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zx1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2408分 |
注冊:2009-5-20 |
發貼:737(429主題貼) |
登錄:1142 |
|
|
“特色小鎮”雖美 小心兩大“地雷” |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發布了《關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通知確定了2016年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特色小鎮的推薦數量,合計共159個名額。通知指出,候選特色小鎮近5年應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環境污染、重大生態破壞、重大群體性社會事件、歷史文化遺存破壞現象。也就是說,與新城新區不同的是,特色小鎮是基于現有的建制鎮的提升和改造建設。
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曾表示:“城鎮的特色和歷史風貌喪失后患無窮。沒有歷史文脈傳承的城市是沒有末來的,歷史在現代是可以共生的。如果一個城市有各個朝代的建筑,那會非常美觀繁榮的,可惜的是,我們有些城市獨缺本地文化傳承的建筑”。因此,打造特色小鎮的戰略意義深遠。
此前7月份三部委更是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小鎮。
以浙江省為代表的特色小鎮建設在國內已初具規模。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建設特色小鎮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特色小鎮的思路應該是以產業為核心,一鎮一策,分別在某個產業里進行小規模的產程融合先行先試,為新建或改造升級以及更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區和各類開發區(園區)積累經驗,節省探索成本。數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振強表示:“此次三部委聯合印發的建設特色小鎮是指在現有的建制鎮基礎上,并且有一定人口和歷史文化以及特色形態,以產業為核心,充分尊重市場經濟原則,尋求特色化可持續發展道路”。
鏈接:農業部2016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名單公示
“特色小鎮”雖美 小心兩大“地雷”:
產業:警惕概念炒作
據目前情況來看,很多特色小鎮沒有圍繞產業核心,而是炒作產業概念,在自然環境相對較好的地方去做房地產,與產業基本沒有多大關系,連龍頭企業也只是想去借風口做資本運作賺利息差。
據記者了解,浙江湖州美妝小鎮,所謂產業就是原有的一個大工廠,在基礎設施都沒完成的情況下,別墅群卻作為配套項目蓋起來了。更為惋惜的是位于浙江湖州的絲綢小鎮,概念越炒越烈,最后變成“攤大餅”的開發模式,一頂帽子大家戴,變成了三四個分散區塊,核心區塊現在還是個公園狀態。中國絲綢曾收獲過舉世矚目的輝煌,以富可敵國的湖商為代表的中國絲人曾經活躍在世界經濟的大舞臺上。現如今,我國絲綢行業不僅面臨來自印度、泰國、越南、巴西、烏茲別克等國的競爭,甚至在國內,還面臨群龍無首的品牌短板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副司長王旭東就曾表示:“小城鎮內需的潛力很大,小城鎮承擔著補短板的作用。”絲綢小鎮也切中了湖州絲綢企業研發設計和品牌短板的問題,可以為企業升級轉型提供很好的平臺。然而,連湖州當地人,大部分公眾都只知道西山漾(湖),而非絲綢小鎮。連享譽國際的文房四寶之一——湖筆,都漸漸無人提及。特色小鎮的關鍵在于如何突出特色,而特色便是小鎮的地理標志,或者說是小鎮的品牌。我們要打造的特色小鎮應該是像“杭州=西湖”“西湖=杭州”、“蘇州=園林”“園林=蘇州”。湖州也同樣要讓公眾一聯想到絲綢就是湖州,一提到湖州便是絲綢。
產業是核心,小鎮的發展潛力應該是對產業和企業的分析,但現實是產業的分析嚴重不足,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不是去找咨詢機構做可行性研究,而是去做“可批性研究服務”。
特色小鎮的建設應該從產業入手,而不是擴大基建。大家都只想著投機,這已經不只是特色小鎮的問題了。許多地方政府為了項目盡快啟動而讓投資機構和建筑企業來做主辦人,這就造成上項目容易,做好項目極難,運營期內極有可能產生非常多的風險,例如,行業壁壘和專業能力不足造成的運營風險,招商引資不足導致資產閑置的市場和收益風險,無產業導致被上級政府取消項目的政治風險,浙江昊策咨詢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特色小鎮的產業規劃應該讓市場方有機會參與進來,前期的策劃、規劃階段,應該設置通道讓相關產業投資人、運營方參與研究。需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比如烏鎮,就是依托旅游資源發展而來”。一個小鎮,要打造適合自己發展的產業標志,而產業的規劃、建設、傳播都是一個任重道遠的系統工程,如何富有戰略性的建設小鎮的特色是一項繁重工作,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西南交通大學TOD研究中心主任朱曉兵表示:“特色小鎮、PPP、TOD都有一個共同點,這些都是跨界的、復雜的、系統性的產品,都需要花時間去研究,打造,積攢和積淀。”以大躍進的方式去推,是不能滿足時間維度的險關要求的,人氣、市場、產業都是需要慢慢積攢的。
資金:政府大包大攬要不得
打造特色小鎮的另一核心問題就是資金,以湖州絲綢小鎮為例,僅西山漾片區就計劃在三年內投資約51億元,而湖州市2015年財政總收入為327.8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1.31億元。絲綢企業普遍利潤微薄虧損。眾多企業舉債經營。擺在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錢從哪里來?如果政府自己光著膀子干起來,財政承受力又嚴重不足,采用集資、BT、擔保、明股實債等方式則有違規舉借政府性債務的責任風險。地方政府不能再走過去土地財政的老路。這個時候我們又要談到近幾年熱炒的PPP合作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這里有一些很好的例子,比如位于杭州余杭的夢想小鎮,是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打造的全國互聯網創業首選地和創新資本集聚高地。他們把老糧倉改造成了創業小鎮。夢想小鎮就是政府提供硬件設施,創業平臺去選項目入駐,例如,政府對平臺有房租和電費補貼等支持,也對他們有業績考核,是典型的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
但更多的小鎮卻是政府先導,前期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財政,甚至用政府購買服務來變相舉債,仍然是在做土地財政的文章。
政府本因是掌舵的,企業是劃船的,現在卻是政府在劃船,企業在坐船。
這是個好時代,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6萬億,2015年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階段,新經濟必然帶來很多的新機遇,改革紅利必然也將創造更寬闊的發展空間。發展特色小鎮是“速度城鎮化”轉向“深度城鎮化”的一劑良藥,需要政府和企業同心齊力,共同謀求城市未來發展道路。
(作者:吳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