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7066分 |
注冊:2006-8-14 |
發表:2212(1213主題貼) |
登錄:3847 |
|
|
美國務院如何運用開源數據跟蹤及炒作俄烏沖突中的“俄方戰爭暴行”? |
由美國國務院提供資金支持、以開源數據及衛星圖像為基礎的 “沖突觀察”(Conflict Observatory,網址:https://hub.conflictobservatory.org)項目,現在已成為美西方國家相關行業、學界及非政府組織專家跟蹤、獲取、分析,并以美西方視角對俄烏沖突中的“俄方戰爭暴行”進行包裝敘事的重要信息樞紐。
“沖突觀察”平臺于去年5月正式上線,由美國國務院沖突與穩定行動局(Bureau of Conflict and Stability Operations)提供資金支持,該局的高級分析辦公室負責人蘇珊沃爾芬巴格(Susan Wolfinbarger)則擔任項目經理。
在看到“沖突觀察”平臺對有助其搶奪國際輿論話語權發揮的重要作用后,美國務院已在考慮如何將該項目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其針對其他國家、地區及領域事務的行動中。
在美國務院看來,“沖突觀察”現已成為其于2018年根據《基于證據開展決策的支撐法案》(Foundations for Evidence Based Policy Making Act of 2018)所實施的“不穩局勢監視與分析平臺”(Instability Monitoring & Analysis Platform,IMAP)——這個構建在ArcGIS地理信息系統之上的全球熱點及沖突事件態勢感知平臺,已向美國務院75000名用戶提供服務及情報產品——并有其主導對外影響力的自然延伸及擴展運用。
沃爾芬巴格在2月上旬舉行的華盛頓Esri Federal GIS Conference會議上指出,“沖突觀察”項目對美國務院來說是其在“收集、分析全球熱點及沖突事件,并與公眾分享其結論”方向上踏出的重要一步。通過運用AI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對來自商業衛星圖像服務商的不同圖像、天基合成孔徑雷達數據、以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衛星的熱成像數據進行分析、識別受戰火損毀的住宅谷倉等建筑物,并結合烏克蘭當地的社交媒體數據、博客文章等互聯網公開數據,進行比對篩選后,美國務院及“沖突觀察”項目的近70名參與者掌握了跟蹤俄烏戰場每日發展態勢的能力,而他們在此過程中遵循“伯克利數字開源調查原則”(Berkeley Protocol on Digital Open Source Investigations)所固定的相關數字證據,據稱也具備了作為證據在國際法庭上審判“俄方戰爭暴行”的條件。
沃爾芬巴格認為,由Esri、地理信息系統廠商Alcis、防務情報提供商簡氏防務、和防務承包商Quiet Professionals LLC提供技術支持,耶魯大學人道主義研究實驗室、史密斯索尼安文化救援倡議(Smithsonian Cultural Rescue Initiative)和PlanetScape Ai公司提供研究分析記錄保障的“沖突觀察”項目,已經充分證實了其價值,因此她正在帶領一支專家隊伍,探討美國國務院如何將該項目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其針對其他國家、地區及領域事務的行動中。
如何從哲學的高度看待俄烏戰爭的性質?
如果沒有后來美國對日宣戰,中國就真的很難打贏抗日戰爭嗎?(見第4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