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r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8分 |
注冊:2006-1-7 |
發表:2(2主題貼) |
登錄:2 |
|
|
普京天然氣戰略不合邏輯 |
 無
論人們對于俄羅斯領導人普京(Vladimir Putin)有怎樣的看法,“愚蠢”、“短視”之類的形容詞不會很快躍入他們的腦海。所有與他交談過的人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個有興趣聽取各種想法,并能統觀全局的人。盡管他本質上是個官僚,在作出決定之前會權衡所有可能的后果,但他不是一個為了短期考慮而放棄長遠目標的人。
在整頓前總統葉利欽(Boris Yeltsin)留下的政治經濟爛攤子方面,普京取得了非凡成就。當然,他在取得這些成就的過程中,重新確立了克里姆林宮及其安全機構的權威,從而犧牲了真正的民主。他在重新加強國家對俄羅斯經濟(尤其是能源行業)制高點的控制之時,恰逢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高企,這給俄羅斯國庫帶來了雙倍“獎金”。俄羅斯不是傳統的西方觀察人士樂意看到的那種健全的民主國家和繁榮的市場經濟體。俄羅斯的法治是武斷的,財產權也不確定。但許多俄羅斯人擁護普京體制,因為他們對蘇聯解體感到惋惜,并渴望俄羅斯恢復其榮耀和全球影響力。
那么,在和鄰邦烏克蘭圍繞俄羅斯天然氣價格和供應問題發生的最新對抗中,普京及其在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他們經濟力量的真實源泉——的親密盟友們表現出顯而易見的笨拙與無能。對此,人們如何解釋呢?這一切都可預料,而且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俄羅斯向中歐和西歐市場供應的天然氣80%經由烏克蘭管線輸送。通過關閉烏克蘭天然氣管線閥門——即便只是短暫的,且目的僅是切斷對烏克蘭自身的供應,普京讓整個歐洲大陸感到恐慌。此舉令歐盟(EU)成員,尤其是德國,深切感到過度依賴俄羅斯作為主要能源供應來源的危險。它給歐盟提了一個有益的警告:要使其天然氣來源多元化,建立替代能源供應,并整合其能源市場,以便應對可能的短缺。
歐盟應該真心感謝普京的“能源不安全”課。這可能促使歐盟采取行動,建立一個運行良好的內部能源市場。但這符合莫斯科的利益嗎?前蘇聯曾認真執行天然氣供應合同,即便在與西方政治關系惡化時也是如此。最近針對烏克蘭的行動,以及兩年前克里姆林宮一怒之下削減對白俄羅斯供應的相似情形,損害了俄羅斯政府在可靠性方面的聲譽。
可預知性
普京本應足夠老練地懂得,能源外交的成功關鍵,在于可預知性。它是一個你可以當作“蘿卜”使用的政策,而非“大棒”。像核威懾一樣,它永遠不應用作懲罰措施。
或許是烏克蘭的特殊情形讓普京沖昏了頭腦。在他周圍肯定有許多鷹派人士,他們不能原諒維克托·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及其盟友去年在基輔進行的“橙色革命”。數月來,他們一直在討論“懲罰”烏克蘭政權不適時宜地尋求與歐盟發展比俄烏關系更為親近的聯系。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給了他們這次機會。
然而,他們的行動看起來適得其反。或許普京的顧問們認為,他們的行動能鼓勵人們在即將到來的3月份烏克蘭議會選舉中投票給親俄羅斯的候選人,因為這些人會從俄羅斯那里贏得更好的天然氣合同。但所有的跡象都指向反面:俄羅斯的強硬路線似乎提升了尤先科的民意支持率,他被視為在恃強凌弱的大國面前堅持烏克蘭的利益。
普京的行動似乎只在國內贏得了政治聲望,而且還要歸功于他在俄羅斯電視臺就此問題發表的單方面講話。近日達成的協議,被說成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為獲得天然氣“市場”價格而取得的勝利,即便這意味著將大部分烏克蘭市場拱手讓給價格較低的中亞供應商。
歐盟同情烏克蘭
如果普京認為歐盟成員會將整個混亂事件怪罪到烏克蘭頭上,那他得到的建議就太有失水準了。盡管歐盟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愿望確實感到緊張,但對烏克蘭政府希望更加獨立于俄羅斯之外的決心,歐盟普遍抱以同情。
對于普京的行動,有兩種可能的解釋。其一,他對一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叛變的憤怒,蒙蔽了他的宏觀戰略眼光。以前曾發生過這樣的事——對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對格魯吉亞,以及對烏克蘭12個月前政權更迭之時。克里姆林宮難以擺脫它對“近鄰國家”(near abroad)的陳舊的帝國主義態度。
另一個解釋是,普京完全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并希望向西歐發出一個非常明確的警告:西歐不得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他知道西歐的其它選擇相對有限,而且不具吸引力。或許他無所謂負面反應。歐盟有能力證明他錯了嗎?
譯者/梁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