滯后,不能有效遏制犯罪行為。”
        
         王局長首先指出,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這種特殊性決定了銀行業是大要案件高發的行業。不僅我國如此,即使是發達國家銀行業案件也高于其他行業。從我國具體情況來看,金融腐敗是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在金融界的一種體現。1995年至2005年是我國銀行業改革的關鍵時期,改革必然帶來利益關系的調整。銀行業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方面,其矛盾和問題也突出地表現出來。
        
         他進一步分析認為,我國銀行體制和金融法制建設滯后于經濟的發展,是前些年金融腐敗頻發的關鍵原因。過去10年中,相對于我國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進程,金融法制建設的步伐相對滯后,特別是社會信用環境、金融市場環境、銀行經營機制等存在某些與經濟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給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加之當前懲治金融犯罪的力度不夠大,這成為金融腐敗案件屢發不止的重要原因。如一些嚴重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只能定性為違規,而不能定性為犯罪,犯罪分子沒有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而肆意妄為,更加瘋狂無比。
        
         不少法律界人士也認為,我國《刑法》難以適應懲治金融腐敗的需要,其中重要一點就是法律對金融犯罪定罪條件偏窄,無法涵蓋許多新的犯罪行為。此外,雖然我國批準加入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但還缺乏具體的配套法律,特別是與一些西方大國尚未簽署引渡條約,在打擊外逃貪官上很難與貪官逃往國達成遣返共識,致使有的貪官不能及時押解回國接受審判。因而不足以威懾銀行“內鬼”停止犯罪。
        
         監管階段性缺失形成防范漏洞
        
         “銀行監管的階段性缺失,也是導致金融腐敗頻發的又一個主要原因。”王筠權局長并不回避銀行監管缺失的問題。縱觀1995年至2005年發生的腐敗問題,發生的時段大多是監管比較松弛的時期,監管力度加大的時期多是歷史陳案被發現、當期案件減少的時期。
        
         他認為,有些銀行內部控制薄弱,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少數銀行機構有章不循、有規不依、違章操作現象比較普遍。發生案件的機構多存在一崗多職、崗位不清、混崗、不堅持雙人臨柜、重要崗位不堅持強制輪休、換崗制度等問題,導致崗位間相互監督制衡失效。
        
         同時,有些銀行內部稽核工作薄弱,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一些銀行機構內部稽核不到位,監督重點不突出,只注重審查憑證要素等表面問題,不能結合差錯事故及案件發生的特點,深入對重點環節開展重點稽核檢查。有些銀行內部審計部門操作缺乏獨立性,只服從本單位領導,難以做到獨立審計和公正評價。再者審計周期不合理、間隔時間長,審計檢查的功能發揮不完全,也造成部分隱患發現不及時,最終形成金融腐敗問題。
        
         王筠權局長還說道,監管部門和銀行機構自身每年都要進行多次檢查,每次檢查都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但有相當的整改意見沒有真正落實,以致屢查屢犯。一些機構對違規違紀人員處理靈活性有余,原則性不足,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為保政績、保“帽子”,隱瞞案件,自行消化,使金融腐敗行為得不到及時查處,助長了腐敗分子的僥幸心理。
        
         西南財經大學一些金融學者分析認為,在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政府主要運用法律和市場化監管手段,但這種監管手段在我國難以奏效。一般地說,市場化監管依靠政府調節市場的信號和參數,依靠獨立監管機構的監控來規范銀行行為。但是,由于我國金融業市場化程度較低,銀行和企業的資訊難以準確、及時獲取,也很不透明,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場化監管的效力。
        
         銀行官員的道德操守不堪“糖彈”一擊
        
         金融陣地是腐敗的易發領域,金融人員亦是腐敗的高發人群。正如中國銀行長沙高新支行行長姚建德對《廉政瞭望》記者所說:“一個擁有絕對權力、又掌握金融運行操作程序的高管,面對堆積如山一樣的巨款,如果個人道德素質低下,又缺乏嚴格自律意識的話,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真的想要不腐敗都難”。農行長沙市分行營業部電腦工程師王建宏也告訴記者:“盡管電腦聯網為資金轉移支付提供了便捷,但關鍵的還是要人去操作。”這些都說明,銀行從業人員的道德操守至關重要。
        
         然而,在一起起金融腐敗大案中,我們看到了一些銀行官員的道德操守、自律意識,在極富攻擊性的各種“糖彈”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擊。還有更多的銀行官員在“糖彈”面前不戰而敗。特別是每一起騙貸大案,無不是巧言令色的騙子賄賂銀行官員而大獲全勝。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數據是,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799名職員,因為個人的違法違紀行為,導致銀行損失了5885億元。在這個數字背后,又有多少不堪一擊的高管人員呢?
        
         金錢如若攀附上腐敗的權力,必然結出罪惡之果。銀行官員一旦被“糖彈”擊倒,造成的損失卻是無法估量的。這就是金融腐敗大案頻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片面的業績考核指標成腐敗導火索
        
         據《廉政瞭望》記者了解,我國目前不少銀行仍以存款規模作為銀行經營業績考核的主要指標,所屬員工為了完成任務不得不四處攬儲。而詐騙分子往往投其所好,許諾能拉來巨額存款、或答應辦理票據業務后提供支持。一些分、支行急功近利,只顧眼前利益而往往忽視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
        
         如珠海紅大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洪元最初經貴州荔波縣原國稅局局長董璠引見,認識該縣農行行長陸世勤。陸世勤明知朝陽公司無實際支付能力,也明知縣農行無權出具6160萬元的高額商業承兌匯票擔保函,但由于對方答應貼現后將2000萬元存入荔波縣農行,于是同意并出具了擔保函。工行鄭州經緯支行副行長李曉燕在審訊中也交代,曾要求對方貼現后將一定款項存入本行,有利于增加存款。周洪元緊緊抓住了這些銀行急于攬儲的心理,差點就把6.7億元巨額資金全部搞到手。在山西失竊11.25億元巨款案中,也無不是因為急于攬儲,輕信騙子而惹出的通天禍端。
        
        
         “行長經濟”下的制約缺失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戴國強教授曾指出,中國銀行業事實上成為了“行長經濟”。銀行內部對領導惟命是從,“領導說的就是規則”,從而使許多規章制度和內控體制形同虛設。一旦行長財迷心竅,就會利用日益增強的經營自主權違法亂紀,形成金融腐敗。
        
         長期以來,國有大銀行在國家控制下采用行政管理模式運營,各項業務采用行政審批,隨著銀行商業化改革的漸進推行,政府管理部門對銀行業務的控制有所松動,銀行的經營自主權有所擴大,但銀行體系內部的行政管理模式并沒有實質性改變。
        
         同時,銀行職員也有機可乘,他們只要不觸犯行長的利益,許多規章制度不必嚴格執行。1997年以來,國家整頓金融秩序后,貸款的審批權限逐步上收。一些基層銀行和管理人員為了獲取利益,就通過種種手段,超越職權開展貸款業務,且在正常的業務中過多考慮個人實際利益。
        
         據新華社最新報道,2005年銀監會通過現場檢查共查出金融機構違規金額7671億元,比上年增加1831億元。在銀行業案件專項治理行動中,銀監會共發現案件1272起,挽回經濟損失14.7億元。處罰違規金融機構1205個,處理金融機構違規人員6826人,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325人(大多是一行之長)。這就是長期以來“行長經濟”繁衍出的惡果。
        
         今年春節前夕,農行湖南省分行寧鄉縣支行煤炭壩營業所儲蓄部主任王建新,調到位于縣城的沙河營業所儲蓄部工作。
        
         在煤炭壩營業所召開的歡送會上,她深有感觸地說:“自己在這里工作了12年多,這里客戶中煤老板很多,他們的存款也多,稍微搞點名堂,也難以被人發現。但自己面對巨額公款做到了心不癢、眼不斜、手不伸,未發生過一分一厘的謀利行為。”曾年年被縣支行評為先進工作者的王建新,這次調到位于縣城、條件較好的沙河營業所工作,自己連做夢都沒想到——因為從未對縣支行領導有所“表示”,且沙河營業所是“一個打破腦袋往里擠”的地方。
        
         王建新與同在位于縣城白馬橋信用社工作的原主辦會計王建平、農行長沙市分行營業部電腦工程師王建宏、長沙市某房地產公司財務部負責人王建華、寧鄉縣老糧倉信用社會計王建瓊系親生兄妹。除王建宏是男士外,其余均為女性,王建新排行老二。“王氏五兄妹”自1981年先后進入金融系統工作以來,至今已有24年多,但沒有任何一人沾黏半點腐敗問題。王建新在歡送會上所說的“三不”,正是“王氏五兄妹”從事金融工作的行為準則。這也是《廉政瞭望》記者采訪的內心感悟。
        
         從金融系統單個個體來講,“王氏五兄妹”的行為準則,為所有金融從業人員提供了參照。但從整個金融系統來講,遏制金融腐敗問題,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值得我們認真探求。
        
         深化改革是治本之策
        
         中國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明康在前不久銀監會黨委中心組舉行的反腐倡廉形勢與任務報告會上強調,要進一步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通過改革創新,積極創造條件,從源頭上逐步鏟除金融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努力形成“不敢腐敗”、“不能腐敗”、“不思腐敗”的良好機制和環境。
        
         金融專家指出,根據目前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情況,預防和治理金融腐敗,需要注意兼顧長期的治本之策和近期的治標舉措。毫無疑問,從長期看,堅定地推行銀行商業化和股份制改革,進一步加大銀行業開放力度,就能逐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建立現代銀行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減輕銀行“軟預算約束”,避免銀行從業人員道德風險。
        
         從近期看,基于目前體制條件,加強監管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對法制和市場化監管不健全形成“真空”的有效填補。如不久前,銀監會強調要推行銀行管理層強制休假和制度性輪崗、輪調、換崗制度,就便于及時發現銀行經營中的貪污挪用、違規操作和監守自盜行為,防止少數人長期一手遮天,掩蓋大量違規違紀行為。
        
         更重要的是,當前要改革“行長經濟”的傳統模式和積習。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的銀行之所以漏洞百出、大案不斷,主要是行長“個人說了算”,民主作風差,貸款想要放給誰就放給誰,不考慮是否能收回來。建立現代銀行業管理體制,破解“行長經濟”難題,也正是中國金融業不斷探索和改革的方向。
        
         抓好監管落到實處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主持召開的北京銀行業形勢分析與風險防范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認真做好銀行業監管和風險防范工作,要求在全行業打贏一場大要案件逐步下降和案件堵截成功率不斷提高的惡仗,堅決遏制當前銀行系統案件回升勢頭,為商業銀行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客觀地說,我國金融系統的規章制度是比較健全和嚴密的,除了有內部制約機制,還有案件風險防范責任制。有的單位所有規章制度加起來有上千條,規定不可謂不細,可為什么還會接二連三地發生金融腐敗問題呢?四川銀監局王筠權局長認為,關鍵是一些單位執行規章制度不嚴、內部管理松弛,使放貸審查和監督流于形式。
        
         遏制金融腐敗問題,抓好監管落實是關鍵。嚴密的制度只有落到實處才會發揮出它應有的約束作用。這些上千條的規章制度不僅要讓所有人知道,還要讓他們知道違反這些制度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同時,要在金融系統的每一個單位都形成一種人人受監督、人人受制約的良好氛圍。
        
         針對如何抓好監管落實問題,王筠權局長深有感觸地說,首先是要加大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監管和履職過程中的動態監管力度,督促其不斷加強思想改造,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誘惑面前眼不花、心不亂。
    2007/4/8 11:42:04
    編輯該貼   回復該貼   刪除該貼  
    1/1 頁 每頁 10 貼 本主題貼數 1   分頁: [1] 轉到
    管理選項:  刪除  | 總置頂  | 置頂  | 精華  | 普通  | 轉移該貼到:
     
    快速回復(必須登陸成功才能發表)
     用戶名:  密碼:
     主  題:* 不能超過50個漢字或者100個字符
    粗體 斜體 下劃線 居中 空格 超級鏈接 插入圖片 插入Flash 飛行的文字 移動的文字
     

     
      
     
    清華大學高級研修班   清華總裁班 能源產業500強項目庫  能源產業總裁班  中央財經大學私募班  能源500強企業生態   核技術聯盟
      有新帖   沒新帖   總置頂   置頂   精華貼   熱貼   普通貼
    本站網絡實名:“顛峰培訓網”“顛峰人力資源網”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巔峰培訓
    地址:海淀區中關村東路95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東樓  電話:(010)8243115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2022年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成人色XXXX视频| www.亚洲精品.com|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小说区|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