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tou1979 |
|
等級:新手上路(初級) |
積分:88分 |
注冊:2009-9-6 |
發表:16(16主題貼) |
登錄:9 |
|
|
企業員工績效評估的創新研究(1) |
作者:陳方博士
績效考核,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采用科學的方法,對企業員工的品德、工作績效、能力和態度進行綜合的檢查和評定,以確定其工作成績和潛力的管理方法。其實質是人力資源管理開發關于現有員工的信息,為員工的報酬、晉升、調配、培訓、激勵、辭退和職業生涯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現在,考核的諸多方面出現了不少新的變化,也可以說是創新,本文簡單歸納一下。
一、發展導向創新——從獎懲報酬到培養發展
如何客觀、公正、科學地考核和評價員工,以及對員工進行賞罰,本身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幾乎沒有哪個企業可以說自己已經充分地解決好了,無須為此煩神了。中外企業,概莫能外。
但是,考核的目的絕不僅僅局限于為獎勵提供依據,它更重要的用途是樹立企業的價值觀、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指明方向。可以說,這屬于考核目的的創新。
最偉大的真理往往最簡單——“人們會去做受獎勵的事情。”當今許多企業、組織之所以無效率、無生氣,歸根到底是由于它們的員工考核體系、獎勵制度出了毛病。
你想要什么,就該獎勵什么。中國古人早就發現: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作為一個管理者,你獎勵什么,懲罰什么,無疑就是向世人昭示你的價值標準。
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確的(即符合企業、組織根本利益的)、明確的(即不是模棱兩可、搖擺不定的)價值標準,并通過獎罰手段的具體實施明白無誤地表現出來,應該是管理中的頭等大事。
考核另一個重要目的很容易被企業的管理者忽視:利用其評價和反饋功能,促進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具體說:
考核可以確定員工培訓開發的方向。從企業來說,考核能發現員工的長處與不足,找出培訓的需要和進一步開發的方向,據此制訂培訓措施與計劃;從員工個人來說,考核可以作為員工個人確定自己發展計劃的依據。通過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員工個人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長處和存在的弱點,增加員工個人的自我認識,從而制定自己的最佳發展計劃。
考核給員工提供了自我評價和提升的機會。在考核后,員工的實際工作表現經過上級主管的考察與測評后,通過面談或其他渠道,將結果向被考核員工反饋,并聽取其反應、申訴。這樣,考核可以促進上下級之間的溝通,了解彼此對對方的期望,進一步達成雙方的共識,從而可以通過建立共同認呆的行為和績效目標來增加職工的動機。
對于職工來說,企業不僅要滿足其謀生的需要,還應滿足其社交要求、尊重、自我實現等高級的需求。對于工作業績突出的成員,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企業的承認和肯定,通過績效考核可以滿足他們這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的人員,如果沒有給予評價,就以為“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不明白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決定報酬或其他人事調配時,會無根據地和旁人攀比。所以,企業假如沒有客觀的考核制度,對先進和落后的人員都是不利的。
二、考核基準的創新——從“綜合抽象”到“工作績效”
以往的評估考核以“人”為中心,考評結果變成總括性的、抽象性的,被考評者難以按照考評結果改進工作。例如最常見的“德、績、勤、能”考核,筆者就很不以為然。加入WTO以后,我們還能以“勤”作為考核指標嗎?不錯,你確實工作很辛苦、很勤勞,可就是不出活,作為工人總出事故,給企業造成損失;作為管理人員,你負責的部門總是虧損——按照“勤”就要表揚你,按照“績”就應辭退你。“德”實際上,只有根據“事”——工作表現和績效為中心的具體評定基準來做考核才有意義。以后,考核的創新方向應向此方面努力。
不過,理想狀態歸理想狀態。由于我們很多企業還沒有做工作分析和崗位描述,一旦改弦更張,可能帶來混亂。不少公司開始研究出新的變通做法,例如采用一種具有目標管理性質的業績考核,將“目標設定”與“自我管理”結合起來組成一個考評系統。此外,在考核表中設定具體執行工作的基準,先讓本人就業務的執行狀況作自我檢查,然后再由主管表示意見的考評方式,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變通方法。
總之,這一創新方向強調考評針對工作和業績,而不是針對個人,強調基準明確的評估考核而非綜合抽象的籠統評價。如果有系統而明確的工作分析,考核工作應較為容易,如果缺少工作分析,也至少應設定基本目標和工作要項的基準。(待續)
歡迎共同探討,本文版權屬惠肯企業經營管理網(www.keeprun.net)陳方博士所有,如需轉載,請先取得作者授權并注明來源(陳方博士,惠肯企業經營管理網首席顧問,資深培訓師,聯系方式:18628067379 工作QQ:172565102 郵箱:tony920114@163.com)
http://www.keeprun.net |
|